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擺擺手,“香火不在多寡,而在誠心。若百姓真心敬奉,一縷清香勝過萬兩香火錢。”
況且,有太虛神道篇的存在,香火錢對于蘇元來說,并無太大作用。
只要將香火秩序維持好,他的愿力自然是源源不斷。
議事后的三日,青水鎮好一番熱鬧的景象。
百姓口口相傳,原本沉寂多年的神像,竟又可以顯靈了。
街頭巷尾的茶攤上,說書人拍著驚堂木,將新城隍方一上任,青水鎮諸多神明死灰復燃的事情,添油加醋傳了十里八鄉。
茶客們哄笑著往銅盤里扔銅錢,誰也沒注意角落坐著個戴斗笠的漢子。
青水湖面飄著層金箔似的夕照,鐘然帶著蝦兵蟹將清理湖邊淤沙,湖君小廟在夕陽下將影子拉的老長。
岸邊蘆葦叢突然晃動,錢有來帶著伙計探頭探腦,帶著伙計趕到湖君廟前。
“湖君大人,這月的珍珠快賣完了!”
往常,貢品獻上,珍珠便已經落在岸邊了。
可今日,浪頭突然激起丈高的水花,貢品也灑落一地,將錢有來淋成了落湯雞。
西山腳下,陶晨走后,蘇元親自將地脈梳理了一遍,原本貧瘠的耕地,也重新煥發了生機。
城隍廟偏殿內,江不凡對著堆積如山的玉簡直冒冷汗。
“大人。”
江不凡苦著臉捧起某一位土地公的玉簡,“這位爺把八十年來每天偷懶的時辰都記上了......”
從議事那日之后,各地神靈紛紛將自己非法所得香火還施與民,散出去的玉簡,也全部收了回來。
百姓紛紛感嘆,新城隍爺一來,鎮上的神廟都更靈驗了,也讓蘇元的愿力增長速度快了不少。
但蘇元知道,這種現象持續不了多久,這些神靈,并不會因為蘇元的一次議事,就徹底將懶散的作風改正了去。
必須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香火秩序,才能穩定下來。
而有人歡喜就有人憂。
原本互相不對付的鄭百川和錢有來,此時竟坐在一張桌上。
鄭百川將茶盞重重砸在桌上,濺出的水漬在賬本上暈開一片墨跡:“錢當家,這日子沒法過了!新城隍一來,咱們的生意直接腰斬!”
錢有來慢條斯理地摩挲著青銅扳指,“我的糧鋪生意倒是還好,只是這珍寶生意,哎!”
原來,福隆商號表面是做糧食生意,背地里卻走私珍寶利益。
“你可別提你那破生意了,你沒聽說嗎?枯木都逢春了!這些刁民自己能種好糧食,你以為你那糧鋪還能開多久?”
錢有來滿臉愁容,卻一時間沒有了辦法,若是錢財來源斷了,他這福隆商號的債務,怕是能將他壓死。
夜色如墨,濟民堂后院卻燈火通明。
鄭百川將賬冊重重摔在桌上,對心腹咬牙道:“明日備雙倍貢品再送去城隍廟!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就不信這城隍爺還不為我辦事!”
“東家,我們賬上只剩給上面那位爺的供奉了...”
“閉嘴!”鄭百川一腳踹翻矮凳,“我來想辦法。”
同一時刻,鎮衙書房內。
趙德漢指尖敲擊著一個嶄新的賬本,冷笑道:“蘇大人,您猜這‘青石采購七千五百兩’的銀子,最后進了誰的口袋?”
蘇元神念掃過趙德漢遞來的賬冊,指尖在‘于瑞祥’三字上頓了頓。
朱砂暈開的痕跡像極了干涸的血漬。
“這賬做得倒是精巧。”蘇元冷笑,“青石采購的銀兩經三道周轉,最后竟成了玉山縣衙的修堤款。”
趙德漢從案底抽出一卷泛黃的圖紙:“更妙的是,所謂'青石'根本不存在。我查過工房記錄,那年修繕的明明是土堤。”
蘇元虛影在燭光里明滅不定。
“趙大人。”蘇元突然開口,“你說于瑞祥背后站著玉京城的人?”
“玉京城,太廟主祭,于明德。”趙德漢蘸著茶水在桌上畫出簡略關系圖,“于瑞祥的族叔。”
“太廟主祭?什么官職?”
“嗯...太廟主祭的官職是正二品,權勢滔天。”趙德漢輕嘆一口氣。
“正二品,那不是跟柳韻寒一個官職么?”蘇元嘟囔著。
“確實,聽說蘇大人在烏蒙山的時候,是柳韻寒大人親自封正為山河使的?若是有這般關系,你倒是不用怕那于瑞祥。”
蘇元搖搖頭,“我和柳大人只是簡單的上下級關系而已,并沒有其他。”
“呵呵...”
“趙大人,這太廟主祭,是干什么的?我對這些官職,不是很清楚。”
蘇元在烏蒙山呆久了,也沒人跟他說這官場內的事情,對于這些官職,蘇元倒確實是不清楚。
趙德漢笑笑,“朝廷所設官職,種類復雜繁多,人神儒都有不同的體系,蘇大人只要記住簡單的,以村,鎮,縣,州逐步向上,然后就是玉京城了。”
“不過,那玉京城的官職,基本都是皇權直屬,不能以普通的品級來定,這太廟主祭,雖然是正二品,但卻主持皇室祭祀,與皇室關系極好,所以尋常官員并不敢得罪。”
趙德漢的聲音在燭光里顯得格外低沉:“太廟主祭雖不直接插手地方政務,但每逢大祭,各州府呈報的香火賬冊都要經他過目。”
蘇元神念微動,城隍印在掌心泛起漣漪:“所以各地州縣的香火...”
“不錯。”趙德漢指尖在茶漬勾勒的關系圖上重重一點,“各州縣的香火,估計也有不少進了太廟!”
窗外忽起一陣夜風,燭火劇烈搖晃,將兩人影子投在墻上,如蟄伏猛獸。
蘇元突然輕笑一聲:“難怪那陰神能盤踞多年。”
他袖中城隍印青光流轉,映得眉目森然。
趙德漢詫異地看了眼蘇元虛影:“蘇大人有對策?”
蘇元將那日召集神靈議事的事一五一十都說與趙德漢聽。
趙德漢聞言拍案而起,指節在桌面上叩出沉悶聲響:“妙極!蘇大人既已整頓神道秩序,這兩大商號的腌臜勾當便交由本官處置。”
他眼中精光閃爍,拇指上的青銅扳指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定要叫那濟民堂和福隆商號現出原形!”
蘇元虛影微微頷首,“趙大人且留意,福隆商號賬房有個青竹村來的伙計,名叫王永盛,此人或可助大人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