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巫覡醴泉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521字
- 2025-05-04 14:18:56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尋源·酒魂初誕
第53章·巫覡醴泉
1
烏蒙山的霧靄如青紫色的瘴氣,裹挾著腐葉與硫磺的氣息,在山巒間翻涌盤旋。杜康赤腳踏過布滿苔蘚的山徑,腳踝上纏繞的青銅酒鈴隨著步伐叮咚作響,聲音清越卻透著幾分詭異。他身后跟著三百名巴蜀巫覡,這些人面上戴著猙獰的饕餮紋骨甲,空洞的眼窩中閃爍著幽綠的光,手中緊握著青銅斝——斝中渾濁的黍米漿液表面浮著細密的泡沫,每當山霧觸及酒液,便發出嬰兒啼哭般的尖嘯,在山谷間回蕩,令人毛骨悚然。
“山魈在飲醴。“儀狄的聲音從濃霧深處傳來,沙啞而陰冷。這位披著人面蛇皮的老巫祝緩緩現身,脖頸上盤繞著九條青鱗小蛇,蛇信吞吐間散發著腥甜的氣息,“杜君,你以中原釀酒術融我巴蜀巫儀,就不怕觸怒司酒之神?“
杜康陡然停步,玄色麻衣無風自動,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他周身流轉。他抬手按向身旁的赤水河支流,水面霎時浮起密密麻麻的酒糟紋路,宛如某種古老的文字。“酒神已死,酒魂當立。“他的話音剛落,河底突然竄出數十條白須盲魚,魚眼凹陷,大張的魚嘴中露出人齒般的森然利牙。
李清照的青銅酒樽突然從半空墜下,樽底刻著的《漱玉詞》殘句泛起金光。盲魚觸到金光,瞬間化作齏粉,融入河水后竟凝成琥珀色的酒膏,散發著醇厚而神秘的香氣。
“這便是初代酒曲?“蘇軾拾起一塊酒膏,竹簡從袖中滑落,簡上的甲骨文滲出鮮血,字跡扭曲如活物,“《酒誥》有載:殷人嗜酒,以人牲為引——“
“閉嘴!“劉伶突然從樹梢跌落,腰間的夜郎巫鈴叮當亂響,醉意朦朧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警覺。他指向山巔,聲線含糊卻透著篤定,“儀狄老兒,你那些蛇崽子,可嗅到祭壇下的東西了?“
2
巫祭臺矗立在赤水河與烏江交匯處,宛如一座古老的堡壘。九層黑石壘砌而成的祭臺巍峨肅穆,每層都嵌著百顆孩童頭骨,空洞的眼窩中,千年后生長出的螢火蟲正吞吐著青藍光霧,將整個祭壇籠罩在詭譎的光暈中。
李白盤坐臺頂,青蓮劍橫置膝前。劍鞘上纏著的半截酒旗無風自動,旗面“將進酒“三字忽明忽暗,仿佛在呼應著某種神秘的節奏。他仰頭飲盡葫蘆中酒,奇異的是,酒液并未入腹,反而從七竅滲出,在半空凝成《蜀道難》的詩句,金芒閃爍,字字鏗鏘。
“來了。“他猛然睜眼,劍眉緊鎖,周身劍氣迸發。
山體轟然震顫,祭臺底層的頭骨齊齊爆裂,碎骨紛飛。萬千螢火蟲匯成光河涌入地下,照亮了深埋千年的青銅巨甕。巨甕足有十丈高,甕身鑄滿《山海經》中的異獸:饕餮、窮奇、梼杌……栩栩如生的獸形仿佛隨時會掙脫甕壁。甕口被九道青銅鎖鏈封死,鎖鏈上掛著的,赫然是周武王伐紂時繳獲的商朝酒器,每一件都刻滿古老的銘文,散發著滄桑而威嚴的氣息。
杜康躍上祭臺,掌心浮現殷商玄鳥圖騰,光芒大盛:“儀狄,開甕!“
老巫祝獰笑一聲,脖頸的青蛇突然暴長,蛇牙狠狠咬破自己手腕。鮮血滴落之處,青銅鎖鏈寸寸崩斷,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甕中騰起滾滾黑霧,霧中浮現出三千殷商酒徒的虛影——他們舉著人骨酒爵痛飲,面容扭曲癲狂,口中發出凄厲的狂笑。
“以巫血喚酒魄!“儀狄嘶吼著,聲音中充滿了瘋狂與執念,“此乃商紂秘藏的怨酒魂!“
3
李清照的漱玉詞集自動翻開,書頁無風狂舞,詞句化作金線纏住黑霧。霧中酒徒突然哀嚎起來,手中的人骨酒爵紛紛炸裂,爵中殘酒竟化作赤色小蛇,嘶鳴著鉆入李清照的青銅酒樽。
“酒魂噬主!“蘇軾疾退數步,手中竹簡展開成盾,抵擋著撲面而來的腥風,“杜兄,這不是釀酒,是養蠱!“
杜康不答,玄衣鼓蕩如帆,周身縈繞著神秘的符文。他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赤水河竟違背常理地倒流,河水裹挾著烏蒙山的紫霧灌入巨甕。黑霧與紫霧相撞,瞬間凝成實質的酒糟,糟中爬出無數透明酒蟲,每一只都閃爍著微光,仿佛蘊含著天地初開時的靈氣。
“妙哉!“劉伶醉步踉蹌,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抓起酒蟲塞入口中,大笑道,“此乃天地初分時的酒髓!“
儀狄突然慘叫一聲。他脖頸的青蛇竟反噬其主,蛇身膨脹如柱,蛇首化作商紂王的面容,怒目圓睜:“逆賊!爾等安敢染指殷商酒魄!“
李白長笑躍起,青蓮劍劃出璀璨的弧光,劈出《將進酒》全篇。金色的詩句如鎖鏈般纏住蛇身,他卻轉頭對杜康大喝:“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4
杜康咬破舌尖,噴出的血霧在空中化作殷商圖騰,籠罩在青銅巨甕之上。剎那間,甕身《山海經》異獸驟然復活,饕餮張開巨口吞下蛇首紂王,窮奇利爪撕碎怨酒魂,整個天地仿佛都在震顫。李清照趁機擲出酒樽,樽中赤蛇化作火龍,將破碎的酒魄盡數煉化,火光沖天,照亮了半邊夜空。
赤水河沸騰如煮,河水翻涌間,酒糟紋路交織成網,將凈化后的酒魄吸入河床。烏蒙山巔響起驚雷,雷光中浮現周文王推演《周易》的虛影,六十四卦環繞酒魄旋轉,散發出神圣而莊嚴的氣息。
“成了。“杜康癱坐在地,玄衣滲出鮮血,面色蒼白卻難掩眼中的狂喜,“赤水酒脈,今日方得一線生機。“
儀狄踉蹌爬來,半邊臉已被青蛇啃成白骨,卻仍強撐著嘶吼:“你以周禮煉殷商怨魂,就不怕...“
話未說完,李清照的青銅酒樽突然炸裂。樽中飛出一枚血色酒曲,曲上赫然刻著楚地巫文。蘇軾的竹簡瘋狂滲血,簡上浮現出未來屈原投江的畫面:汨羅江畔,屈原懷抱酒壇,縱身躍入波濤,江水翻涌間,隱約可見商周酒魄的虛影。
“原來如此。“李白收劍入鞘,酒葫蘆對準赤水河,神色復雜,“商周酒魄,早與楚地巫覡血脈相連。“
5
深夜,巫祭臺余燼未冷,空氣中彌漫著硝煙與酒香的混合氣息。
劉伶醉臥在青銅巨甕殘片上,手中握著半截商朝青銅爵。爵底殘留的酒液泛起漣漪,竟映出三千年后赤水河畔的紅軍渡口:戰士們涉水渡河,石碑上的字跡在月光下閃爍,與商周酒魄遙相呼應,仿佛跨越時空的對話。
李清照以發簪為筆,在祭臺地面刻下新詞:“酒魄初凝處,巫山雨未晴。商周皆是客,楚江舟自橫。“詞成剎那,烏蒙山的霧靄突然化作桃花,紛紛揚揚灑向赤水河,粉色花瓣落在河面,隨波逐流,宛如一場夢幻。
陶淵明的嘆息從虛空中傳來:“今日種下桃花釀,他日方有武陵春。“
杜康默然立于河畔,掌心托著一粒血色酒曲。曲中封印的,正是商紂王最后一絲怨魂——這將是他留給三千年后茅臺鎮回沙工藝的關鍵火種。他望著赤水河,眼神深邃而悠遠,仿佛已經看到了酒魂在歷史長河中綿延不息的未來。而這場驚心動魄的釀酒儀式,也終將成為赤醴長歌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歲月的流轉中,等待后人揭開它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