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業暫行條例

(1950年12月22日政務院第六十四次政務會議通過 1951年4月18日政務院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全國礦藏,均為國有,如無須公營或劃作國家保留區時,準許并鼓勵私人經營。

第二條 煤礦、石油礦、油頁巖礦、天然氣礦,由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主管,其他各礦,由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主管。

第三條 探礦或采礦申請案,經中央主管礦業機關審查核定后,如屬公營者,發給探礦或采礦許可執照,如屬私營者,發給探礦或采礦租用執照。

公私合營礦業,由政府主持者視同公營,由私人主持者視同私營。

第四條 探礦或采礦申請案,無論公營或私營,經中央主管礦業機關審查,認為有左列情事之一時,均得劃作國家保留區:

一、國內儲量不豐,須留備國防緊急時之需要者;

二、有國防秘密性之礦質,必須留待指定機構經營者;

三、現時生產能力已經超過需要量甚多,最近數年內無需開采新礦者;

四、按照礦床構造應大規模開采,而不宜分散經營者。

第五條 就地面以直線劃定界線,沿界線直下探礦或采礦之地段為礦區。

第六條 礦區面積,煤礦在十五公頃以上,其他各礦在二公頃以上,砂礦沿河身長度在一公里以上者為大礦區。不足上述最低限度之面積或長度者,均為小礦區,小礦區之劃定,以交通不便,或不適于大規模經營者為限。

第七條 礦區探采期限,探礦以二年為限,采礦以三十年為限,小礦區限于采礦,以十年為限。期滿后,均得申請展期繼續探采。

第八條 左列各地非經有關主管機關之許可,不得劃作礦區:

一、炮臺、要塞、軍港及飛機場等圈定地區以內;

二、重要工業區、商業區及重要水庫工程附近五百公尺以內;

三、重要運輸路兩側一百五十公尺以內;

四、重要河流及防洪堤兩側五百公尺以內;

五、在文化上具有保存價值而不能移動之著名古跡所在地。

第九條 鼓勵私人開發新礦及繼續經營舊礦,但于處理左列私人礦業申請案時,得因事實上之必要,收回公營或劃作國家保留區:

一、以舊礦照依照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申請換發采礦執照者;

二、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申請探采新礦區者;

三、大礦區采礦滿三十年及小礦區采礦滿十年者。

在收回公營或劃作國家保留區時,對于申請人留存礦區可資利用之設備,由政府作價收購。對于申請探采新礦區者,由政府按該礦價值之大小,給與原申請人適當之報酬,原申請人如愿參加經營時,經中央主管礦業機關許可,得容納其投資。

第十條 凡屬國防及國家基本工業所必需之礦產品,于必要時得由中央主管機關統一收購及銷售。

第十一條 規模較大與經營有顯著成績之私營礦,因擴充生產能力,必須添置設備與興建新工程,其所需增加之資金,如自行籌措尚感不足時,得擬具基本建設計劃,申請政府參加投資。

第十二條 公營及私營各礦,必須遵守一切與礦場及工廠有關之勞動法令,切實保護工人。

第十三條 土法開采之零星小礦,同時具備下列五項條件者,不受本條例之限制。但地方政府應另擬簡單管理辦法,報請大行政區主管礦業機關核轉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核定施行。

一、所采礦物為附近居民日用必需者;

二、礦區地處偏遠,礦量不豐,無申請小礦區經營之價值者;

三、當地人民恃為副業者;

四、采掘不深遠,無水、火及土石崩塌之危險者;

五、對于公共財產,無妨害及破壞性者。

各大行政區或省(市)主管礦業機關,對于上述區域內礦藏及采掘情況,應定期報請中央主管礦業機關備案。如經采掘而發現有價值之礦藏時,并應將調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報請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核定。

第二章 整理舊礦區

第十四條 凡依照一九三零年舊礦業法領有采礦執照之礦,無論公營或私營,其采礦權限期未滿,且有工程設備者,應于本條例公布施行六個月內,依照原領執照所載礦區面積及未滿之年限,申請繼續開采,報由大行政區或省(市)主管礦業機關,查明實際情況,轉請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核定,并依照本條例第三條之規定發給執照。

第十五條 申請繼續采礦人,應于申請時附繳下列各件:

一、原領采礦執照及礦區圖,并添繪原礦區圖五份;

二、礦床說明書五份;

三、申請人或法定代表人經歷表五份,并具合辦人連署申請書五份;

四、工程設備及生產概況說明書五份;

五、最近一年施工及生產計劃書五份;

六、礦場安全及礦工衛生設施辦法五份;

七、公費人民幣三十萬元。

第十六條 凡依照一九三零年舊礦業法,領有采礦執照之礦,于本條例公布時,尚無工程設備者,須依照本條例第三章探采新礦區之規定辦理。

第三章 探采新礦區

第十七條 凡申請探礦或采礦者,無論公營或私營,均應報由大行政區或?。ㄊ校┲鞴艿V業機關派員實地查勘,如與已依合法程序探采之礦區或已劃定之國家保留區不相重復,并無本條例第八條規定之情事時,應即轉報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核定,依照本條例第三條之規定發給執照。

第十八條 申請探礦或采礦人,應于申請時附繳下列各件:

一、大礦區探礦申請者須附繳:

(一)礦區圖五份;

(二)礦石樣品(每份二公斤)或政府化驗機關所出之礦質分析表五份;

(三)探礦計劃書五份;

(四)申請人或法定代表人經歷表五份;

(五)備用資金證明書或器材存儲表五份;

(六)公費人民幣十五萬元。

二、大礦區采礦申請者須附繳:

(一)礦區圖五份;

(二)礦石樣品(每份二公斤)或政府化驗機關所出之礦質分析表五份;

(三)礦床說明書五份;

(四)采礦計劃書五份;

(五)申請人或法定代表人經歷表五份,并具合辦人連署呈文五份;

(六)備用資金證明書或器材存儲表五份;

(七)投資概算表五份;

(八)分期生產預計表五份;

(九)公費人民幣三十萬元。

三、小礦區采礦申請者須附繳:

(一)礦區圖五份;

(二)礦石樣品(每份二公斤)或政府化驗機關所出之礦質分析表五份;

(三)采礦計劃書五份;

(四)申請人或法定代表人經歷表五份,并具合辦人連署呈文五份;

(五)備用資金證明書或器材存儲表五份;

(六)分期生產預計表五份;

(七)公費人民幣十五萬元。

第十九條 私人申請探采之礦區,如同一地點有二人以上申請時,以申請在先并具備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條件者,有承租探采礦區之優先權。

第二十條 大礦區之申請探采,如與現存之小礦區相重復時,除中央主管礦業機關認為不宜由小礦區經營或小礦區采礦人愿將礦區轉讓與大礦區申請人者外,應聽由小礦區采礦人在核準期內繼續開采,至期滿為止。

前款與小礦區相重復之大礦區,其面積或長度至少須大于原有小礦區之十倍。

第二十一條 凡最初發現有價值之礦,而不愿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之規定申請探采者,經報請大行政區或?。ㄊ校┲鞴艿V業機關查明,確系其人最先發現,并將審查結果連同原送文件,報經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核定后,應按照該礦價值之大小,給予該最先發現人適當之獎金。但地質調查、礦產探勘及辦理礦業之機關,不得請領獎金。

第二十二條 探礦期滿,或探礦告一段落時,探礦人應即將探礦結果,報告大行政區或?。ㄊ校┲鞴艿V業機關轉報中央主管礦業機關備案,非因特殊情形,工程確難如期完成,并經事前申明者,不得請求展期。

第四章 探礦及采礦人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探礦或采礦人,對于所領之礦區,以自行探采為限,不得轉租。

第二十四條 探礦或采礦人,如有正當理由,不能繼續探采,必須改由他人經營時,應報經大行政區或省(市)主管礦業機關轉報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核準,換發探礦或采礦執照;但于出讓其財產時,不得以礦藏或執照,作價交易。

第二十五條 探礦或采礦人之工作計劃及其執行情況,由中央主管礦業機關或其授權之機關定期予以考核,如其投資額、器材設備、工程進度或生產量,均能達到或超過計劃標準者,準予依照原有礦區面積或增加礦區面積繼續探采;其不能達到計劃標準者,得視其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警告,或核減其礦區面積。

第二十六條 探礦或采礦人,除因不可抗力之故障外,應于領到執照后半年內,按照原定計劃施工,并不得于施工后中途停工半年以上。

第二十七條 探礦或采礦人,應配合礦床構造及礦物巖石之特性,采用最適當之工程設備與探采方法,并盡力避免損害礦藏,或減低礦產收獲率,同時應顧及礦區之未來發展。

第二十八條 探礦或采礦人,應依照有關礦場安全、礦工衛生等各項規定,妥為預防各種災害、病疫、危險及責任事故之發生,并注意組織與訓練救護隊,設置醫療與衛生機構,備置與檢查救濟設備,遇有事故發生,并應妥慎處理善后事宜,其詳細辦法另定之。

第二十九條 探礦或采礦人,因礦業需要,經地方主管礦業機關及有關機關之許可,使用他人土地時,該土地所有人或原使用人,應盡量給予使用之便利。該探礦人或采礦人,對土地所有人或原使用人應給予適當之報償,其詳細辦法另定之。

第三十條 探礦或采礦人,有繳納礦區費及礦產稅之義務,其詳細辦法另定之。

第三十一條 探礦或采礦人,如有違背本條例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各條規定情事時,中央主管礦業機關得視其情節之輕重,分別予以警告或罰款或收回其礦區之處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之規定不適用于有外國資本關系之礦。

第三十三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另定之。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自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肥西县| 蒲城县| 亳州市| 加查县| 邢台市| 新宾| 威海市| 峨边| 珲春市| 商城县| 始兴县| 新郑市| 若尔盖县| 酒泉市| 广西| 徐州市| 徐州市| 浑源县| 阿拉善右旗| 丘北县| 沁阳市| 湖州市| 漠河县| 清河县| 石河子市| 曲靖市| 库车县| 巨野县| 聂拉木县| 甘洛县| 辽阳市| 洞口县| 土默特左旗| 三都| 许昌市| 徐水县| 信阳市| 昌宁县| 馆陶县|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