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九歌補天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1669字
- 2025-06-21 10:35:23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尋源·酒魂初誕
第188章·九歌補天
一、岳陽樓泣血:洞庭危局
洞庭湖的浪頭裹挾著腥風,如巨獸獠牙般砸在岳陽樓基座上,迸濺的不是水花,而是猩紅的血沫。李清照立在飛檐之下,白衫早已被染作絳色,宛如浸透血淚的戰旗。腕間青銅酒樽燙得灼骨,樽內半盞從赤水河帶來的酒魄殘漿劇烈沸騰,表面翻涌的泡沫竟凝結成屈原《離騷》的殘句。
“屈子沉江處,原是鎮妖陣眼!”蘇軾的怒吼穿透暴雨。他立于飛檐鴟吻之上,手中竹簡展開成三丈青芒,簡上《天問》字句如活物般游動,化作金色鎖鏈扎入湖面。水底傳來蛟龍的咆哮,鎖鏈寸寸崩裂,腥臭的黑氣裹挾著腐魚氣息噴涌而出,將整個湖面染成墨色。
劉伶倒懸在樓角風鈴下,酒葫蘆口對準翻騰的湖心。“那老蛟吞了十年祭童,已修成血煞妖身!”他大笑著傾倒葫蘆,一道酒箭劃破雨幕,觸水即燃起幽藍火焰。然而火焰瞬間被巨浪吞沒,浪峰間緩緩浮出蛟首——額間獨目開合,瞳孔里映著被鐵鏈纏身的屈原:枯骨披著殘破的楚大夫衣冠,心口插著半截斷裂的桃木劍,周身纏繞的鎖鏈上刻滿褪色的《九歌》殘字。
二、殘簡重光:詩魂覺醒
陶淵明的桃花枝猛地刺入岳陽樓地磚。桃根如虬龍般暴漲,剎那間滿樓綻開血色桃花,花瓣飄落,輕輕貼上屈原骸骨。奇跡發生了——纏繞的鐵鏈轟然碎裂,屈原的殘魂似有所感,微微顫動。
“接住!”杜康的吼聲震落檐上瓦片。一尊刻滿巴蜀巫紋的青銅酒爵破空飛來,李清照騰身躍起,穩穩接住。酒爵燙得她掌心皮開肉綻,這正是他們在商周巫祭地宮奪得的“酒魂皿”,內壁還凝著儀狄造酒時的第一滴酒露。她將腕間酒樽殘漿傾入爵中,血水般的酒液撞上青銅,驟然騰起九道虛影:
-披犀甲的東皇太一擂動夔皮鼓,鼓聲震得湖面震顫;
-湘君駕著薜荔舟劈開濁浪,船頭鑲嵌的玉璧泛著微光;
-山鬼的赤豹縱身躍入蛟龍獨目,利爪撕開一片血霧……
《九歌》諸神殘魂現世!然而虛影尚未凝實,蛟尾已如巨柱般掃來,瞬間擊碎湘君的舟楫。千鈞一發之際,李清照咬破舌尖,鮮血噴在酒爵上,抓起半截桃木劍蘸酒疾書。劍鋒劃過樓壁青磚,磚石竟變得柔軟如帛,字字滲出血光:
“身既死兮神以靈——”
血字炸開金芒,屈原骸骨突然抬手抓住桃木劍柄;
“魂魄毅兮為鬼雄!”
骸骨血肉重生,斷劍化作長鋏,劍穗系著的香草囊涌出杜衡芬芳,彌漫在整個洞庭湖上空。
三、滄浪祭魂:詩酒戰歌
復生的屈原踏浪而起,每一步落下,湖面便綻開一朵青蓮,蓮心燃著赤水河帶來的酒火。蛟龍獨目射出紫電,卻被蘇軾展開的竹簡《漁父》擋住:
“滄浪之水清兮——”
竹簡裹住紫電化為碧波;
“可以濯吾纓!”
碧波凝成巨錨,狠狠貫入蛟腹!
蛟血噴涌如雨,每一滴都在腐蝕湖水,泛起陣陣白煙。劉伶趁機將酒葫蘆擲向李清照:“丫頭,接住這杯‘狂藥’!”葫蘆里飛出的酒液灌入青銅酒爵,爵身巫紋盡數點亮。李清照捧爵高吟補全的《國殤》:
“帶長劍兮挾秦弓——”
酒爵中沖出萬千金甲魂影,持弓搭箭如星河倒懸;
“魂魄毅兮為鬼雄!”
箭雨如流星般釘穿蛟身,龍鱗剝落處露出森白肋骨——每根肋骨上都釘著一個祭童的骷髏,空洞的眼窩里還殘留著恐懼的幽光。
四、酒魄歸江:天地共鳴
“以酒為引,魂歸赤水!”杜康的玄袍鼓蕩如帆,雙掌重重拍向湖面。酒爵中的殘漿順著箭矢鑿開的傷口灌入蛟龍臟腑,蛟身驟然變得透明。腹腔里翻滾的怨童魂魄觸到酒魄,戾氣化作青煙消散,只剩精魄如螢火升騰,在空中匯聚成璀璨的星河。
屈原的長鋏刺入蛟目,龍骸轟然崩裂。漫天螢火匯成光河,涌向李清照補全的《九歌》血字。磚石上的詩文浮空而起,字字熔作金液,朝著赤水河方向奔涌而去。
岳陽樓頂,陶淵明拋出《桃花源記》,書頁化作金色橋梁,裹住金液穿越雨幕。眾人遙望天際,看見光流消失在云層后——赤水河畔的郎酒莊園里,那尊灰白的玉液酒鼎突然泛起一絲琥珀光,沉睡千年的酒魄正在蘇醒。
雨停了,湖面重歸平靜。蘇軾拾起褪色的桃木劍穗,上面沾著半片干枯的杜衡葉。“原來屈子投江前,”他輕嗅葉上殘香,聲音中帶著敬意,“早已將楚地酒魄封進香草囊。”
浪平如鏡的湖面下,三百祭童的骷髏靜臥沙底,額間皆有一點金芒閃爍,如沉睡的酒魄星辰。而洞庭湖的風,正將這場詩酒戰歌的傳說,帶向更遠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