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爭議律師辦案法律適用手冊:以28個常見請求為索引
- 劉紀偉 汪福龍主編
- 4255字
- 2025-05-15 09:40:28
四、典型案例
案例[1]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案情概要】
原告:齊某某。
被告: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薛某宗,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某。
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支付我:1.2017年9月14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間的工資差額230265.86元;2.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32350元;3.延長試用期賠償金64700元;4.2017年9月14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平日延時及休息日加班費23755.75元;5.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7月16日第一次仲裁中,拒收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答辯狀并要求我和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雙方退回相互交換的證據,違反法定程序。2018年8月27日第二次仲裁,我提交工資表和工資到賬截圖等信息的復印件或電子文檔,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沒有承擔舉證責任,仲裁委員會作出了有利于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的裁決。2017年9月12日,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發給我《錄用邀約函》,約定初次簽署的勞動合同將為期三年,試用期不少于三月,崗位等級工資為每月23000元。合同期限為2017年9月14日至2020年9月13日,試用期至2017年12月13日,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每月15日前以銀行轉賬支付工資,試用期的基本工資按基本工資的80%計算,轉正后基本工資為13500元。2017年10月,崗位等級工資漲到27500元。原試用期延長至2018年2月28日。2018年5月23日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告知我于2018年6月23日解除勞動合同。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足額支付我工資,違法約定試用期、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現我不服仲裁裁決結果,起訴至法院。
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27日開庭時辯稱:齊某某2017年9月的工資是由我公司原財務出納孫某通過個人賬戶發放,齊某某的2017年10月至12月的工資是通過公司基本戶正常發放。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為三個月,后根據其考核意見,延長兩個月試用期,該延長試用期的約定齊某某已經簽字并不持異議,勞動合同期限為三年以上的,試用期不超過6個月,符合法律規定,試用期工資已足額支付,不同意支付齊某某違法約定試用期賠償金。2018年1月31日齊某某說自己走了,不回來了,并收拾好了個人物品,離開我公司,未再來公司上班,故我公司不同意支付齊某某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間的工資。我公司人事多次與齊某某聯系,齊某某也不來上班,不辦理離職手續,且齊某某承認其走后已經在別的地方就職,故我公司不同意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齊某某在職期間不存在加班,故我公司不同意支付其加班費。仲裁委于2018年10月8日作出裁決,我公司不服仲裁裁決,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裁,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我公司的撤裁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齊某某于2017年9月14日入職,擔任資產財務部總經理。2017年9月12日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向齊某某送達《錄用邀約函》,其中薪酬福利待遇載明:“您在公司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將按公司相關制度及崗位薪酬等級標準規定執行,具體金額為每月貳萬三千元(稅前),年終獎另計。”2017年9月14日,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甲方)與齊某某(乙方)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自當日至2020年9月13日止。合同中第九條顯示齊某某轉正后的工資為:基本工資13500元,績效工資發放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及企業經營狀況確定。乙方同意,甲方可以依據生產經營情況,乙方的工作業績、崗位變化情況等調整乙方的工資水平,但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將調整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乙方。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與齊某某約定試用期自2017年9月14日至2017年12月13日。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于每月15日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上一個自然月工資。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支付齊某某工資至2017年12月31日。
就工資標準及實際支付情況。齊某某主張,2017年9月14日入職時約定工資為27850元(其中包括基本工資13500元、崗位工資9500元、房補2000元、飯補400元、交通補助2000元、通訊補貼450元)。自2017年10月1日起工資調整為32350元(其中包括基本工資13500元、崗位工資14000元、房補2000元、飯補400元、交通補助2000元、通訊補貼450元)。雙方約定試用期三個月,試用期截至2017年12月13日。試用期工資除基本工資支付80%外,其余項目不變,2017年10月1日之前試用期工資為25150元,2017年10月1日之后試用期工資為29650元。在職期間其于2017年11月15日收到2017年10月工資3357.41元。2017年12月15日收到2017年11月工資5135.98元。2018年1月15日收到2017年12月工資10613.11元。2018年2月3日前其還正常工作,2018年2月3日之后就沒有正常提供勞動了,是因為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不讓其露面了,將其的工作軟件權限都關閉了,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諾此后還是按月支付其工資。此后其到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主張工資,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18年5月18日左右。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應當按照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其工資及工資差額。
就其主張,齊某某提交2017年10月薪資明細表、工資實際到賬截圖予以證明。其中2017年10月薪資明細表為兩頁,一頁顯示齊某某試用期實際崗位工資13500元,績效獎金8000元,工資績效補差合計15500元,實發工資績效10262.07元,房補2000元,飯補400元,交通補助2000元,通訊補貼450元,津貼合計4013.79元,此張工資表下方顯示有相關人員簽字審批。另一頁模糊不清,齊某某主張該頁工資為6000元。工資實際到賬截圖顯示齊某某收入的工資金額與其主張一致。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認可實際崗位工資13500元的薪資明細表,但稱該表中的金額是否實際支付其公司不清楚;另一頁模糊不清的薪資明細表不認可真實性;認可工資實際到賬截圖的真實性。
本院詢問齊某某為何其提交的薪資明細表與其主張的工資標準無法對應,其稱在職期間未約定績效獎金,績效獎金8000元實際為崗位工資,其主張崗位工資金額為其所提交的兩張薪資明細表8000元加6000元得出。至于工資績效補差合計一項,其不清楚該項目情況,不清楚如何計算。
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主張,齊某某試用期期間工資為每月10800元,轉正后每月固定工資13500元,試用期為2017年9月14日至2017年12月13日。2017年11月29日其公司因齊某某不符合崗位要求,將齊某某調整至審計風險部任副總經理,2017年12月1日起薪酬調整為每月13000元。齊某某的試用期延長兩個月至2018年2月13日。其公司已經足額支付齊某某工資至2017年12月31日,齊某某正常工作至2018年1月31日,2018年1月工資未支付原因其公司不清楚。其公司實際支付齊某某工資情況無法陳述清楚也無法核實。
就其主張,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提交薪資明細表,打卡記錄、轉正審批表予以證明。其中薪資明細表顯示2017年10月齊某某基本工資2000元,崗位能級工資4000元,崗位工資合計6000元,實發工資3357.41元。2017年11月齊某某基本工資2000元,崗位能級工資4000元,崗位工資合計6000元,考勤扣款183.91元,實發工資5135.98元。2017年12月齊某某基本工資2000元,崗位能級工資11000元,小計13836.78元,實發工資11796.33元。打卡記錄顯示齊某某2017年12月19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打卡情況,為電子打印件。轉正審批表顯示齊某某試用期起止時間為2017.9.14至2017.12.13,該表抬頭部分有手寫字樣“延長兩個月改任審計風險部副總經理”。就上述證據,齊某某認可薪資明細表中社保及公積金、個稅扣款金額,不認可考勤扣款金額,不認可2017年12月實發工資金額;不認可打卡記錄的真實性;齊某某稱轉正審批表抬頭手寫字樣沒有見到過,其余內容認可,其稱仲裁階段才知道延長試用期一事,其并不同意延長試用期。
齊某某于2018年4月以要求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支付加班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延長試用期賠償金、崗位工資、津貼為由向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仲裁委員會作出京勞人仲字[2018]第572號裁決書,裁決如下:1.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支付齊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5200元;2.駁回齊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齊某某不服仲裁裁決,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該仲裁裁決對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為終局裁決,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于法定期限內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16日作出(2018)京02民特203號裁定書,因齊某某已經提起訴訟,故裁定駁回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的申請。
【裁判結果】
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支付齊某某違法約定試用期賠償金47571.84元。
【裁判理由】
本院認為,就工資標準一節。齊某某與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各自提交了薪資明細表,雙方提交的薪資明細表中的工資構成及金額并不相同。作為負有管理責任的用人單位,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對齊某某的工資支付情況負有舉證義務,現其公司所提交的薪資明細表與其公司所主張的齊某某的工資標準無法對應,在此情況下,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院對其公司關于齊某某工資標準的主張不予采信。齊某某提交的薪資明細表中所列工資構成及金額與其主張無法相互印證,齊某某未作出合理解釋,故本院對齊某某所持的工資標準及構成亦無法采信。
鑒于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提交的薪資明細表崗位工資合計6000元,并且部分月的實發金額與齊某某實際收到金額一致,其公司認可齊某某所提交的實際崗位工資13500元的薪資明細表的真實性,該表中記載“實際崗位工資13500元,績效獎金8000元,工資績效補差合計15500元”,從工資績效補差合計金額可見,該金額15500元系為實際崗位工資加績效獎金扣除崗位工資6000元得出,進而本院采信該兩張薪資明細表的真實性。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并未就績效工資的支付條件進行舉證,在此情況下,本院以兩張薪酬明細單核算齊某某的月工資標準,即每月崗位工資13500元、績效獎金8000元、房補2000元,飯補400元,交通補助2000元,通訊補貼450元。齊某某并未就工資的調整提交證據,本院對其主張不予采信。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并未舉證證明齊某某試用期工資支付標準,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院對齊某某所持試用期工資除基本工資支付80%外,其余項目不變的主張予以采信。經核算,齊某某試用期期間工資標準為23650元,轉正后工資標準為26350元。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與齊某某已經約定了一次試用期,其再行延長試用期,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屬于違法約定試用期。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理應支付齊某某賠償金。綜上,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應當向齊某某支付2017年12月14日至2018年2月13日期間違法約定試用期賠償金47571.84元。
[1] 案件來源: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8)京0108民初595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