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道尊說道:“大羅便不再是求道的過程了,因此在金仙階段,便是一個積累法力,打磨自身的過程...”
青玄看著鴻蒙道尊,沒有說話。
赤源也是一言不發,顯然聽得很是認真。
“五氣朝元,三花聚頂。這是大羅的象征。想要做到這兩點,就需要一個過程:第一,那就是需要積累胸中五氣,這五氣越是珍貴,成就的大羅也就越是厲害,一般來說,是需要五行之氣,形成五行轉輪最好。”
青玄趕緊提問:“老師,既然如此,那么這個五氣是否有區別呢?”
“當然了,最好是用先天之氣,五行轉輪的威力最大。而在咱們宗門,不缺少木行之氣,水行之氣,畢竟先天靈根咱們還是有的。就是火行之氣也是可以尋找到的。其他兩種五行之氣,就需要你們自己前去尋找了!”
赤源問道:“老師,五行轉輪,那就是五氣朝元嗎?”
鴻蒙道尊說道:“不是,這僅僅是前提,之后那就需要你們自己通過五行轉輪,參悟出適合自己的五行神通,只有自己通過感悟大道法則,不斷打磨演變這道神通,使得自身開始變得先天無漏,五行圓滿,從此之后,不再吸收洪荒世界的靈氣,就可以做到自身法力不絕,才是五氣朝元之境。”
青玄:“老師,既然這個五氣朝元之境界,這么厲害,還是沒有進入大羅嗎?”
赤源也眼巴巴的看著鴻蒙道尊。
鴻蒙道尊這才說道:“這僅僅是五氣朝元,只是做到法力的不增不減,法則也是到了一個進無可進的地步了。但是還需要把自身的精氣神再一次發生蛻變才可以。要知道大羅境界,那可是跳出時間長河,一證永證,真我唯一,投影諸天的存在。”
鴻蒙道尊看著青玄與赤源那滿是求知渴望的眼神,緩緩繼續說道:“精氣神的蛻變,需歷經三花聚頂之劫。所謂三花,乃是人花煉精化氣,地花煉氣化神,天花煉神返虛。這三花需依次盛開,每一次都是對自身的一次極致錘煉。”
青玄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后問道:“老師,這三花聚頂之劫,兇險程度如何?”鴻蒙道尊神色凝重:“此劫極為兇險,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甚至神魂俱滅。人花劫,需將自身精元凝練到極致,化出一縷先天之氣,融入法力之中,這縷先天之氣,要純凈無暇,否則在后續的地花劫中,便會引發法力暴亂。地花劫,以氣化神,需將法力凝聚成實質的神念之花,這神念之花要能抵御外界諸多干擾,同時還需與自身法則感悟相融合,稍有偏差,神念便會消散。至于天花劫,煉神返虛,需將神念與天地間的虛無處相連,領悟天地至理,從而達到真我唯一的境界,此劫若過,方能踏入大羅之境。”
赤源緊握雙拳,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老師,弟子定不畏艱難,全力以赴。”鴻蒙道尊微微點頭:“很好,不過這大羅之路,非一日之功。在積累五氣的過程中,你們也不可忽視自身心境的修煉。心境不穩,即便法力再高,也難以承受大羅之劫。”
青玄心中一動,問道:“老師,那如何才能更好地修煉心境呢?”鴻蒙道尊目光望向遠處連綿的山脈,緩緩說道:“紅塵歷練,是修煉心境的絕佳途徑。你們可下山去,游歷世間,去體驗人間的悲歡離合,去面對各種誘惑與挑戰。在這過程中,你們的心境自然會得到提升。同時,在尋找五行之氣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機緣與危險,這也是對你們心境的一種磨練。”
青玄與赤源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決然。他們深知,這大羅之路雖充滿艱險,但卻是他們追求更高境界的必經之路。當下,兩人便向鴻蒙道尊行禮:“老師,弟子謹遵教誨。”
鴻蒙道尊說道:“因此,我把五氣朝元之境成為太乙金仙,是金仙與大羅之間的一個過度境界,你們認為如何?”
青玄趕緊符合道:“老師說的對!”
赤源也趕緊表態:“可以,非常好!”
鴻蒙道尊則是看著天空,沒有說話,畢竟這個境界本來不存在的,僅僅是個過度啊!
而且現在的話,有了這個境界也是可以讓弟子們,提前進入到大羅境界啊。
畢竟要是只靠他們自己的辦法,雖然不一定是五氣朝元,三花聚頂。但那就更加的艱難啊!所需要的時間要更久才可以。
畢竟五氣朝元,三花聚頂這是一條標準答案的道路啊!
其他的辦法鴻蒙道尊也是知道一些,比如參悟大道法則,那一條大道法則參悟到圓滿,自然就進入到大羅境界,但是單純的參悟一條大道法則,真的是太艱難了,還有就是可以演化世界,參悟世界里面的天道法則,與天道相合,之后也是可以進入大羅境界。
但是這兩種辦法都太過艱難了。
參悟一條大道法則到圓滿所需要的時間不是他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啊,時間太久。演化世界,所需要的資源也是很多的,主要是現在洪荒世界沒有這么多的資源啊!
畢竟現在的洪荒世界自然孕育的生靈太少了,不是他們這些弟子走演化世界的路子。
這并不是鴻蒙道尊藏私,而是不適合當下的環境啊!
只有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才是最為合適弟子們的方法。
畢竟現在洪荒世界先天之氣很多,先天靈氣十足。想要收集足夠的五行之氣還是很容易的,至于參悟出一條獨屬于自己的神通應該也不是問題。
畢竟阻擋他們進步的從來不是悟性,而是那一種種方法啊!
現在鴻蒙道尊所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走在最正確的路上。
鴻蒙道尊看著自己的這些弟子,有些傷感,說道:“好了,這次講道就到這里吧,你們回去好好修行吧!”
青玄,赤源以及一眾弟子起身,離開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