第26章 差點被埋沒的天才之作
- 1983我的文豪時代
- 小駱駝很白
- 2091字
- 2025-05-04 18:00:00
沈硯的投稿,從雪野鄉(xiāng)離開后,第七天就到了滬城《收獲》雜志社。
又在那堆稿件里放了四五天,才被《收獲》雜志的新編輯陳雪拿到了桌子上。
80年代是文學爆發(fā)的年代,熱愛文學的人極多,投稿的人也極多。
《收獲》雜志每天都能收到兩三麻袋的投稿,七八號編輯每天看稿審稿改稿,根本來不及。
所以今年,《收獲》雜志社來了兩個新人,一個是程永昕,一個就是陳雪。
陳雪今年才從華東師大中文系畢業(yè),就被分配來了《收獲》,作為一個新編輯,她現(xiàn)在手里沒有任何一個作者。
作者是編輯的嘴,也是編輯的臉,沒有好作者的編輯在單位就沒有話語權。
陳雪和陳永昕都是來看稿的,資深編輯老康對他們說:“這些來稿里,興許有你們的金礦,你們要是挖到了,也就正式入門了,所以趕緊挖礦吧。”
陳雪和陳永昕這兩個新人,就真的廢寢忘食地開始挖金礦。
上班時看,吃飯時看,下班后還把稿子拿回家看。
正是在他們的這種超強的工作強度下,那些積累的稿件才開始大幅消耗。
不過,真的金礦兩個人都沒有挖到,只挖到一些品相一般的銅礦鐵礦,不過這不足以消磨他們的熱情。
終于,陳雪挖到了沈硯的投稿。
這份厚厚的牛皮紙放在陳雪的桌上,陳雪收拾好東西,把這份稿件帶回家了。
已經(jīng)下班了,她準備把稿件帶回家看。
由于下班時間很長,她專門挑了這份厚厚的稿件。
對于是不是金礦,陳雪已經(jīng)不怎么抱希望了。
但那年月的編輯都盡心盡責,所以每份來稿都會認真對待。
陳雪抱著這份稿件出門時,陳永昕也抱了一大堆稿件回家。
“喲,抱這么多啊?”
陳永昕驕傲地說:“我?guī)Я巳莞寮丶遥诘浇鸬V的概率就是你的三倍。”
陳雪笑道:“準確來說,你失望的概率也是我的三倍。”
陳永昕嘆了一口氣,不說話了。
陳雪把稿子放進自行車的籃子里,然后往家騎去。
籃子里的牛皮紙上的字跡在斜暉里隱隱閃爍。
“活著”二字竟然有些耀眼。
陳雪是滬城人,她的一家也都是知識分子,父親還是復旦大學的中文教授,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小說家。
陳雪到家后,就邊吃飯邊看稿子。
爸媽都知道陳雪是在挖金礦,也只是笑笑不說話,陳雪的妹妹陳瑩,是華東師大二年級的學生,此刻正笑吟吟地給陳雪夾菜。
陳雪已經(jīng)保持這個姿勢看書好久了,看得菜都忘了夾。
“姐,吃菜啊。”陳瑩說。
“嗯。”陳雪隨口答應,卻仍舊不動筷子,低著頭,時不時地翻動著手里的手寫稿。
爸媽都有點詫異,以前可從來沒有這樣過,雖然在吃飯時也看稿子,但都是邊看邊吃邊聊天的。
難不成今天的稿子不一般?
是的,今天的稿子相當不一般。
陳雪坐在飯桌上時,本來是打算例行公事看一眼的,但不知不覺就看得沉浸了進去。
“我比現(xiàn)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yè),去鄉(xiāng)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只亂飛的麻雀,游蕩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村舍田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時,是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jié)。”
開篇都是這樣平淡的句子,但卻意外地讓人賞心悅目,不知不覺就沉浸進這些文字里面了。
在陳雪看的時候,陳瑩也出于好奇,把陳雪看過的稿子接過來看著,不看還好,一看,她也沉浸了進去,也不吃飯了,也抱著手寫稿看。
“這兩個孩子,著魔了?”
陳母嘀咕一聲,喊了兩聲:“先吃飯,吃完飯再看。”
但兩姐妹像是沒聽到一樣,十分專注而投入地看了進去。
陳母也生了好奇心,拿過陳瑩看過的手寫稿慢悠悠看了起來。
不看還好,一看,她也像是一塊被磁鐵吸引的鐵石一樣,被牢牢地吸入了這篇小說之中。
陳父無奈地搖了搖頭,專心地吃著飯,他家人人都看書成癖,所以吃飯時看書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但能讓三位挑剔的女士一下子就看得如此投入的情況可從來沒有過。
他是品味高的人,自然不可能會和她們一樣。
悠哉悠哉吃完了飯,又問她們吃不吃,三個都哼了一聲說:“不吃了。”
陳父也只好收拾了碗筷,一個人在那里聽收音機。
老半天了,還是沒人理他,他回頭看了一眼她們三個,來了氣,到底是什么小說,能讓你們看成這樣?
能有我寫的好?我寫的小說讓你們看,你們也沒有看得這么投入啊。
陳父終于忍耐不住,走到陳母的下家,接過稿子。成為了閱讀產(chǎn)業(yè)鏈的一環(huán)。
于是一家四口,圍著書桌,看得津津有味,看得如癡如醉。
一個小時過后,陳雪吧噠吧噠地哭了起來,接著是陳瑩,再接著是陳母,陳父沒哭,只是把眼淚往肚子里咽了下去。
陳家一家四口都是經(jīng)常讀書的,閱讀速度很快,也是嗜讀如命的,坐在那里,兩個小時都沒有挪動,更沒有放下稿子。
陳雪率先放下稿子,凝在那里不動了,一股巨大的悲愴和無奈裹挾了她,這股交織的情緒讓她淚流滿面,讓她心潮起伏,她感覺她的身體像是過電一樣,從脊椎骨到后腦勺都一陣陣發(fā)麻。
這種生理反應既是因為小說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也是因為對這部小說的驚嘆。
陳雪知道,她是挖到金礦了,不僅僅是金礦,而且還是鉆石礦。
只是,小說竟然沒有寫完,或者說,作者只寄了一半來,小說斷在了有慶被過量抽血而死的那里。
在這之后,還有一張稿紙專門寫了一行字:全稿已完成,小說下部請來信咨詢。
極其慘烈的斷章,不管是內容上還是作者的行為上,都讓人無法忍受。
而且那句話,更像是一個巴掌狠狠抽打在陳雪臉上,讓一向溫柔如水的陳雪都暴怒了。
一股難以壓制的抓撓感在陳雪的心里爬來爬去,讓她萬分難受,她恨不得立即就跑到作者面前,抓著他的衣領,逼他拿出小說的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