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一葉青時

【詩歌】

一、

林逸的素描本里夾著

一片未完成的梧桐

葉脈延伸成未解的方程

他總在第三節課后

用橡皮擦修改陽光的角度

直到風逸的影子

斜斜落在坐標系中央

二、

圖書館的玻璃穹頂下

風逸收集著光的碎片

那些被書頁碾過的午后

在微分方程里

發酵成淺綠色的霧

他記得林逸的鉛筆

總在重要時刻折斷

像某種蓄謀已久的

求救信號

三、

他們第一次交談時

梧桐正在落葉

林逸說這是樹在流血

風逸卻數著傷口里

漏下來的光斑

整整十七個

剛好夠拼成

一顆不規則的真心

四、

實驗樓后的長椅

記得兩個靠得太近的

影子。林逸的白大褂

沾著風逸的藍墨水

像被反復修改的

遺傳密碼

而梧桐葉突然落在

他們相觸的指尖

成為最完美的

干擾素

五、

那年大雪來得早

風逸把凍僵的梧桐枝

插進保溫杯

林逸用數學歸納法證明

春天必然存在

他們在草稿紙上

種下整片森林

每片葉子背面

都寫著

“假設相愛成立“

六、

畢業季的梧桐絮

飄進學位帽的流蘇里

風逸的鏡片蒙著水汽

林逸的領帶

系成莫比烏斯環

他們用四年時間

證明了一個定理:

所有平行線

終將在無窮遠處

相交

七、

現在他們辦公室的窗前

也種著梧桐

林逸總在會議間隙

數新生的葉片

風逸則收集

每片落葉的陰影

他們知道

有些方程

需要一生來解

而答案

早已寫在最初

那片青葉的

葉綠素里

【文言文】

《一葉青時賦》

歲在丁酉,序屬三秋。余觀夫金陵故地,梧桐夾道,葉落翩躚。忽憶昔年林逸、風逸之事,悵然有懷,遂作斯賦。其辭曰:

夫梧桐者,青玉為干,碧云作冠。林生逸少,常憩其下,執《九章》而凝眉,摹《周髀》以忘餐。時有風氏子逸,抱《離騷》而過之,見落葉沾襟,乃駐而拾焉。二人相顧,葉脈如經緯交錯,眸光似星漢沉浮。此一葉青時之始也。

自是林生每晨必至,掃石案以待。風子輒攜清茗一甌,攤《周易》共參。葉影婆娑,移晷忘倦。或值驟雨,則并立檐下,觀銀線穿葉,林生以數計其頻,風子以詩紀其韻。及霽,殘珠綴葉,光搖琳瑯,二人相視而笑,葉上虹霓,竟成雙影。

冬至陽生,風子染恙。林生斫桐枝為薪,煮藥三晝夜。煙縈畫棟,染就相思紋;灰燼素箋,書成平安字。及春,新葉初萌,風子援琴桐蔭,林生按拍而歌。曲未終,忽黃鳥掠枝,驚落嫩葉,恰入弦徽之間,遂成天然宮商。

七月既望,螢火紛飛。二人夜坐石磯,風子指天河曰:“牽牛織女,猶隔清淺。“林生乃取桐葉,掐脈為舟,曰:“愿為津渡。“時露重葉滑,舟墜硯池,墨浪翻涌,竟化并蒂蓮開。適值鐘鳴漏盡,月隱西樓,而笑語猶在枝頭。

及別離日,風子綴葉成冊,林生題曰《一葉青時》。后十載,林生掌算院,風子主文壇。每歲深秋,必聚舊地,拾葉較之昔年。見葉脈愈顯,猶二人額間細紋;葉色漸沉,似青簡丹鉛交錯。然葉心一點碧色,始終未改,宛若初心。

太史公曰:觀桐葉而知四時,睹故人而見平生。一葉雖微,可載三生約;片時雖暫,能鐫千古情。世人求長青于松柏,豈知剎那芳華,已勝千年寒木。此林風二子所以寄情于梧葉,而余所以臨文嗟悼者也。

越明年,春水初生。林逸于算院西廡手植新桐,風逸自文苑移來舊土培之。每值晨露未晞,二人必攜手觀苗,林逸以指丈其徑圍,風逸以筆記其榮枯。新桐抽枝,竟作龍翔之勢,時人異之,以為祥瑞。

七月流火,忽有欽使至,征林逸校勘《歷象考成》。風逸夜挑燈,為制桐葉囊,內藏演算稿本三卷,外繡河洛星圖。臨行,林逸解玉佩系于桐枝,曰:“待子歸來,當見玉潤桐青。“風逸折嫩枝為笛,譜《折柳》新聲,其調凄清,聞者泫然。

林逸既行,風逸日暮必立桐下。嘗值暴雨,桐葉紛墜,風逸拾而貯之,擇其完者,以蠅頭小楷錄林逸舊作。及晴,見桐枝折斷,乃取金絲纏縛,懸玉其梢。是夜有鶴來棲,晨起視之,但見玉旁新生兩葉,相對而生,如掌合十。

三年春,林逸使還。未至邸舍,先奔桐下。但見桐已亭亭如蓋,玉仍瑩然枝頭。忽聞笛聲自葉間出,仰見風逸橫笛坐于虬枝,落英滿襟。林逸笑而攀援,至半,枝干忽折,二人俱墜花叢。及起,相視大笑,蓋風逸早布軟茵于下也。

是年秋闈,有新科舉子謁見,見庭中桐葉金燦,請題詠。風逸令取葉為紙,林逸即蘸墨書“天地一葉“四字。舉子不解,風逸笑曰:“子不見葉脈乎?縱橫皆理,此乃自然文章。“舉子恍然,拜謝而去。后此人官至翰林,每謂人曰:“吾一生文章,得于林風二公一葉之教。“

永和九年,二公俱老。庭前桐已合抱,常有學子來謁。林逸每于葉上書算題,風逸則以葉為箋和詩。一日薄暮,風逸忽取錦匣出,內貯青葉數十,皆林逸歷年所贈。葉上墨痕如新,猶見當年“一葉知秋“之句。林逸慨然,指庭桐曰:“此木五十春,已閱人間無數秋矣。“

是夜,月華如水。二人對坐桐陰,風逸取陳年桐花釀,林逸布星盤于地。酒至半酣,忽有清風過庭,桐葉簌簌,如訴平生。風逸倚樹而歌:“昔年一葉青,今朝滿庭金。“林逸擊盞應之:“明歲春泥里,猶護舊時根。“歌罷,桐花如雪,覆滿衣襟。

太史公曰:余觀林風二子,以桐始,以桐終。其葉可銘心,其枝可系玉,其花可釀酒,其蔭可棲鳳。世人嘆梧桐引鳳,不知凡木得遇真賞,皆可成祥。若夫林逸之精算,風逸之雅文,猶桐之陰陽兩面,同氣連理。一葉雖微,納須彌于芥子;片時雖暫,藏永恒于剎那。后之覽者,當知此桐非凡木,此情非俗緣也。

其一·桐醫篇

永和十三年冬,風逸染寒疾,咳血不止。林逸取桐根白皮三兩,合以去歲所藏桐花,文火煎作琥珀色。適大雪封門,庭前老桐忽折巨枝,轟然震瓦。林逸冒雪拾枝入灶,火焰竟作青碧色,藥香滿室。風逸飲之,見碗底桐紋宛然,笑謂:“此君精魂,入我肺腑矣。“三日后,疾愈,二人共制桐木藥匣,鐫“草木有心“四字。時有太醫造訪,見而嘆曰:“《本草》失載梧桐療心之效,當補此例。“

其二·桐葬篇

元熙初年,林逸卒,年七十有八。風逸取庭前桐木制棺,鋸木時,木紋自現算籌之形。葬日,數千桐葉無風自落,覆冢如金被。風逸于墓側結廬,取落葉編為蓑衣。每晨必掃徑上桐籽,日積一斛,至春則播于野。三年后,風逸亦逝,弟子遵遺命,以桐葉覆面,桐枝為枕。及窆,忽見雙鶴棲于墓桐,銜葉盤旋,經旬不去。后人名其冢曰“雙桐阡“,每歲春分,必有青葉先發于眾木。

其三·桐靈篇

太初年間,有書生夜過雙桐阡,聞林中弈棋聲。窺之,見二老對坐石枰,一執黑子布星陣,一執白子演詩文。枰側桐葉堆疊,每落一子,輒有葉自飛貼棋譜。及曉,惟見古桐兩株,葉上隱現棋紋。書生拾得殘葉一片,上有聯句:“算術豈無天地理,文章自有鬼神工。“后書生高中狀元,奏請立“雙桐書院“,植桐百株,講學其中。每屆試期,必有奇異:或見桐葉自組成題,或聞風中吟答之聲。世人方知林風二子,已化桐靈矣。

桐史氏曰:

觀夫林風二子,生以桐始,歿以桐終。其精魂所寄,豈獨在木耶?昔倉頡造字而鬼哭,二子格物則桐靈。蓋至情所鐘,金石為開,況草木乎?后之學者,見庭前桐葉,當思此中有至理焉:一葉可知春秋,雙桐足鑒生死。天地悠悠,而桐蔭長在矣。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合作市| 马尔康县| 济源市| 麻栗坡县| 绥江县| 惠来县| 孟村| 饶平县| 天柱县| 泰来县| 楚雄市| 青铜峡市| 资源县| 金乡县| 深圳市| 丹棱县| 吉隆县| 双流县| 达州市| 九江市| 怀来县| 台湾省| 凤冈县| 凤山县| 九寨沟县| 谢通门县| 石柱| 广安市| 开化县| 桐梓县| 布尔津县| 宜丰县| 永定县| 荥阳市| 云安县| 桑日县| 黎城县| 青浦区| 东光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