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巫覡血甕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276字
- 2025-05-04 14:12:20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尋源·酒魂初誕
第51章·巫覡血甕
1
殷墟的夜,濃稠得像浸透了墨汁的獸皮。篝火堆中,龜甲炸裂的聲響斷斷續續,時而尖銳如嬰兒啼哭,時而沉悶似枯骨相撞。杜康赤腳踏過焦黑的灰燼,玄色長袍下擺拖拽著黑紅相間的泥漿,那是連日暴雨與尸骸腐血混合的痕跡。他俯身拾起一片龜甲,裂紋中滲出的綠液黏稠如膏,在火光下泛著詭異的磷光——這團凝結了三千年的物質,正是儀狄當年埋下的酒母,此刻正沿著甲骨文的溝壑,緩緩爬進他布滿老繭的掌心。
“商王武丁用三百羌人祭祀酒神,“杜康碾碎龜甲,綠液瞬間化作青煙繚繞指尖,刺鼻的腥氣混著焦糊味彌漫開來,“卻不知真正的酒魄,要活人血淚來養。“他的聲音低沉如古井,卻在寂靜的夜中激起陣陣回響。
河對岸傳來青銅器相撞的脆響,像是死神的鈴鐺在搖晃。李清照獨自站在赤水河支流的淺灘上,月光將她的身影拉得纖長而孤寂。腕間玉鐲與腰間酒樽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竟奏出《醉花陰》的殘調。她望著河面漂浮的碎骨——那些被斬首的羌人俘虜,頸腔里涌出的鮮血正將河水染成赭紅,如同一條流動的血綢。
“杜康大人,“她的聲音清冷如冰,不帶一絲溫度,“您要的祭品,到了。“
2
巫祭場中央,青銅神樹高聳入云,樹皮上雕刻的饕餮紋仿佛隨時會活過來吞噬活人。劉伶倒掛在樹枝上,酒葫蘆里的液體不斷滴落,在祭壇青石板上蝕出蜂窩狀的孔洞。刺鼻的酸腐味混著血腥氣,讓空氣變得令人作嘔。
“這商朝的酒,比圣墟的玉液還毒!“劉伶醉眼朦朧,乜斜著樹下忙碌的巫覡。那些人身披犀牛皮,臉上涂滿朱砂,正將剛剝下的羌人頭皮鋪在陶甕口沿,用骨針細細縫合,“拿人血封壇,用頭骨濾酒——儀狄老兒,你這釀酒法子,當真不怕遭天譴?“
陰影中,儀狄緩緩走出。他頭戴鹿角冠,冠上的銅鈴隨著步伐叮咚作響,每一聲都像是催命符。手中握著一枚刻滿蛇紋的陶塤,吹奏時,甕中血酒突然翻涌如沸,暗紅色的泡沫溢出壇口,在地上蜿蜒成詭異的圖騰。
“酒魄生于天地戾氣,須以怨魂為引。“儀狄的聲音沙啞而陰冷,“劉醉鬼,你腰間掛的夜郎國巫鈴,不也是用人牙所制?“
一旁,蘇軾正低頭記錄,竹簡上的墨跡未干。突然,新刻的“酒“字滲出鮮血,順著他的指縫滴入陶甕。剎那間,甕中騰起三尺高的血焰,火舌中浮現出甲骨文“酉“字的虛影——那是商朝酒神的圖騰,在烈焰中扭曲、變形,仿佛在發出無聲的嘶吼。
“成了!“杜康玄袍鼓蕩,赤水河底傳來沉悶的轟鳴,像是遠古巨獸的咆哮,“酒魂初誕,當以詩賦點睛!太白——“
3
血焰中,李白的身影若隱若現。他踏著《九歌》的韻律揮劍,每一道劍光劃過,便有羌人魂魄從灰燼中凝形。那些蒼白的身影手挽手,吟唱起古老的釀歌,聲音空靈而悲愴:“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屈原的詞句被魂魄們反復詠嘆,竟在赤水河面凝結出蘭草狀的冰晶。李清照摘下金簪,毫不猶豫地劃破掌心,以血為墨,在冰晶上續寫新句:“釀魂兮汲魄,奉玉醴兮醉八荒!“她的字跡剛落,河水突然倒卷,形成巨大的漩渦,將血酒與冰晶一同吞噬。
陶淵明懷中的《桃花源記》殘頁無風自動,化作桃花雨落入漩渦中心。大地開始劇烈震顫,烏蒙山深處傳來低沉的轟鳴,像是沉睡千年的巨獸正在蘇醒。渾濁的河水中,九顆巨大的蛇首緩緩升起——那是被封印的上古酒神相繇,它的鱗片泛著暗紫色的光,口中流淌的毒液滴入河中,瞬間騰起白煙。
“酒魄太烈,驚醒了相繇!“儀狄的鹿角冠轟然炸裂,額間第三只豎瞳猩紅如血,“杜康!你騙我!這根本不是釀酒——“
杜康玄袍上的金色酒紋突然活了過來,化作鎖鏈纏住儀狄的脖頸。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酒魄本就要借兇神之力淬煉。儀狄大人,三千年前你與我共釀第一壇酒時,就該料到今日。“
4
相繇的蛇尾橫掃祭壇,九顆頭顱同時噴吐毒焰,所到之處,草木焦黑,石塊熔化成巖漿。李白縱身躍起,青蓮劍引動河中的血酒,在空中寫下《將進酒》的詩句。每一個金字落下,便有一顆蛇首炸成血霧:“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詩句化作利劍,直刺相繇的心臟。
李清照的青銅酒樽凌空飛旋,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將散落的相繇精血盡數收集。蘇軾撕下燃燒的竹簡,以火焰為筆,在虛空中畫出《酒誥》符文。符文閃爍著金色光芒,將精血煉化成赤色酒曲,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藥香與酒香。
劉伶趁機跳進最大的陶甕,抱著酒葫蘆鯨吞血酒。醉態癲狂中,他念出《酒德頌》的禁咒:“兀然而醉,豁爾而醒……“話音未落,巫祭場的地面轟然裂開,露出商王武丁埋藏的青銅酒器。酒器上的饕餮紋睜開血目,將相繇的殘軀吸入器腹,一切歸于短暫的平靜。
5
當最后一縷血焰熄滅,赤水河恢復了渾濁的赭紅色。杜康捧著新煉的酒曲走向李清照,曲塊中封印著相繇的一顆眼珠,那只眼睛仍在轉動,透著不甘與憤怒。“這便是第一枚酒魂碎片——以兇神為媒,以人魂為引。“
陶淵明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桃花源記》的殘頁上,“芳草鮮美“四字滲出黑血。他望向烏蒙山巔翻涌的陰云,聲音虛弱卻堅定:“相繇未死,它的怨氣侵染了酒魄……“
李白甩去劍上殘血,青蓮劍鞘纏著的酒旗已被染成暗紅。他仰頭大笑,聲震四野:“怕什么?待飲盡這五千年血酒,便是相繇重生,我也一劍斬之!“
儀狄的尸體躺在祭壇中央,第三只眼已被剜去。劉伶醉醺醺地將眼球塞進巫鈴,搖晃間,鈴聲竟變得清越如泉:“好材料!等到了戰國時期,拿它跟楚地的山鬼換酒喝……“
赤水河底傳來嗚咽,那是三千羌人魂魄在血酒中沉浮。蘇軾默默展開新制的竹簡,以指尖血寫下:“酒魂紀年·商武丁世——初釀,祭八百人。“墨跡未干,竹簡邊緣開始泛黃,仿佛被歲月迅速侵蝕。而這場以血為引、以魂為曲的釀酒儀式,也終將成為歷史長河中最血腥的一頁,等待后人揭開它神秘而殘酷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