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矛盾制造差距,差距制造機會
- 港島1977:打造東方荷里活
- 你唐完了
- 2090字
- 2025-05-12 00:00:00
【來自西方的碰撞:牛仔服與嬉皮士風格的融合】
——《號外》
【《bang bang》燃翻港島,是否能引領港樂走向世界?】
——《東方日報》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帶你走進《富貴逼人》的幕后故事】
——《信報》
【……】
次日一早,關于《富貴逼人》的新聞出現在各大報社的娛樂版面。
每個在一個行業做到頂尖的報社都不簡單,他們不約而同嗅出了不尋常,爭先恐后的開始爆料。
《明報》更是大膽開麥,寫了一篇前瞻性極強的文章。
《時尚與影視的破圈結合:從繽繽服裝到繽繽影業》
本報記者:林振華
昨日,商業奇才葉志明選擇雙線出擊——推出主打牛仔嬉皮士風格的潮流服飾,并發行品牌同名推廣曲《Bang Bang》,掀起一場跨界風暴。這場冒險的“破圈”實驗,或許正為港島本土文化的轉型埋下伏筆。
走進繽繽服裝的銅鑼灣門店,褪色丹寧布料、流蘇皮靴與扎染頭巾的陳列,讓店鋪宛如米國66號公路的店鋪。但細看之下,鉚釘腰帶的東方紋飾、改良版唐裝剪裁的牛仔外套,又隱隱透出本土化巧思。繽繽服裝設計師紀某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港島年輕人既向往西方的自由精神,又渴望本土身份的表達,牛仔與嬉皮的混搭,恰是這種矛盾的出口。”
這一判斷顯然直擊時代脈搏。
隨著港島經濟騰飛,新一代對主流社會的反叛意識逐漸萌發,但本土文化尚未形成明確坐標。繽繽服飾以“牛仔嬉皮士”為名,既借勢全球青年文化浪潮,又以港島特有的市井氣息重塑舶來品,如在鉚釘上鐫刻粵語俚語。這種“西風東漸”的改良策略,恰似為迷茫的港島青年提供了一件可披掛的文化戰衣。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葉志明的營銷布局,他并未止步于服裝設計。在推出服裝后,他迅速推廣品牌同名歌曲《Bang Bang》。據悉,葉志明創立的繽繽影業有完整成熟的拍攝人員,由他投資的電影《富貴逼人》更將品牌植入敘事主線。這種“服飾-音樂-影視”三位一體的閉環,讓傳統廣告淪為配角,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文化運動的參與者。
破圈實驗能否改寫行業規則?在東西文化碰撞的十字路口,港島需要的或許正是這般大膽的破局者。
當傳統制衣業困守代工模式,電影圈沉溺于武俠片窠臼時,葉志明用“Bang Bang”的鼓點敲響了另一種可能:商業與藝術從不是非此即彼的對手,而文化認同的建構,或許就藏在牛仔布料的褶皺與電影膠片的幀格之間。
這場始于服裝店的跨界狂想能否持續奏響強音?港島青年將以怎樣的姿態接住這把打開新潮流的鑰匙?
……
“寫得挺好。”盧同放下今天的報紙,起身舒展身子。
阿梅放下電話,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干巴巴的嗓子:“盧生,好幾家獨立院線都想要電影的放映權?!?
“讓他們過來協商吧!”
有錢不賺王八蛋。
張鑫巖停下筆,桌上擺著改到一半的劇本:“你是怎么想的用這種方法營銷?”
“這……說來話長?!北R同沉吟了一下,嘗試組織語言。
目前,港島經濟復蘇,房價飛速上漲,人均工資卻上漲極慢。
【注:1976年的房價年增長率為15.2%,1977年的房價年增長率為33.6%。】
這和一零年后,大陸沿海地區房價飛漲的現象,極為相似。
當城市房價攀升至收入的數十倍之后,消費者在樓市高壓下展現出顯著的消費行為異化——
對高價商品駐足猶豫,對特價商品果斷出手。
高房價本質上是一種“前置性財富剝奪”。在住房、教育、醫療等生存型支出剛性增長時,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型消費成為唯一可調節變量。
根據社科院的消費報告,房價每上漲10%,家庭在非必需消費品上的支出下降4.2%,但對特價商品的購買頻次提升6.8%。
(采用2024年最新數據)
消費者通過搶購折扣商品,將有限預算轉化為更多實物儲備,實質是用時間成本置換貨幣成本,在“房價-消費”的剪刀差中尋求心理平衡。
高房價帶來的未來不確定性使消費者潛意識中構建“消費防火墻”。特價商品的囤積行為,本質是將即時折扣轉化為實物形態的流動性儲備,類似于經濟危機中的“口紅效應”,通過低成本滿足感對沖高房價帶來的焦慮。
這場營銷的成功,不過是消費市場在缺氧環境下的應激反應。
矛盾制造差距,差距制造機會。
地攤賣貨能夠火爆,就是利用了港島當前不可避免的矛盾。
制造熱點,強化熱點。
把熱點與繽繽服裝深度捆綁,就能創造一個爆點。
其中關鍵就是“PUA”。
老麥在帶貨時反復強調,他們工廠給繽繽服裝做代工,《佳燕和小田》的開場是金人鳳的感謝詞。
這些都是為了在帶貨結束后,熱度與焦點能順利轉移到繽繽服裝。
繽繽服裝推出牛仔嬉皮士風格的服飾,把熱點升級為爆點。
盧同親自下場,把個人廠牌與繽繽服裝深度關聯,能最大程度地瓜分爆點的熱度,把《富貴逼人》的名氣打響。
盧同挑著可以講的,用簡單的方式給張鑫巖講解。
盡管他努力把原理講清楚,張鑫巖還是聽得云里霧里。
房價、地攤、特價……這些東西到底怎么關聯在一起的!
張鑫巖發出靈魂疑惑:“盧生,你是中文系的吧?”
“對啊。”
“那你怎么懂這么多?”
“人丑就要多讀書!”
盧同一句玩梗,把張鑫巖的心臟碎成了好幾瓣。
門口傳來敲門聲。
阿梅出門迎接,陌生男子主動介紹道:“我是寶麗金唱片的員工,鄭經理邀請盧生到公司一敘?!?
“鄭經理?誰???”
“鄭冬漢?!?
鄭冬漢是港島寶麗金唱片公司的總經理。
七三年時,他幫助鄧麗筠前往雪國發展,三次參加紅白歌會,聲名鵲起,紅遍了亞洲的華人世界,成為名副其實的華人歌姬。
他給鄧麗君推出的唱片《淡淡幽情》在全亞洲賣出了500萬張。
妥妥的金牌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