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立法宗旨[1]

為了促進體育事業,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培育中華體育文化,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憲法

1.《憲法》(2018年3月11日)

第21條 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鼓勵和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街道組織舉辦各種醫療衛生設施,開展群眾性的衛生活動,保護人民健康。

國家發展體育事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

●行政法規及文件

2.《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1條 為了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提高公民身體素質,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增強全民身體素質

體育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民健身為基礎,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推動體育事業均衡、充分發展,推進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

●法律

1.《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2019年12月28日)

第75條 國家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完善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組織開展和支持全民健身活動,加強全民健身指導服務,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

國家鼓勵單位的體育場地設施向公眾開放。

2.《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6年12月25日)

第37條 國家鼓勵公民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自主開展健康文明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指導、支持和幫助。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根據居民的需求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相關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結合自身特點和需要,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行政法規及文件

3.《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2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部門規章及文件

4.《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2020年1月17日)

第1條 為規范體育賽事活動有序開展,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5.《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2011年10月9日)

第32條 社會體育指導員應當堅持科學、文明、安全、誠信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經常開展志愿服務,提高健身者的健身技能和身體素質,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第三條 體育事業納入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體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行政法規及文件

1.《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2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國家支持、鼓勵、推動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相適應的體育消費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

2.《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2003年6月26日)

第9條 國務院發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門、體育行政主管部門,將全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 體育行政部門

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體育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管理相關體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體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管理相關體育工作。

●法律

1.《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2019年12月28日)

第7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

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全國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

●行政法規及文件

2.《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5條 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全民健身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全民健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體育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體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全民健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全民健身工作。

●案例指引

1.某新能源公司、某市教育和體育局體育行政管理(體育)行政糾紛案[2]

本案中,被上訴人對上訴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實施監督,上訴人經營的某市體育中心游泳館工作人員不配合被上訴人執法人員的執法監督,在上訴人未取得相關許可的情況下,經被上訴人執法人員釋明,上訴人仍未停止營業,上訴人的不配合行為違反法律規定,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的行為違反《山東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并無不當。被上訴人在執法過程中履行了立案、調查詢問、對案件進行集體討論、在作出處罰決定前告知上訴人享有陳述、申辯的權利、作出并送達行政處罰決定等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其他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以及第八十六條,即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直接送達的對象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其送達簽收對象是“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負責收件的人",有訴訟代理人或指定代收人的,訴訟代理人或代收人也可以作為送達對象。當上述簽收對象拒絕簽收時,可以適用留置送達。行政機關在送達相關法律文書時,應當要求收件人提供其身份信息及單位委托其收件的證明。本案中,被上訴人在向上訴人送達某體告字2018***號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以及某體罰決字201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時,送達回證中載明的受送達人為“張某、齊某”,在無證據證明齊某具有代收法律文書權限的情況下,被上訴人因齊某拒收而留置送達,送達程序輕微違法。但被上訴人的送達行為并未影響上訴人陳述、申辯及提起訴訟等權利,對上訴人的權利未產生實際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2)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上訴人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對于被上訴人作出的行政處罰,依法不應撤銷。上訴人在上訴狀中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2.周某、夏某與某市人民政府行政批準案[3]

被上訴人某市政府雖在庭審中辯稱其作出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并無損害上訴人合法權益,但對一審判決撤銷其作出的被訴第37號決定并沒有提出上訴,上訴人呂某等六人對一審法院撤銷該決定也沒有異議,二審法院予以確認。庭審中,上訴人確認其要求恢復健身活動場、幼兒園、籃球場、停車場、排污、防洪等生活配套設施并非建設在第37號決定收回的14514.9平方米的土地上,而是在某市政府作出某政收字(2003)第35號《關于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決定》中收回的13579.3平方米的土地上,因此上訴人要求對并非涉及本案收回土地上的建筑物提出要求恢復的請求,顯然不屬本案審查范圍。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上訴人提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二審法院不予采納。

3.鄧某等與某體育局行政裁定案[4]

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本案中,某體育局就上訴人鄧某等人申請成立“某運動協會”作出的“關于暫不作為某運動協會業務主管單位的函”,并非履行行政管理職責,雙方并未形成行政法律關系,且某體育局作出的函并未對某項目推廣中心、某體育經紀公司、某文化傳媒公司、鄧某的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由此產生的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某項目推廣中心、某體育經紀公司、某文化傳媒公司、鄧某所提起訴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依法應當不予立案。

第五條 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

國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對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給予特別保障。

●行政法規及文件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年3月1日)

第3條 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

第六條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國家擴大公益性和基礎性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逐步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行政法規及文件

《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2003年6月26日)

第4條 國家有計劃地建設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予以扶持。

第七條 扶持體育事業發展

國家采取財政支持、幫助建設體育設施等措施,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體育事業的發展。

●法律

1.《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6年12月25日)

第8條 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

第46條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增加投入,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重點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國家鼓勵和支持經濟發達地區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援助。

●行政法規及文件

2.《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2003年6月26日)

第4條 國家有計劃地建設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予以扶持。

第八條 民族傳統體育

國家鼓勵、支持優秀民族、民間、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發掘、整理、保護、推廣和創新,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行政法規及文件

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年3月1日)

第4條 學校體育工作應當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鍛煉與安全衛生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強身健體活動,重視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注意吸取國外學校體育的有益經驗,積極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

2.《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16條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自身特點,組織成員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單項體育協會應當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和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列入工作計劃,并對全民健身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

第九條 體育活動原則

開展和參加體育活動,應當遵循依法合規、誠實守信、尊重科學、因地制宜、勤儉節約、保障安全的原則。

第十條 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優先發展

國家優先發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堅持體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體魄與人格并重,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年10月17日)

第25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應當建立未成年學生保護工作制度,健全學生行為規范,培養未成年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

2.《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6年12月25日)

第10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務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

●行政法規及文件

3.《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2017年3月1日)

第4條 學校體育工作應當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鍛煉與安全衛生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強身健體活動,重視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注意吸取國外學校體育的有益經驗,積極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

第13條 學校對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應當安排好文化課學習,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們的營養。普通高等學校對運動水平較高、具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報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年限。

第十一條 體育產業發展

國家支持體育產業發展,完善體育產業體系,規范體育市場秩序,鼓勵擴大體育市場供給,拓寬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促進體育消費。

●行政法規及文件

《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2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國家支持、鼓勵、推動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相適應的體育消費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

第十二條 提高體育科學技術水平

國家支持體育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培養體育科技人才,推廣應用體育科學技術成果,提高體育科學技術水平。

●行政法規及文件

1.《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2020年10月7日)

第8條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下列中國公民:

(一)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二)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或者對維護國家安全做出巨大貢獻的。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不分等級,每次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2007年2月24日)

第7條 基金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制定基金發展規劃和年度基金項目指南。基金發展規劃應當明確優先發展的領域,年度基金項目指南應當規定優先支持的項目范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當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培養青年科學技術人才。

基金管理機構制定基金發展規劃和年度基金項目指南,應當廣泛聽取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有關國家機關、企業的意見,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科學論證。年度基金項目指南應當在受理基金資助項目申請起始之日30日前公布。

第十三條 表彰和獎勵

國家對在體育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法律

1.《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2019年12月28日)

第13條 對在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行政法規及文件

2.《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7條 對在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14條 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為體育宣傳周。

第十四條 對外體育交往

國家鼓勵開展對外體育交往,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支持參與國際體育運動。

對外體育交往堅持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尊嚴,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

第十五條 體育宣傳周

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為體育宣傳周。

●行政法規及文件

《全民健身條例》(2016年2月6日)

第12條 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全民健身日加強全民健身宣傳。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在全民健身日結合自身條件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在全民健身日組織開展免費健身指導服務。

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在全民健身日向公眾免費開放;國家鼓勵其他各類體育設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磴口县| 共和县| 泗阳县| 南安市| 桑植县| 股票| 茌平县| 萝北县| 高唐县| 泸西县| 宁蒗| 南郑县| 富锦市| 屯门区| 保靖县| 西乌珠穆沁旗| 简阳市| 无为县| 麟游县| 拜泉县| 田阳县| 科技| 晴隆县| 莫力| 响水县| 武城县| 大足县| 赞皇县| 榆树市| 阿拉善右旗| 太保市| 迁西县| 南投市| 万山特区| 徐水县| 吉木乃县| 行唐县| 保亭| 平顺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