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子有詔令
- 三國:夷陵之戰大反轉!
- 七曜之三
- 2050字
- 2025-07-24 08:11:01
黃權霍然起身,提劍而起,一邊向外疾走,一邊吩咐道:“傳令各營緊急戒備,備好弓弩!”
“東吳的舉動甚是奇怪,難道是夜襲嗎?”
“不對!若是他們想要一舉建功,絕不會只調動二十艘艦船,我看多半又是一次試探!”
史頜與龐林一邊隨著黃權往外走,一邊討論著東吳的目的,不過因為這些天來與東吳水軍進行了好幾次小規模的戰斗,心中倒也不是太慌亂。
“這次東吳艦船的列隊很不尋常啊。”
黃權站在專門搭建好的瞭望臺上,借著艦船上傳來的火光,自言自語道,“十余艘蒙沖在前,兩艘樓船在后,呈一字型排列,這不像是攻擊陣型啊。”
龐林幼時看書多,是個近視眼,在黑夜之中根本看不清狀況,但他腦子很快,聽黃權這么說,不禁脫口而出:“也許他們前來并非為了作戰!”
“大晚上不睡覺,至少出動了一兩千的水軍,目的是什么?”
史頜有些不解,反問道,“難道是疲兵之計?”
黃權搖了搖頭,果斷說道:“不像!若是疲兵之計,便當大張旗鼓才對,怎么會如此悄無聲息?”
龐林想了想,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莫不是東吳想要來勸降?”
黃權聞言,心中一震,暗忖:這倒是極有可能,陸遜見久攻不下,也許想要嘗試勸降,但若真是如此,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就在此刻,艦船列隊最前面的一艘斗艦忽然加快速度,直沖蜀軍的營寨而來,更像是龐林口中所說的勸降了。
“來者何人?”史頜是個大嗓門,聲音渾厚,在寂靜的夜空中遠遠的傳了出去,“若是再往前行,我軍便要放箭了!”
“各營弓弩上弦,待主將號令!”
此時斗艦放慢了速度,有人手舉白旗搖晃了兩下,這是代表沒有敵意的意思,隨后船頭火光亮起,一個年輕人揚手道:“黃將軍,我乃大漢太子舍人、霍峻之子霍弋,奉陛下詔令前來,有要事與你商議!”
“他說什么?霍弋?我沒有看錯吧。”
黃權睜大了眼睛,盯著火光中的年輕人,有些不可置信。
霍峻與他相交多年,臨終之時也曾前往探望,并且答應提攜霍弋,向劉備舉薦。
霍弋這個年輕人能文能武,甚得劉備器重,憑著自己的能力當上了太子舍人,也令黃權為老朋友感到欣慰。
但是霍弋怎么可能出現在這兒呢?
而且他所乘的明明是東吳艦船,難道他被俘了?還要替東吳來當說客?
除此之外,黃權實在想不到其他任何理由,能讓霍弋此時此刻出現在自己面前。
“不管怎么樣,還是先放霍弋進來,聽聽他怎么說才是。”
龐林小聲提醒道,“就算他是說客,我們也能從他嘴里得到最新的消息,有益而無害。”
“言之有理!”
黃權目光閃動,沖著史頜點了點頭,史頜當即會意,下令打開水寨之門,派出一艘小船將霍弋迎了進來,隨后迅速關閉,以防東吳趁隙進攻。
“史太守,你在此監視,負責指揮全軍,便宜行事!我與龐參軍下去見一見霍弋,看他究竟有什么話說。”
“若是東吳艦船有任何攻擊的跡象,即刻反擊,不得有誤!”
史頜點了點頭,沉聲道:“請黃將軍放心,我絕不會讓東吳鼠輩占到便宜。”
“黃將軍、龐參軍,久違了!”
霍弋被帶到黃權、龐林面前,拱手為禮道,“兩位堅守此處,北擋曹魏、南拒孫吳,實在是不容易啊,陛下托我向兩位致意。”
“原來是霍舍人啊,遠來辛苦了?不知陛下現在怎么樣?”
黃權聽他這么說,與龐林對視了一眼,問起了自己最關心的事情,只不過他說話的時候板著臉,言語之間頗有戒心,渾然不似往日親切。
霍弋何等機靈,立刻便猜出其中緣由,便將劉備連營遭遇大火之后的損失、應對,以及其后在絕龍谷、摩天嶺之事說了一遍。
黃權、龐林聽的目瞪口呆,他們只知道劉備大敗,卻沒想到又出了一個年輕的將才劉曜,力挽狂瀾,竟然硬生生將戰局扳了回來。
“上天庇佑,陛下龍體無恙,又得良將相助,這是我大漢之福啊。”
“既然我軍形勢大好,你就該在陛下身邊輔佐,跑到這里來做什么?”
黃權目光一凜,逼問道,“莫不是你投降了東吳,來替他們當說客?”
“若非如此,怎么會乘坐東吳的戰船,而且身后還帶著這么多樓船、蒙沖?”
霍弋連忙擺手道:“黃將軍勿要多疑,雖然這些都是東吳戰船,但并非為了勸降、進攻,只是監視而已。”
“霍弋此來,便是接應黃權將軍的八千人馬撤回長江以南!”
聽他越說越玄乎,龐林皺起了眉頭,拍案厲聲喝道:“休要胡言!東吳水軍怎么可能坐視我軍返回!”
黃權心思更是細密,怎么能輕易相信霍弋此言,正要反駁,卻見霍弋從懷中掏出一道詔書,正是出發前劉備親筆所寫。
“將軍請看,這是陛下的詔令,讓我全權協助黃權將軍的戰略轉移。”
霍弋一邊雙手遞過詔書,一邊將劉備定計、巧用周胤、劫持李異等前后經過說了一遍,說道:“若是將軍不信,可以親往斗艦上一觀,東吳水軍主將李異便被白毦軍看管。”
“我們與東吳水軍達成協議,在我軍到達飛云渡之前,他們不會發動進攻!”
黃權、龐林確認劉備的手詔無誤,又一一問清了每處細節,前后反復推敲之后,才相信了霍弋所言。
黃權的臉色也變得緩和下來,像一位長輩般贊許道:“賢侄能不負令尊的期望,有勇有謀,深入虎穴,著實令老夫欣慰。”
“既然如此,運送八千弟兄的重任就交到賢侄的手上了。”
“不敢當世伯夸獎!”
霍弋也順勢改了稱呼,拱手道,“李異此舉雖然迫于無奈,其實也是包藏禍心!”
“據我與劉曜將軍推測,吳軍很可能想要在飛云渡將我們一舉殲滅,因此必須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