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編

第一章 概述

本章介紹職務犯罪的調查職責、管轄、追訴時效以及回避,這是所有職務犯罪案件開展調查前首先應當考慮的原則性問題。

“調查職責”一節列舉了監察機關管轄的101個罪名,“管轄”一節明確了案件的具體承辦機關,“追訴時效”一節分析了案件的調查必要性,“回避”一節保證了案件承辦的合法性。

第一節 調查職責

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據監察法和刑法等規定,調查公職人員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犯罪案件。

續表

第二節 管轄

管轄,指各級監察機關辦理監察事項的職權分工。對監察機關的管轄范圍作明確規定,既可以有效避免爭執或推諉,又有利于有關單位和個人按照監察機關的管轄范圍提供問題線索,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反腐敗的積極性。

一、一般管轄

【一般管轄】[1][2]各級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管轄本轄區內監察對象所涉職務犯罪案件。

1.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與屬地管轄相結合的原則開展調查,實行分級負責制。管理權限,指干部管理權限,也就是監察對象的組織人事管理權限。本轄區,指本級監察機關所在的行政管轄區域。

2.監察機關調查公職人員涉嫌職務犯罪案件,可以依法對涉嫌行賄犯罪、介紹賄賂犯罪或者共同職務犯罪的涉案人員中的非公職人員一并管轄。非公職人員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按照其所利用的公職人員的管理權限確定管轄。

3.幾個監察機關都有管轄權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監察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監察機關管轄。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察機關可以在職責范圍內并案調查:一人犯數罪的;共同犯罪的;共同犯罪的公職人員還實施其他犯罪的;多人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并案處理有利于查明事實的。

二、提級管轄

【提級管轄】[3]上級監察機關可以辦理下一級監察機關管轄范圍內的監察事項,必要時也可以辦理所轄各級監察機關管轄范圍內的監察事項。

1.上級監察機關對于下一級監察機關管轄范圍內的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提級管轄:一是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二是涉及多個下級監察機關管轄的監察對象,調查難度大的;三是其他需要提級管轄的重大、復雜案件。

2.上級監察機關對于所轄各級監察機關管轄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必要時可以依法直接調查或者組織、指揮、參與調查。

三、報請提級管轄

【報請提級管轄】[4]監察機關認為所管轄的監察事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監察機關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監察機關管轄。

1.地方各級監察機關所管轄的職務犯罪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報請上一級監察機關管轄:一是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二是涉及多個下級監察機關管轄的監察對象,調查難度大的;三是其他需要提級管轄的重大、復雜案件。

2.監察機關辦理案件中涉及無隸屬關系的其他監察機關的監察對象,認為需要立案調查的,應當商請有管理權限的監察機關依法立案調查。商請立案時,應當提供涉案人員基本情況、已經查明的涉嫌違法犯罪事實以及相關證據材料。承辦案件的監察機關認為由其一并調查更為適宜的,可以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監察機關指定管轄。

四、指定管轄

【指定管轄】[5]上級監察機關可以將其所管轄的監察事項指定下級監察機關管轄,也可以將下級監察機關有管轄權的監察事項指定給其他監察機關管轄。

1.上級監察機關對于下級監察機關管轄的職務犯罪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認為由其他下級監察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依法指定給其他下級監察機關管轄:一是管轄有爭議的;二是指定管轄有利于案件公正處理的;三是下級監察機關報請指定管轄的;四是其他有必要指定管轄的。

2.被指定的下級監察機關未經指定管轄的監察機關批準,不得將案件再行指定管轄。發現新的職務犯罪線索,以及其他重要情況、重大問題,應當及時向指定管轄的監察機關請示報告。

3.設區的市級監察委員會將同級黨委管理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指定下級監察委員會管轄的,應當報省級監察委員會批準;省級監察委員會將同級黨委管理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指定下級監察委員會管轄的,應當報國家監察委員會相關監督檢查部門備案。

五、管轄爭議解決

【管轄爭議解決】[6]監察機關之間對監察事項的管轄有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級監察機關確定。

1.對同一監察事項,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監察機關都認為自己具有或者不具有管轄權而發生爭議時,由它們共同的上級監察機關確定哪一個監察機關管轄。

2.共同的上級監察機關,指對發生管轄爭議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監察機關均有領導與被領導關系的上級監察機關。

六、其他管轄

【雙管干部管轄】[7]工作單位在地方、管理權限在主管部門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犯罪,一般由駐在主管部門、有管轄權的監察機構、監察專員管轄;經協商,監察機構、監察專員可以按規定移交公職人員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地方監察委員會調查,或者與地方監察委員會聯合調查。地方監察委員會在工作中發現上述公職人員有關問題線索,應當向駐在主管部門、有管轄權的監察機構、監察專員通報,并協商確定管轄。

前述規定單位的其他公職人員涉嫌職務犯罪,可以由地方監察委員會管轄;駐在主管部門的監察機構、監察專員自行立案調查的,應當及時通報地方監察委員會。

地方監察委員會調查前述規定案件,應當將立案、留置、移送審查起訴、撤銷案件等重要情況向駐在主管部門的監察機構、監察專員通報。

【退休人員管轄】[8]監察機關對于退休公職人員在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或者離職、死亡的公職人員在履職期間實施的涉嫌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行為,可以依法進行調查。

對前述規定人員,按照其原任職務的管轄規定確定管轄的監察機關;由其他監察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依法指定或者交由其他監察機關管轄。

【優先管轄】[9]被調查人既涉嫌職務犯罪,又涉嫌其他違法犯罪的,一般應當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其他機關予以協助。

依法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的,應當由監察機關和其他機關分別依職權立案,監察機關承擔組織協調職責,協調調查和偵查工作進度、重要調查和偵查措施使用等重要事項。

【移入管轄】[10]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審計機關等國家機關在工作中發現公職人員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的問題線索,應當移送監察機關,由監察機關依法調查處置。

監察機關對于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等其他機關移送的問題線索,應當及時審核,并按照下列方式辦理:本單位有管轄權的,及時研究提出處置意見;本單位沒有管轄權但其他監察機關有管轄權的,在五個工作日以內轉送有管轄權的監察機關;本單位對部分問題線索有管轄權的,對有管轄權的部分提出處置意見,并及時將其他問題線索轉送有管轄權的機關;監察機關沒有管轄權的,及時退回移送機關。

【移出管轄】[11]監察機關發現依法由其他機關管轄的違法犯罪線索,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

監察機關調查結束后,對于應當給予被調查人或者涉案人員行政處罰等其他處理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

第三節 追訴時效[12]

追訴時效,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追訴時效期限內,監察機關應當依法調查職務犯罪分子的犯罪事項。

【追訴時效期限】[13]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案件,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4]

1.有證據證明存在犯罪事實,且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2.涉嫌犯罪的行為應當適用的法定量刑幅度的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

3.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雖然已過二十年追訴期限,但社會危害性和影響依然存在,不追訴會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或者產生其他嚴重后果,而必須追訴的;

4.犯罪嫌疑人能夠及時到案接受追訴的。

【追訴期限的計算】[15]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

對一般職務犯罪而言,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例如,行為人貪污三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應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時法定最高刑不滿五年,那么,追訴期限就是從行為人貪污罪成立之日起計算,經過五年未被追訴的,不再追訴。如果行為人在貪污罪的五年追訴時效內又犯追訴時效為十年的受賄罪,則兩罪的追訴時效都從受賄罪成立之日起計算,此時兩罪的追訴時效不累加,而是分別計算,從受賄罪成立之日起經過五年貪污罪不再追訴,從受賄罪成立之日起經過十年受賄罪不再追訴。

職務犯罪行為連續或者有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連續犯和繼續犯的相關規定,詳見上編第二章第四節。

第四節 回避

回避,指調查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不得辦理該案件。對回避作出規定,主要目的是確保監察工作客觀、公正、合法,樹立監察機關公正執法的良好形象。

【回避】[16]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監察對象、檢舉人及其他有關人員也有權要求其回避:

(一)是監察對象或者檢舉人的近親屬[17]的;

(二)擔任過本案的證人的;

(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辦理的監察事項有利害關系的;

(四)有可能影響監察事項公正處理的其他情形的。

1.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有上述所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提出回避的,監察機關應當依法決定其回避,監察對象、檢舉人及其他有關人員也有權要求其回避。

監察人員自行提出回避,或者監察對象、檢舉人及其他有關人員要求監察人員回避的,應當書面或者口頭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的,應當形成記錄。

2.監察機關主要負責人的回避,由上級監察機關主要負責人決定;其他監察人員的回避,由本級監察機關主要負責人決定。

3.選用借調人員、看護人員、調查場所,應當嚴格執行回避制度。


[1] 本書中的條文主旨均為編者所加,僅供讀者參考檢索。

[2] 《監察法》第16條第1款,《實施條例》第46條。

[3] 《監察法》第16條第2款,《實施條例》第47條第1款、第2款。

[4] 《監察法》第17條第2款,《實施條例》第47條第3款、第50條。

[5] 《監察法》第17條第1款,《實施條例》第48條。

[6] 《監察法》第16條第3款。

[7] 《實施條例》第49條。

[8] 《實施條例》第53條。

[9] 《監察法》第34條第2款,《實施條例》第51條。

[10] 《監察法》第34條第1款,《實施條例》第171條。

[11] 《實施條例》第32條。

[12] “追訴時效”應屬于上編第五章第四節的內容,因其為案件調查首要考慮因素,故首章提出職務犯罪調查所適用的部分追訴時效規定。

[13] 《刑法》第87條。

[14] 最高檢《關于辦理核準追訴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5條。

[15] 《刑法》第89條。

[16] 《監察法》第58條。

[17] 《實施條例》第283條:本條例所稱“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义马市| 绍兴市| 绥化市| 南江县| 舟曲县| 略阳县| 巴塘县| 康保县| 东港市| 河北区| 普兰店市| 政和县| 天长市| 和平县| 大港区| 调兵山市| 彭山县| 巴马| 灌云县| 大邑县| 容城县| 阿勒泰市| 海宁市| 怀远县| 乡城县| 阜新| 土默特左旗| 论坛| 诸暨市| 宁化县| 石阡县| 襄城县| 昭苏县| 平阳县| 高雄市| 辛集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台湾省| 灵璧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