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一本通:治安管理處罰法一本通
-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編
- 727字
- 2025-05-14 15:20:31
第五條 基本原則
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部門規章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2020年8月6日 公安部令第149號)
第4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第5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案例指引
趙印某訴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南京鐵路運輸法院(2019)蘇8602行初539號行政判決書][2]
案例要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規定,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被告在庭審中稱,白某毆打趙印某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應當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但考慮到白某情緒激動,為了緩解社會矛盾,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條、第六條的規定,采取了勸說、批評教育的處理。對此,法院認為,公安機關在辦理行政案件過程中,應當加強對當事人的教育,努力疏導情緒,化解社會矛盾,但其前提必須是嚴格執法。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基本原則,但不能簡單地以教育代替處罰,或以處罰代替教育。對應當處罰的行為不處罰,應當追究的責任不追究,形式上似乎鈍化了矛盾,實質卻破壞了法律實施,也會引導相對人采用各種方式規避、對抗公安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無助于構建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因此,被告以維護社會穩定、防治矛盾激化為由,不給予白某處罰的理由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