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6:商法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編
- 7367字
- 2025-05-14 15:28:25
第二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設立
★★第二十三條 【有限公司的設立條件】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相關法條:民法典第58條】[15/3/25]
★★第二十四條 【股東人數】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第二十五條 【公司章程內容】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和住所;
(二)公司經營范圍;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
(五)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六)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17/3/68 17/4/五2]
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14/3/68]
★★★★第二十六條 【注冊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17/3/68]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10/3/26 10/4/六2]
[難點注釋]公司解散時,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均應作為清算財產。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七條 【出資方式】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10/3/26]
★★★★★第二十八條 【出資義務】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16/3/25 10/3/25、26、72]
[金題演練]2016年1月,李某、張某、趙某、賀某四人出資創辦了甲公司,公司章程約定,李某認繳出資400萬元,其余三人分別認繳出資200萬元,公司成立后3個月繳足出資。至2016年年末,經公司多次催告,李某仍未繳納出資。2017年,公司召開股東會會議,李某未出席,其他三名股東一致同意,通過了對李某除名的決議。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
A.李某系該公司重要股東,未出席此次股東會,該決議無效
B.對李某除名的決議,李某有利害關系,沒有表決權,此決議有效
C.公司對李某除名后,應當及時辦理相應的減資程序或安排其他主體繳納相應的出資
D.在李某除名相關登記事項變更完成之前,若公司對外債務不能清償,李某仍需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第二十九條 【設立登記】股東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后,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第三十條 【出資不足的補充】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10/3/72]
第三十一條 【出資證明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
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
(五)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日期。
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14/3/27]
★第三十二條 【股東名冊】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17/3/28 14/3/69 12/3/26 11/3/26]
第三十三條 【股東查閱權】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相關法條:公司法解釋(四)第7~9條】[16/3/26]
★★★第三十四條 【分紅權與優先認購權】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17/3/68 15/4/五3 13/3/68 12/3/25、68 10/4/六1]
★★★第三十五條 【抽逃出資】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16/3/93 15/4/五1 10/4/六3]
[難點注釋]公司成立后,公司、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相關股東的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損害公司權益為由,請求認定該股東抽逃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1)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2)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出資轉出;(3)利用關聯交易將出資轉出;(4)其他未經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十六條 【股東會組成及地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照本法行使職權。
★★★第三十七條 【股東會職權】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審議批準董事會的報告;
(四)審議批準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
(五)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17/3/71]
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直接作出決定,并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15/3/68]
★★第三十八條 【股東會的首次會議】首次股東會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規定行使職權。
第三十九條 【定期會和臨時會】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定期會議應當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按時召開。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16/3/26]
★★第四十條 【股東會會議的召集與主持】有限責任公司設立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主持。
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執行董事召集和主持。
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或者監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16/3/26 16/3/92 10/3/95]
第四十一條 【股東會會議的通知與記錄】召開股東會會議,應當于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全體股東;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16/3/68]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四十二條 【股東的表決權】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三條 【股東會會議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17/4/五2 16/3/68 15/4/五4]
★★第四十四條 【董事會的組成】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12/3/68]
★★★第四十五條 【董事任期】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17/3/26 12/3/68]
★第四十六條 【董事會職權】董事會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股東會會議,并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以及發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七)制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九)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及其報酬事項,并根據經理的提名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及其報酬事項;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17/3/71]
第四十七條 【董事會會議的召集與主持】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
★第四十八條 【董事會會議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16/3/68]
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董事會決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
★第四十九條 【經理的設立與職權】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經理,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經理對董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17/3/71 17/4/五3]
公司章程對經理職權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經理列席董事會會議。[15/3/26]
★★★第五十條 【執行董事】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17/4/五1]
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
[難點注釋]執行董事的法律地位與董事會相同,是公司的執行機關和業務決策機關,對股東會負責。設立執行董事需要通過章程的方式確定,執行董事的職權也應該在公司的章程中規定,當然在章程中沒有規定的情況下,可以參照本法有關董事會職權的相關規定。同時注意,執行董事不當然成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欲設執行董事為法定代表人,應通過章程加以規定。
★★★第五十一條 【監事會的設立與組成】有限責任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于三人。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至二名監事,不設監事會。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16/3/68]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17/4/五1]
★★第五十二條 【監事的任期】監事的任期每屆為三年。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監事就任前,原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監事職務。
★★第五十三條 【監事會或監事的職權(一)】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17/4/五3 16/3/69]
★★第五十四條 【監事會或監事的職權(二)】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并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16/3/69]
第五十五條 【監事會的會議制度】監事會每年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監事可以提議召開臨時監事會會議。
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決議應當經半數以上監事通過。
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五十六條 【監事職責所需費用的承擔】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職權所必需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三節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五十七條 【一人公司的概念】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
本法所稱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12/3/69]
[對比記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1)法律性質不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需要原則性滿足《公司法》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設置的公司資本制度、公司財務會計審計制度以及公司治理制度,而個人獨資企業只適用《個人獨資企業法》,受該法的調整和約束。(2)承擔的民事責任能力不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具有完全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是有限責任公司中的特殊類型;而后者則不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不能以其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而是投資者以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3)承擔的稅收義務有所不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及其股東須分別就其公司所得和股東股利分別繳納法人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而個人獨資企業自身不繳納法人所得稅,只待投資者取得投資回報時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五十八條 【一人公司的注冊資本】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12/3/69 11/3/28 10/3/27、94~95]
第五十九條 【一人公司的登記注意事項】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注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并在公司營業執照中載明。
第六十條 【一人公司的章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由股東制定。
★★第六十一條 【一人公司的股東決議】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股東會。股東作出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所列決定時,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并由股東簽名后置備于公司。
★第六十二條 【一人公司的財務報告】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六十三條 【一人公司的債務承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12/3/69 11/3/28]
第四節 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六十四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概念】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
本法所稱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第六十五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章程】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或者由董事會制訂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第六十六條 【國有獨資公司股東權的行使】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行使股東會的部分職權,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和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請破產的,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前款所稱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按照國務院的規定確定。
★第六十七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會】國有獨資公司設董事會,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六十六條的規定行使職權。董事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
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董事會成員中指定。
第六十八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經理】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經理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使職權。
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董事會成員可以兼任經理。
★第六十九條 【國有獨資公司高層職員的兼職禁止】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兼職。
第七十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監事會】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成員不得少于五人,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監事會成員中指定。
監事會行使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職權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權。
-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選編(2002—2017)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保障法·知識產權法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二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14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7: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應試法條口袋書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國際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 2013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憲法·行政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憲法·行政法
- 2014司法考試記憶通
- 車浩的刑法題: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分論”考題解析(第2版)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攻略:必刷題(全8冊)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韓祥波民法攻略(思維導圖復盤筆記)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3:刑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二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