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一本通:農村土地承包法一本通
- 法規(guī)應用研究中心編
- 5字
- 2025-05-14 15:52:2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1]
為了鞏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yè)、農村經濟發(fā)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憲法
1.《憲法》(2018年3月11日)
第8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中的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參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經營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業(yè)和飼養(yǎng)自留畜。
城鎮(zhèn)中的手工業(yè)、工業(yè)、建筑業(yè)、運輸業(yè)、商業(yè)、服務業(yè)等行業(yè)的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國家保護城鄉(xiāng)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fā)展。
●法律
2.《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
第13條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后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
發(fā)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3.《農業(yè)法》(2012年12月28日)
第10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方式、期限、發(fā)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和流轉等,適用《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依法管理集體資產,為其成員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組織合理開發(fā)、利用集體資源,壯大經濟實力。
4.《草原法》(2021年4月29日)
第13條 集體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確定給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家庭或者聯(lián)戶承包經營。
在草原承包經營期內,不得對承包經營者使用的草原進行調整;個別確需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牧)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集體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確定給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草原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牧)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
●行政法規(guī)及文件
5.《農業(yè)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有關工作的通知》[2](2005年3月11日 農經發(fā)〔2005〕2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農業(yè)(農村、農牧、農林、漁業(yè))廳(委、辦、局):
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糾紛,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是穩(wěn)定農村、發(fā)展農業(y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fā)[2004]28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fā)[2005]1號)等一系列重要會議和文件,針對當前農村土地承包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為繼續(xù)采取有效措施,把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全面落到實處,現就進一步做好當前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宣傳貫徹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法》
《農村土地承包法》是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根本法律依據,也是廣大農民群眾維護自身土地承包權益的有力法律武器。各級農業(yè)部門的干部要加強學習,全面準確掌握《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精神實質,切實增強依法行政意識,認真自覺地貫徹執(zhí)行法律。要采取組織宣講、印發(fā)資料、廣播電影電視、宣傳標語等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法律,做到進村入戶、家喻戶曉,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土地承包權益的意識。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guī)定和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要求,省級農業(yè)部門要積極主動地配合省級人大和法制工作部門抓緊制定實施辦法,并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法律貫徹實施的各項工作。
二、抓緊抓好延長土地承包期的后續(xù)完善工作
要按照《農業(yè)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妥善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緊急通知〉的通知》(農經發(fā)[2004]5號)要求,盡快完成延包后續(xù)完善工作,切實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全面落實到位。目前,在延包后續(xù)完善工作中有兩個突出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措施切實解決。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fā)放不到位。向農戶發(fā)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是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明確規(guī)定,是各級地方政府及農業(yè)部門的責任,也是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內容。但不少地方至今仍未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全面發(fā)放到戶。各地要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農業(yè)部部令33號),抓緊做好證書發(fā)放工作,確保2005年底前全面發(fā)放到戶。同時,要按照《農業(yè)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的通知》(農經發(fā)[2004]15號)的要求,采取多種方式把已經確認到戶的基本農田數量和地塊逐步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中注明。確有困難的地方,縣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可先組織建立確認到戶、到地塊的基本農田臺賬。二是部分地方城郊農村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落實不到位。主要反映在:個別地方至今不開展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沒有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政策落實到承包農戶,有的任意縮短承包期。這些做法都違背了絕大多數農民的意愿和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凡絕大多數農民要求實行分戶承包的,必須依照法律政策規(guī)定,盡快把土地承包經營權全面落實到戶,這也是在今后征地中農民依法獲得補償和維護自身合法土地權益的重要保障。各級農業(yè)部門一定要認真履行職責,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指導和督促切實抓緊解決延包遺留問題。同時,要加強土地承包檔案管理,妥善保管土地承包方案、合同、證書和登記簿,確保土地承包檔案與實際土地承包情況相一致。
三、著力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
要繼續(xù)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妥善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緊急通知》(國辦發(fā)明電[2004]21號)和《農業(yè)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妥善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緊急通知〉的通知》,進一步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工作。各級農業(yè)部門特別是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全面掌握當地土地承包糾紛及調處情況,建立土地承包糾紛情況定期報告制度,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及時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工作,妥善化解矛盾,切實維護好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維護農村穩(wěn)定。
要進一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仲裁試點,培養(yǎng)仲裁隊伍,保證必要的工作經費。每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都要選擇部分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基礎較好、地方領導重視的縣(市)開展土地承包糾紛仲裁試點,并及時總結推廣運用仲裁方式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經驗,不斷完善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機制。
四、進一步規(guī)范農村土地流轉
各級農業(yè)部門要貫徹實施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業(yè)部部令47號),采取措施使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工作邁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軌道,確保規(guī)范有序流轉。省級農業(yè)部門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今年底前做好統(tǒng)一規(guī)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的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展土地流轉中介服務,完善土地流轉機制。
五、嚴格農村機動地管理
機動地的預留、管理和使用是農村土地承包中農民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規(guī)范管理,有效防止和消除機動地管理使用中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嚴格控制機動地面積。預留機動地面積不得超過本集體經濟組織耕地總面積的5%,不足5%的不得再增加機動地,尚未預留的不得再留機動地。超限額多留的機動地,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分包到戶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二是依法規(guī)范機動地發(fā)包。依法預留的機動地應當優(yōu)先用于調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機動地對外發(fā)包應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其它方式的承包程序公開、公正、公平地進行,不得搞暗箱操作;承包期限要合理,不應過長;承包手續(xù)要完備,不能搞口頭協(xié)議;機動地發(fā)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同等條件下愿意承包的,發(fā)包方應保證其優(yōu)先權。三是規(guī)范機動地收益管理。發(fā)包機動地及“四荒”等獲得的收入,歸本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共有,必須納入農村集體帳內核算和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內容,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
六、開展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落實情況的專項檢查
要組織開展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落實情況的專項檢查。主要檢查延長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變的后續(xù)完善情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fā)放情況及基本農田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上確認注明情況、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情況、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征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使用和規(guī)范管理情況、漁業(yè)水域灘涂承包經營權糾紛調處和漁民補償安置情況等。各級農業(yè)部門要把檢查工作列入今年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和農業(yè)農村經濟工作總體部署的重點工作,加強對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嚴厲查處違反法律和政策的行為。近期我部將就開展專項檢查做出專門部署。
七、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領導
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事關農民切身利益和農村社會穩(wěn)定,也是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各級農業(yè)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主動開展工作。要深入分析研究在深化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下,土地承包管理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準確定位,明確職責任務。要切實轉變觀念,真正樹立群眾利益至上的責任意識,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質和能力。各級農業(yè)部門的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親自抓,分管領導要深入實際具體抓,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要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工作力量,保障工作條件,提供有力支持。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作為直接承擔這方面工作的具體工作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宣傳貫徹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落實和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的職責,全面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的各項管理工作。要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規(guī)程,切實把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工作落到實處。
●地方性法規(guī)及文件
6.《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2021年3月3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1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簡稱《農村土地承包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2條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山、荒丘、荒溝、荒灘(洲),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的承包,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3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維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農民承包土地的積極性。
第4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林業(yè)等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tǒng)稱農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機構)分別依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農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工作。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農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工作。轄有農村土地的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qū)內的農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的具體工作。
第5條 農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向農民收取。
7.《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2020年11月25日)
第1條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簡稱《土地承包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2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qū),下同)農業(yè)農村、林業(yè)草原等部門分別依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及承包經營合同管理。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及承包經營合同管理。
- 公民法律知識學習問答
- 中國法院2018年度案例:刑事案例一(犯罪、刑罰的具體運用、證據、程序及其他)
- 城市污染場地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本法律故事書:繪聲繪色講解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法律常識(第三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guī)匯編2018年第2輯(總第252輯)
- 法治基礎教程
- 公司綜合法律法規(guī)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律法規(guī)全書(2015年版)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安全生產綜合法律法規(guī)
-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英雙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案例注釋版(第四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 黨團組織選舉法律法規(guī)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史(1950-2015)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注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