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棉朵如云
- 唐:奴賊成王
- 賀蘭爬山狼
- 2032字
- 2025-05-15 00:05:00
如今的郭逸不似之前那么忙碌,畢竟手下的人多了,各自按部就班就好了。
他就像個大腦一樣,只需要把握好發展方向即可。
況且太過于強悍,勢必要遭惦記。如今因有外患,即使有什么人說些小話,對自己也沒什么影響。
但未來呢,他自己必須為自己籌謀。
如今這煙雨樓就是自己最大的底牌,畢竟這煙雨樓自己一手創建,也只聽令于自己。
沒有任何一方勢力不喜歡情報網,只需要把握好發展機會,搞好時機,一切當好說。
當然這白瑜娑等人也是自己的兄弟,如果可以,一定要幫上一把,但歷史大勢還是順勢而為更輕松些。
秋風刮過賀蘭山,掠過靈武郡的阡陌,吳守田蹲在棉田里,粗糙的手掌輕輕撫過沉甸甸的棉桃。
這些從嶺南輾轉而來的棉種,在他悉心照料下,終于綻開了雪白的棉朵。
看著即將成熟的棉朵,吳守田也充滿了喜悅。
可正當他準備組織人手采摘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平靜。
“吳主事!不好了!“一名年輕的農戶氣喘吁吁跑來,“西邊那片棉田,有不少棉桃被蟲蛀了!”吳守田心頭一緊,抄起鋤頭就往西邊趕。
打眼望去,原本飽滿的棉桃上,密密麻麻布滿了褐色的孔洞,有些甚至開始發黑腐爛。
消息很快傳到郭逸耳中,他自然騎快馬也趕到棉田。
看到吳守田時他正垂頭喪氣地站在田埂上:“軍師,這蟲子來得蹊蹺,專挑棉桃最嫩的地方啃,眼看就要大豐收了...“他聲音哽咽,眼眶泛紅。
郭逸眉頭緊鎖,仔細觀察著被蟲蛀的棉桃。
他注意到葉片背面藏著些灰褐色的小蟲子,正貪婪地啃食著棉桃。
“這應該是棉鈴蟲。“郭逸想起前世在農業書籍上看到的記載,“咱們想想辦法,不然整片棉田都得遭殃。“
眾人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有人提議用煙熏,有人主張人工捉蟲,但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這時,角落里的老張頭開口了:“老漢年輕時在隴山里見過,有一種草能驅蟲,不知對這蟲子管不管用?“
郭逸眼睛一亮,當即組織人手快馬去隴山(六盤山)采集這種名叫“除蟲菊“的植物。
他們將除蟲菊曬干碾碎,與石灰、草木灰混合,制成簡易的驅蟲粉。
同時,發動百姓在清晨和傍晚時分,用竹篩將粉末均勻地灑在棉田里。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將好不容易灑下的驅蟲粉沖刷得干干凈凈。
吳守田急得直跺腳:“這可怎么辦?總不能天天灑藥吧!“
郭逸沉思良久,決定改變策略。
他命人在棉田四周挖溝渠,灌入摻有艾草的水,形成天然的防蟲屏障。
同時,鼓勵百姓在棉田里放養鴨子,讓這些“天然衛士“捕食害蟲。
經過半個月的努力,棉鈴蟲終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這棉花也是第一次種植,吳守田生怕摘錯了,棉朵什么時候算成熟,不得不再次請郭逸出山。
郭逸自然是清楚的,便將棉花的具體采摘到儲存都告知了吳守田。
棉花從采摘到晾曬是個需要耐心與技巧的過程。
首先是適時采摘,當棉鈴開裂露出白花花的棉絮,且開裂達 7天左右,才是采摘的最佳時機,每隔 7-10天采摘一次為宜。
聽到這里吳守田問了一句:“那豈不是要時刻有人關注和看守?”
“不至于,畢竟同一塊棉田,你采過的是留有跡的,而且析桃開了以后,顏色也略有不同,有點時間差也正常?!倍匾葺p松的說。
采摘時需格外細致,采取手工采摘的方式,用手指輕輕將棉絮從棉桃中剝離,放入隨身的棉袋或竹籃內,以此保證棉花的純凈度,減少雜質混入。
采摘過程中,還要按棉花的成熟度、色澤、含雜狀況進行分級,把好花、僵瓣花、落地花分別放置。
采摘結束后,先對棉花進行初步清理,手工挑揀出棉葉、棉枝等明顯雜質。
隨后將初步清理的棉花用布袋或編織袋封裝好運往儲存處,選擇干燥、通風且避光的倉庫暫存,防止棉花受潮、發霉或遭受蟲害。
晾曬前,把棉花均勻鋪在干凈場地或曬墊上,厚度控制在一手高即可,便于空氣流通與陽光照射。
晾曬選在晴朗干燥的日子進行,晾曬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就用木耙等工具翻動棉花,保證受熱均勻、干燥徹底,這個過程通常持續 2-3天。
同時要時刻留意天氣變化,一旦有烏云或降雨跡象,需迅速將棉花收起。
最后再次清理棉花,去除晾曬過程中混入的灰塵、雜物等,用布繩固定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倉庫,等待后續加工處理。
聽到郭逸給出的采摘和晾曬程序,吳守田心中不免想:這東西實在麻煩,也不知道好用不好用,如果費這么大功夫,沒什么大用,那軍師豈不是……
郭逸自然看出了他的想法,“吳主事莫擔心,你只管派人按我說法子采摘,儲存,以后你定會感激我的。”
吳守田看到軍師如此篤信,也不做他想,組織人去采摘。
他捧著第一把采下的棉花來到郭逸面前:“軍師,這棉花能紡線織布,咱們百姓以后冬天就不用再挨凍了!”
“如今還做不到大家,只是實驗,以后會的!”看著吳守田臉上的笑意,郭逸安慰道。
可是接下來真正要用棉花的時候,去棉籽這件事則十分麻煩,吳守田又求到了郭逸這里。
以如今的手工制品,郭逸完全可以搞個脫籽機,只是如今棉花不多,且大勢未定,棉花注定只是少部分生產。
他就給吳守田出了個小招:“用鐵筋或鐵杖趕搓棉花去除棉籽的方法,稱為趕搓法,或者用硬質的木棍也可。”
常年從事農桑的吳守田立刻明白過來,回去實踐了。
很快地里的棉花不僅采摘完,而且還進行了晾曬,郭逸便讓吳守田找幾個做女紅好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