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法史料匯編(1949—1965):社會行政法
- 關保英主編
- 586字
- 2025-05-12 17:14:00
3.政務院為規定古跡、珍貴文物圖書及稀有生物保護辦法并頒發“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令
(1950年5月24日)
查我國所有名勝古跡,及藏于地下,流散各處的有關革命、歷史、藝術的一切文物圖書,皆為我民族文化遺產。今后對文化遺產的保管工作,為經常的文化建設工作之一。茲為保護上述古跡、文物、圖書,除現有保護辦法照舊適用并制定“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頒發外,特規定下列辦法:
(一)各地原有或偶然發現的一切具有革命、歷史、藝術價值之建筑、文物、圖書等,應由各該地方人民政府文教部門及公安機關妥為保護,嚴禁破壞、損毀及散失;并詳細登記(孤本、珍品并應照像)呈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二)在反惡霸斗爭土地改革期間,應沒收之地主惡霸所有的上項文化遺產,不得聽任損壞散佚,或隨意分掉;應一律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保管,并層報上級政府轉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決定處理辦法。
(三)珍貴化石及稀有生物(如四川萬源之水杉,松潘之熊貓等)各地人民政府亦應妥為保護,嚴禁任意采捕。
(四)對于上述古跡、珍貴文物、圖書及稀有生物保護有功者,經當地人民政府查明后,應報請大行政區或省(市)人民政府予以適當之獎勵并轉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備案,如有盜賣及破壞情事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加以制止,其情節嚴重者應拘送當地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處分;并報請大行政區或省(市)級人民政府,轉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