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法律適用提示

1986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1987年1月1日起實施以來,《條例》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犯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治安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條例》已經不能適應社會治安管理的需要。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對《條例》做了個別內容的修改。2005年8月28日,在全面總結《條例》實施經驗以及對治安管理處罰制度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作出修改,將原第60條第4項中“保外就醫等監外執行中的罪犯”修改為“暫予監外執行中的罪犯” 。

與《條例》相比,《治安管理處罰法》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增加了保護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的規定,賦予了公安機關更多的權限和措施。如將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和限期出境、驅逐出境新增為處罰種類,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由原來的73種增加到現在的238種,還賦予了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必需的扣押、檢查、追繳、收繳、取締等強制措施。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是指各種擾亂社會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尚不構成犯罪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這是其區別于犯罪的一個特征。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侵犯的客體,主要是正常的社會秩序、公共安全、公民的人身權利、公私財產權利等幾個方面,也即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其他治安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所要保護的社會關系,這與刑法規定的相應的幾類犯罪行為所侵犯的客體在性質上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刑法規定的這幾類犯罪行為,對相應的社會關系侵害的程度要嚴重于《治安管理處罰法》所規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注意,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并不是所有的侵犯上述幾類社會關系的行為都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也不是所有的違反公安機關作為主管部門的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都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比如,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的違法行為,也可能會侵害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但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而且治安管理工作只是公安機關諸多行政管理工作的一個方面,其他如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防法》等法律的行為,雖然屬于公安機關管理的事項,也會對公共安全、公民人身權利、公私財產權利造成損害,需要由公安機關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但并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第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即侵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規所保護的特定的利益,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一個本質特征。但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在程度上又是有一定限度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只是侵犯了治安管理法律、法規所保護的利益,在性質上屬于一種違法行為,如其超過了這一限度,就會成為犯罪行為。

第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具有應受治安管理處罰性。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但不同性質的違法行為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如賠償損失、返還原物、賠禮道歉等。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如判處有期徒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等。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當承擔的是行政責任,具體說就是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如警告、罰款、拘留等。如果行為情節非常輕微,不應當予以治安管理處罰,那么也就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如果行為情節嚴重,應當予以刑罰的處罰,那就已經屬于犯罪行為,也不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阆中市| 南昌县| 灯塔市| 德保县| 德令哈市| 大田县| 鹤山市| 时尚| 墨玉县| 庆元县| 垦利县| 陆丰市| 太白县| 怀柔区| 沽源县| 舒城县| 会昌县| 横峰县| 深水埗区| 肃南| 黄龙县| 布尔津县| 拉孜县| 四子王旗| 鄂伦春自治旗| 江西省| 鄂伦春自治旗| 靖江市| 介休市| 玉树县| 高邮市| 彭州市| 喀喇| 永修县| 绿春县| 夏津县| 中西区| 宁德市| 乳源|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