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楚辭驚魄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508字
- 2025-04-23 18:15:08
卷一·仙謫赤水·緣起
第18章·楚辭驚魄
1
暮色如濃稠的墨汁,緩緩浸透汨羅江的天空,遠處的山巒在霧靄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被暈染開的水墨畫。汨羅江的水面凝結著一層詭異的猩紅,江水濃稠如血,在暮色中泛著暗紫色的幽光,仿佛是大地深處流淌出的瘀血。微風拂過,水面泛起細小的漣漪,猩紅的藻蘚隨著水波輕輕搖曳,每片藻葉都生著人眼狀的斑紋,那些“眼睛“渾濁而空洞,仿佛在凝視著虛空,又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千年的冤屈。
杜康赤腳踏入淺灘,冰涼的江水漫過腳踝,腳下的藻蘚突然發出細碎的摩擦聲,如同無數竊竊私語。緊接著,所有“眼睛“齊刷刷轉向他胸口的赤水河圖騰,瞳孔深處竟映出三千年前商紂煉蛟爐的火光。烈焰中扭曲的蛟影與眼前的腥紅藻甸重疊,恍若時空交錯,讓杜康不禁打了個寒顫。那火光中,仿佛有無數冤魂在掙扎,發出凄厲的慘叫,回蕩在他的腦海中。
“不是藻......“李清照握緊震顫的青銅酒樽,樽壁上的饕餮紋滲出細密水珠,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危機而流淚。她的聲音低沉而顫抖,“是《九歌》里提到的湘君淚?!霸捯粑绰?,江心驟然翻起三丈高的濁浪,漩渦中心浮現出青灰色的人形輪廓,如同一個巨大的幽靈從水底升起。一具浮尸被浪頭推上岸,尸身竟未腐爛分毫,濕漉漉的廣袖間還殘留著艾草的清香,仿佛在昭示著死者生前的高潔。
蘇軾蹲身拂去玉璧上的淤泥,古老的鳥篆在暮色中泛著冷光——“受命于天“四字赫然入目。他的手指微微顫抖,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這正是周文***埋甕時,用來鎮壓蛟龍逆鱗的祭天璧!“這塊玉璧,承載著千年的秘密,此刻卻出現在屈原的尸體旁,讓人不禁對屈原的死因產生了更深的疑惑。
“屈大夫不是自殺......“劉伶猛地扯下腰間酒葫蘆,醉眼里炸開清明。他將葫蘆中的酒液潑向藻蘚,酒液接觸藻蘚的瞬間,竟騰起白煙,空氣中彌漫開刺鼻的腐肉氣息,仿佛那些藻蘚是由腐爛的血肉所化。“他是抱著這塊璧投江的!“劉伶的聲音在江面上回蕩,帶著一絲悲憤,也帶著對真相的執著探尋。
2
玉璧觸到空氣的剎那,整條汨羅江開始沸騰。江水劇烈翻滾,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是大地在咆哮。無數透明的人形從水中浮出,皆是楚地巫祝打扮,頭戴鹿角冠,面涂朱紅符咒,神情肅穆而詭異。他們手捧的陶盂中,黑蛟鱗片浸泡的毒液正冒著氣泡,在月光下折射出詭異的虹彩,宛如惡魔的眼睛在閃爍。
陶淵明懷中的《桃花源記》殘卷無風自燃,火苗竄起,照亮了周圍的黑暗。“湘夫人“三字化作火鳥撲向巫祝,卻在觸及陶盂時發出凄厲慘叫,羽毛如灰燼般散落。那火鳥的悲鳴,仿佛是對邪惡力量的控訴,也讓眾人意識到,這場危機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加嚴重。
“《楚辭》是咒......“李白的青蓮劍嗡嗡作響,劍穗上的玉珠迸裂,碎片飛濺。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警惕,“有人把鎮蛟的《九歌》改成了養蛟的祭詞!“話音未落,杜康突然跪倒在地,胸口的赤水河圖騰如烙鐵般發燙,灼痛感傳遍全身。汨羅江水倒映出的不是云影,而是烏蒙山地底蠕動的蛟身——那畜生每啃斷一根青銅鎖鏈,蘇軾腕間的甲骨文就滲出血珠,在皮膚上拼出不斷變化的預言:“三日內......蛟醒......楚滅......“
巫祝們開始齊聲吟唱,破碎的祭詞在江面上空盤旋:“帝子降兮北渚......蛟何為兮水裔......“隨著咒文聲浪,江底傳來鎖鏈崩裂的悶響,如同遠古巨獸的嘶吼,震得眾人耳膜生疼。那聲音,仿佛是蛟龍即將脫困的前兆,預示著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3
屈原的尸體突然坐起,濕漉漉的長發垂落遮住臉龐,空洞的眼眶里滲出黑色黏液,如同血淚一般。他張開腐爛的嘴唇,吐出混著鱗片的黑水:“眾人皆醉......“腐爛的手指死死抓住玉璧,“......而我獨醒......“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充滿了悲憤和無奈,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自己的冤屈。
話音未落,玉璧“咔嚓“裂開,露出內里鮮紅的芯——竟是半片仍在跳動的蛟龍心鱗!那心鱗散發著詭異的光芒,仿佛有生命一般在跳動。李清照的金簪突然發出蜂鳴,掙脫發髻飛向玉璧。簪尖刺入心鱗的瞬間,整支金簪融化成血,在玉璧表面流淌出嶄新的文字:“魂兮歸來,反故居些!“真正的《招魂》篇現世,血字在空中凝成發光的符咒,將巫祝們的吟唱聲徹底壓制。
屈原的尸體劇烈抽搐,七竅中鉆出黑霧凝成的幼蛟,每一只都纏繞著扭曲的《九歌》殘句。那些幼蛟發出尖銳的嘶鳴,在空中盤旋,仿佛是被喚醒的惡魔,準備開始一場血腥的殺戮。眾人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憤怒,他們知道,必須阻止這些邪惡的力量,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4
劉伶解下夜郎國巫鈴猛搖,青銅鈴舌撞擊出攝魂的聲響,鈴聲在江面上回蕩,仿佛是來自地獄的召喚。鈴聲中浮出三百童男童女的虛影,他們脖頸處纏繞著獻祭的紅綢,眼中血淚滴入汨羅江,化作萬千銀魚沖向幼蛟。那些銀魚閃爍著光芒,如同戰士一般,勇敢地沖向敵人。
蘇軾將玉璧按回屈原胸口,高聲誦讀:“皋蘭被徑兮,斯路漸......“古老的文字化作金色鎖鏈,纏住瘋狂扭動的蛟影。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仿佛是祖先的祝福和庇佑。李白劍鋒挑起《招魂》血字,火網裹住最后一只幼蛟。火焰熊熊燃燒,照亮了整個江面,幼蛟在火網中掙扎,發出凄厲的慘叫。
當幼蛟被燒成灰燼的剎那,烏蒙山地底傳來驚天動地的崩塌聲——蛟龍又掙斷了一根鎖鏈。江面上的巫祝們發出凄厲慘叫,化作黑霧消散;陶盂炸裂的毒液滲入土壤,岸邊蘆葦瞬間化為毒蛇,卵石變成骷髏,卻在《招魂》的余韻中紛紛碎裂。那碎裂的聲音,仿佛是邪惡力量被摧毀的象征,讓眾人感到一絲欣慰,但他們也知道,危機并未真正解除。
5
黎明前的薄霧中,屈原的尸體化作白鶴沖天而起。它銜著復原的玉璧飛向江心,翅羽掃過之處,湘君淚藻紛紛沉底,汨羅江水逐漸恢復清澈。那白鶴的身姿優雅而高潔,仿佛是屈原的靈魂得到了升華。杜康撕開衣襟,赤水河圖騰延伸出新的支流,蜿蜒的紋路直指云夢澤方向——那里埋藏著楚王宮的地酒窖,也是蛟龍覬覦的下一個封印點。
李清照凝視著青銅酒樽,其中半滴湘夫人的淚泛著珍珠光澤。陶樽內壁突然浮現細小的甲骨文,記載著用此淚煉制“破蛟酒“的古法。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知道這半滴淚將成為對抗蛟龍的關鍵。劉伶拾起碎裂的巫鈴,發現鈴舌上多了道刻痕,形狀恰似云夢澤的輪廓,仿佛是命運的指引。
遠處傳來晨鐘,卻混著若有若無的鎖鏈崩斷聲。眾人望著鶴影消失的天際,手中的古籍、兵器皆泛起微光。他們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