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的喧囂尚未散盡,郭逸便開始著手謀劃堡寨整頓之事。
第二日清晨,他早早召集各營主于議事廳內,案上鋪滿了密密麻麻標注著堡寨位置的地圖。
這是這兩月,郭逸讓煙雨樓探子調查制作的。
晨光透過斑駁的窗欞灑在地圖上,將那些或大或小的標記照的十分清晰。
“諸位,如今咱們雖占了幾座城池,但周邊散落的堡寨卻如一盤散沙。有的被土匪盤踞,燒殺搶掠;有的各自為政,不聽號令。若不將它們收歸整頓,遲早是心腹大患。”
郭逸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這些堡寨,就像是我們防御體系上的漏洞,若不能將其牢牢攥在手中,突厥和隋軍殘部隨時可能趁虛而入。”
白瑜娑微微頷首,端起茶碗輕抿一口:“軍師所言極是,此事刻不容緩。只是這些堡寨情況各異,強攻怕是要損兵折將,得想個周全的法子。”
裘萬生性勇猛,此刻拍案而起:“怕什么!我帶猛士營去,定能將那些堡寨一鍋端了!”
郭逸抬手示意裘萬稍安勿躁,沉聲道:“裘將軍勇猛過人,但如今百廢待興,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我們先派人去傳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知他們加入白牧軍的好處。若有冥頑不靈者,再出兵討伐也不遲。”
眾人商議后,決定兵分多路。
郭逸親自帶領一隊人馬,前往距離回樂縣最近的黑風堡。
黑風堡地勢險要,堡主劉大疤曾是當地一霸,手下聚集著數百嘍啰,平日里沒少干打家劫舍的勾當。
郭逸等人來到黑風堡外,只見堡門緊閉,城墻上刀槍林立。
一名嘍啰扯著嗓子喊道:“來者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郭逸策馬上前,朗聲道:“我乃白牧軍軍師郭逸,特來與劉堡主一敘!”
片刻后,堡門緩緩打開,郭逸帶著幾名親信進入堡內。
劉大有身材魁梧,滿臉橫肉,此刻正坐在大廳的虎皮椅上,斜睨著郭逸:“白牧軍?我聽說過,你來找老子何事?”
郭逸不卑不亢,抱拳道:“劉堡主,如今隋朝氣數已盡,天下大亂,您在此占山為王,雖能逞一時之快,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與其被朝廷大軍圍剿,或是被其他勢力吞并,不如加入我們白牧軍。”
“加入你們有什么好處?”劉大有冷哼一聲。
“我們白牧軍如今坐擁靈武、平涼、鹽川三郡,勢力日漸壯大。加入我們,一來可保堡寨上下平安,不再受各方威脅;二來可共同抵御突厥侵犯,守護家園;三來,我們論功行賞,只要劉堡主愿意出力,日后封官加爵不在話下。”
郭逸娓娓道來,“而且,我們會幫助堡寨發展生產,讓百姓安居樂業,您也能成為一方造福百姓的豪杰,流芳百世,總好過做個人人喊打的土匪。”
劉大有聞言,神色有所松動,低頭沉思不語。
他身旁的一名心腹湊到耳邊低語幾句,劉大有猛地一拍桌子:“好!郭軍師一番話讓劉某茅塞頓開。我劉大有愿意帶著黑風堡上下,加入白牧軍!但我有個條件!”
郭逸心中一喜,面上卻依舊沉穩:“劉堡主但說無妨。”
“我們黑風堡一向獨產慣了,我可以做了附屬,隨時可以調遣我等,但不可干預我們!”劉大有如是說。
“這!劉大堡主,你也知前此天我們才剛收了蕭關,只因你這里離回樂較近,我此番前來也是敬您是條漢子,既然劉堡主還未想好,我先告退!如有意,我們再約!”
說罷,郭逸帶著隨行之人離開了黑風堡。
有道是先禮后兵,出了城后,郭逸調配兩千兵卒,于黑風堡東西兩門處各放八百兵士,并配備十只弩呈扇形架設,二百騎兵繞堡巡邏。
出得此堡的人悉數抓回,愿降的則收入軍中做雜活,不愿降的看押起來。
一時間黑風堡里人心惶惶,畢竟多數都為本家,打斷骨頭連著筋。
初時劉大有還算平靜,郭逸于第三日再問愿不愿降時,得到的回復依然如初。
有些事誰拳頭硬聽誰的,當日午時,床弩齊射,打的堡中旗幟東倒西歪,守墻的堡眾也有傷亡。
劉大有覺得也不過是嚇唬自己,不會真的如何。
可是當晚床弩帶火油布,以火射之,一時間堡寨邊房屋起火數間。
此時,就有數十白牧軍兵卒大喊:“郭軍師說了,投降不殺,拒守則滅!”
黑風堡眾人聽了大驚失色,紛紛求到劉大有面前。
劉大有知道,再如此下去堡寨不但保不住,自己怕也要掉腦袋,當晚就開門投降。
就這樣,黑風堡不費一兵一卒便納入了白牧軍的麾下。
消息傳開后,周邊不少堡寨紛紛派人前來商議歸附之事。
但也有冥頑不靈者,如野狼寨。
野狼寨寨主孫猛生性殘暴、野心勃勃,妄圖自立為王。
當白牧軍的使者前去勸降時,竟被他割下耳朵送回。
郭逸得知此事后,眼神冷冽:“既然孫猛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他命率領勁卒營王謙,兵發野狼堡。
大軍行至野狼堡外,孫猛登上城墻,囂張地大笑:“白牧軍又如何?我這野狼堡易守難攻,你們就等著碰得頭破血流吧!”
王謙也不多話,大手一揮:“攻城!”隨著一聲令下,戰鼓擂響,數十架床弩連番齊射,壓的野狼堡眾人慘叫一片。
緊接著王謙指揮兵卒以盾護衛攻城車撞擊著堡門,雙方喊殺聲震天動地。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斗,白牧軍憑借著人數和戰術上的優勢,終于攻破了野狼堡的防線。
孫猛在混戰中被王謙一刀斬殺,其余嘍啰死的死,降的降。
整頓完野狼堡后,郭逸立即著手對其進行改造。
他命工事部加固城墻,修建防御工事;錢糧司調配糧草,安撫百姓;禮教部則派人宣傳白牧軍的理念,穩定人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郭逸指揮白牧軍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個堡寨之間。
或勸降,或強攻,經過大半月的努力,終于將靈武郡和平涼郡沿線,大大小小的堡寨全部收歸整頓。
這些堡寨連成一片,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