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記憶通:民法(學科版)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組編
- 865字
- 2025-05-14 15:13:15
考點7 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基本定性
本來有效,經撤銷后歸于無效。
類型
脅迫
(1)故意預告實施危害。
(2)對方因此陷入恐懼。
(3)對方因恐懼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
(4)脅迫具有不正當性。
注意: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脅迫零容忍)
重大誤解
(1)表意人對合同的要素發生重大誤解。
(2)因為誤解,致使表意人表示的意思與內心真意不一致。
(3)表意人因誤解遭受較大損失。
司法解釋規定: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或者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價格、數量等產生錯誤認識,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發生該錯誤認識行為人就不會作出相應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147條規定的重大誤解。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時存在重大誤解,并請求撤銷該民事法律行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是,根據交易習慣等認定行為人無權請求撤銷的除外。行為人以其意思表示存在第三人轉達錯誤為由請求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適用上述的規定。
欺詐
(1)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2)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
(3)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負有告知義務的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當事人基于錯誤認識作出意思表示的。
顯失公平
(1)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
(2)顯失公平的事實發生在合同訂立之時。
(3)一方當事人利用自己的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輕率(乘人之危)。
撤銷權
《民法典》第152條規定,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1)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90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2)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3)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韓祥波民法攻略:主觀題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1: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3:刑法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1:憲法·行政法
- 2020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重要主觀題背誦(含關鍵詞)
- 2018年法律碩士(非法學)聯考重要主觀題背誦(含關鍵詞)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三卷):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高分過關筆記(強化記憶版):刑法總則·刑法分則·行政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考筆記思維導圖:民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上卷)(雙色應試版)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8: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對照·考點精講·法規解讀·配套測試
- 經濟法基礎應試指導及全真模擬題集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2021—2022)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新大綱輔導用書:新增法律法規重點解讀與配套測試(B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