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鹽道詞鋒
書名: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作者名: 蓮花妙手本章字數(shù): 2526字更新時間: 2025-06-26 09:39:51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宋元烽煙·酒魄涅槃
第203章·鹽道詞鋒
一、絕壁驚變
暮春的黔北群山籠罩在氤氳霧靄中,棧道如一條蒼白的絲帶,懸垂在千仞絕壁之上。李清照勒住韁繩,胯下黑馬不安地打著響鼻。風裹挾著赤水河的腥氣撲面而來,撞在她單薄的后背上,掀起素白衣袂獵獵作響。腰間那尊青銅酒樽的裂紋中,緩緩滲出血絲——那是三日前在瀘州驛站,西夏妖僧以骨笛施下的詛咒,此刻正隨著酒魄的異動愈發(fā)明顯。
“李押司!“鹽隊首領老周翻身下馬,布滿老繭的手指指向云霧深處。那座搖搖欲墜的鐵索橋橫亙在深谷之上,橋身的鐵鏈在風中發(fā)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過了鬼見愁棧道,就是播州楊氏的領地!“他壓低聲音,目光警惕地掃過四周,“可昨夜......橋頭的守關碑裂了。“
李清照抬眼望去,只見那座刻著“鹽酒通衢“的唐碑上,蛛網(wǎng)狀的裂紋中滲出黑漿。那些黑漿如活物般在石面上蜿蜒游走,漸漸匯聚成西夏文符咒。她腕間系著的《漱玉詞》集突然微微發(fā)燙,泛黃的書頁無風自動,最終停在半闕《醉花陰》上——“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墨跡,正被符咒的黑漿緩緩吞噬。
“不是碑裂。“李清照翻身下馬,繡鞋踩在布滿青苔的石板上。她伸出指尖,輕輕抹過碑文上的黑漿,湊近鼻尖一嗅,秀眉頓時蹙起,“是酒魄在示警。這黑漿里混著尸薔花粉與酒曲腐敗的氣息,還有......“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寒芒,“西夏巫蠱的味道。“
老周聞言臉色驟變:“李押司,這......“
“傳令下去,所有人戒備。“李清照將《漱玉詞》集收入懷中,握住腰間青銅酒樽的手緊了緊,“此去播州,怕是一場惡戰(zhàn)。“話音未落,一陣陰風吹過,鐵索橋的鐵鏈發(fā)出刺耳的嗡鳴,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危機奏響序曲。
二、溶洞迷局
夜幕降臨時,播州土司楊惟忠的宴席在一處隱秘的溶洞中擺開。鐘乳石上滴落的水珠墜入酒碗,在燭火映照下泛起血色漣漪。洞內彌漫著一股甜膩而詭異的腐香,仿佛陳年美酒與腐爛血肉交織的味道。
“李押司遠道而來,飲了這碗‘赤虺釀’!“楊惟忠身披繡著銀蛇紋的錦袍,手中銀刀挑開酒壇泥封。壇中酒液呈暗紅之色,表面浮著幾縷灰白菌絲,正隨著洞頂?shù)温涞乃榫従徣鋭印?
李清照凝視著碗中酒液,瞳孔微微收縮。她突然抬手,將酒潑向地面。
“嗤——“
菌絲觸地瞬間燃起青焰,火焰中浮現(xiàn)出西夏妖僧的幻影。在那髑髏法冠之下,楊惟忠的瞳孔竟已變成豎線!
“好毒的‘酒菌蠱’!“李清照冷笑一聲,腰間《漱玉詞》集轟然展開。半闕《聲聲慢》化作金光鎖鏈,直纏向土司:“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七字如冰錐般刺入對方眉心!
楊惟忠發(fā)出一聲震天嘶吼,蛇鱗從脖頸處迅速蔓延至臉頰。他喉間的骨笛迸出尖銳嘯聲,洞頂鐘乳石轟然炸裂,無數(shù)菌絲如紅蛇般撲向鹽隊眾人!鹽夫們的慘叫聲被菌絲堵在喉嚨里,有人試圖拔刀反抗,卻被菌絲纏住手腕,刀刃脫手墜地。
三、詞律破邪
千鈞一發(fā)之際,李清照撞翻酒案,青銅酒樽順勢滾落。樽內她的鮮血與殘酒相融,竟在液面漾起一圈奇異的漣漪——漣漪中,竟映出蘇軾在黃州釀“真一酒“的背影!
“師兄助我!“她急切地蘸起酒樽中的血酒,在樽沿疾書。漣漪中的蘇軾身影轉過身來,掌心酒曲金芒暴漲,穿透時空烙印在她掌心:“酒魄歸源,當以詞為引!“
此時菌絲已纏上李清照的腳踝,冰涼的觸感如同毒蛇。她并指如筆,以血為墨,在溶洞石壁上揮毫狂書。出人意料的是,她書寫的并非詞句,而是《鹽鐵論》中關于酒政的律令:
“官釀三百石,私酤者刖足!“(漢律禁私釀條文)
“酒榷之利,重于田賦!“(桑弘羊奏章)
金色字跡浮空而起,化作枷鎖捆縛住瘋狂生長的菌絲。律法金光與蛇鱗碰撞之處,發(fā)出鐵器刮骨般的銳響。楊惟忠手中的骨笛寸寸龜裂,露出笛心一截烏蒙山桃木——正是陶淵明當年所植酒魄母樹的分枝!
“原來如此。“李清照眼中寒光一閃,劈手奪過桃木,“你們抽干母樹精氣,就是為了釀這噬魂菌酒!“
四、詞魄重生
桃木入手的剎那,《漱玉詞》集轟然焚毀。灰燼紛飛中,無數(shù)詞牌名凌空燃燒:《如夢令》幻化成汴京街頭的酒旗,隨風招展;《漁家傲》凝結成邊塞的角弓,寒光凜凜;《一剪梅》綻放出江南的月色,溫柔如水......最終,所有光華匯聚向那半闕未寫完的《醉花陰》。
李清照將桃木擲向詞牌,振臂長嘯:“酒魄何在?“
赤水河仿佛聽到了召喚,轟鳴著穿透山體。一股雄渾的酒泉從河底噴涌而出,裹挾著商周椒漿的古樸、漢宮瓊液的華貴、唐時劍南燒春的濃烈,直灌入《醉花陰》詞牌之中: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最后三句補全的剎那,詞牌化作千瓣金菊橫掃溶洞。花瓣過處,菌絲枯朽如灰,楊惟忠身上的鱗片紛紛剝落,重新現(xiàn)出人形。西夏妖僧的幻影在菊香中發(fā)出凄厲尖嘯,最終消散無形。
鹽隊眾人從菌繭中跌落,驚魂未定。老周顫抖著捧起地洞滲出的赤水:“李押司,這水......有酒香?“
李清照倚著洞壁喘息,腕間傷口被金菊花瓣輕輕貼覆。她望向洞外赤水河,河面上浮現(xiàn)出陶淵明若隱若現(xiàn)的身影,對方掌心托著一株新生的桃樹苗。
“走!“她毅然割斷染血的官服下擺,“真正的戰(zhàn)場在烏蒙山巔——酒魄母樹將死,天下酒脈將斷!“
五、詞卷擎天
當鹽隊沖出溶洞時,赤水河已赤紅如血。河底沉浮的商周酒爵、漢唐羽觴,正隨著水流迅速腐蝕消融。李清照腰間的空酒樽突然劇烈震顫,樽內映出萬里外的慘烈場景:
烏蒙山巔,酒魄母樹凋零如炭,枝干上布滿黑色菌斑。樹下倒著劉伶的酒葫蘆,酒水灑了一地。蘇軾的“真一酒“化作護罩,卻被漫天骨笛黑雨不斷洞穿。李白揮舞青蓮劍,斬裂的妖僧軀體落地后竟化作更多菌蛇,瘋狂撲向母樹!
“師姐......快......“蘇軾虛弱的傳音混著骨裂聲傳來,“唯有《漱玉詞》全卷之力,能催生新苗......“
李清照猛然勒馬,眼中閃過決絕之色。她咬破指尖,在棧道懸崖上揮寫畢生詞稿。血字浮空而起,凝成一條璀璨的詞卷長龍,直貫云霄:
從《點絳唇》中少女蹴罷秋千的天真爛漫,
到《夏日絕句》里“生當作人杰“的鬼雄劍芒,
最終盡數(shù)轟入烏蒙山巔!
山巔炸開金色云渦,一株桃樹新苗破土而生。耀眼的金光中,菌蛇在詞牌韻律中化為齏粉。而李清照卻嘔血墜馬,鬢邊一縷烏發(fā)瞬間染雪。
老周慌忙上前攙扶,卻見她染血的唇角微微上揚:“無妨......酒魄未滅,詞魂便永在。“
赤水河上,陶淵明的嘆息隨落花飄遠:“以詞養(yǎng)酒魄,終是詞人舍命......“暮色中,新生的桃樹苗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酒魄重生的傳奇,也預示著更大的危機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