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結賬少了 1535 元
- 金領時代:銀行菜鳥十年
- 叁壹玖叁
- 2960字
- 2025-05-11 16:28:56
王三石今天坐柜臺,我好幾次故意走過他的窗口逗他,看到他一臉怨氣的樣子我就想笑。還有兩周就過年了,網點的人明顯的多了起來,大多數是大爺大媽們來取現金,雖然現在刷卡支付和二維碼支付都普及了,但老人家們還是喜歡要現金,在他們眼里,拿在手里的紙幣才能夠稱之為“錢”,這導致柜臺的業務壓力很大,大爺大媽們都有脾氣,排隊稍微久一點就可能會發脾氣。但恰好今天一個柜員輪休了,只能我和王三石其中一個人進去頂一下,可能我最近表現比較好,晨會之后,李琳直接指派王三石今天做高柜頂一下柜員工作。
我前幾天給老伍打了個電話,商量過年的問題。過年法定假日 7天,但瑞和支行要在初二和初四的時候值班,雖然過年期間也沒什么人來辦業務,但銀行作為服務性質的單位,別人來不來享受服務是一回事,我們能不能提供服務又是另一回事,這讓我的假期被打散了。沈萱準備春節前一周就回東北過年了,那意味著今年春節就我一個人了,于是我嘗試問老伍要不要帶著我媽一起來柳州過年。
我原以為老伍會以“路途遙遠”“票貴”等理由直接拒絕我,但沒想到老伍來了一句“好,我和你媽還沒出過這么遠的門,我們來享享兒子的福”,這讓我整個人的心情都好了很多。如老伍自己所說,他和我媽從來沒出過遠門,以前每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基本上都是待在村里的小房子里,燒著火爐看外面漫天大雪,爐子上架口鍋燉上豬肉,聽著鍋里咕嚕咕嚕的聲音看看央視和各大頻道的春節聯歡晚會,就算是過年了,雖然很簡單,但一家人過得很幸福很有滋味。
原本計劃讓他們先坐大巴到西安,然后再乘坐火車南下的,結果火車竟然沒票了,我一咬牙,干脆花了 2000多塊錢幫他們買了兩張機票,剛好讓他們體驗下坐飛機的感覺,老伍因為這個這兩天老給我打電話,一直在問我票能不能退,嫌票太貴了,還說自己從來沒有坐過飛機,不知道該怎么去機場,為此我費了好大的口舌,說讓熟人送他們上飛機才算是安撫了過去。
今天的時間過得格外的慢,小額取款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的,每個大爺大媽們的賬戶余額雖然不多,幾乎沒有辦法給銀行帶來什么收益,但奈何大爺大媽們數量多呀,這么多人加起來的存款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終于熬到了下午五點,準備下班了!我開始關上了卷簾門、關閉自助設備,再檢查郵件,整理業績。高柜區則是做業務核對、資金盤點、賬目盤點,收庫交庫等工作。
按照這個進度, 6點差不多就可以下班,約上老王去嗦粉!我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張姐,我的錢好像有點問題......”,王三石沒有關柜臺的麥克風,我聽到他在給主管張薇說話。大哥別搞呀,可別影響大家下班呀,我還要嗦粉呢。銀行網點下班時候最擔心的就是賬實不符,哪怕差一分錢,今天的賬就結不過去,所有的人都不能下班。
真是想什么來什么,王三石差了 1535塊錢!!
張薇和王三石開始查賬,我則是趕緊忙完手頭的工作然后跑去查監控。
我們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要查出這 1535塊錢哪去了,首先得通過這個數字定位到大概是哪一筆業務,看有沒有 1535元這樣的存取款、或者定期存款轉存有沒有1535元這樣的差額,然后通過業務時間再找到監控上這段時間的業務辦理流程來分析具體原因。
張薇和王三石用了大概二十分鐘,很快查到一筆3年前存單支取,利息剛好是 1535元整,但王三石辦理了支取業務時,很快又幫客戶存入一筆定期存款,這時候存入的金額是三年前的本金加上利息!
我立馬通過他們提供的業務時間將監控鎖定到了王三石的柜臺,看了一次便發現了原因,王三石在辦理支取之后,又將本息加起來重新開了一張存單,但卻在客戶離開的時候,數了 1535元給了客戶,他這是搞錯了本息轉存和本金轉存。
接著,我們又查賬戶人的信息,想通過電話聯系到客戶,結果發現電話號碼竟然是空號。
“銀行系統什么時候才能和供應商系統打通?”我心里默念著,很多時候系統上的一個小問題,往往會給一線的業務人員帶來巨大的麻煩。
電話既然查不到,那就開始查身份證信息,客戶是一位叫王彩霞的老太太,身份證上的地址在郊區的張柳村。離這里有30多公里。
“一個老太太,怎么可能跑 30公里來這里辦業務,說不定她住在市區,這可怎么查?”
“確實說不定,但我們只有這一條線索,小伍小王,你們倆馬上去張柳村,如果找不到人就去找村長,問一下她最新的住址和聯系方式”,張薇作為一名資深主管,此刻很鎮定。
“好!”
我和王三石隨即開著支行的車出發張柳村,此刻的天已經黑了,我們開了導航后出發,到了郊區之后貨車又多,根本開不快,等到了張柳村的時候,已經快晚上 8點了。李琳和張薇先后都給我們打過電話,說實在找不到的話就先回來,安全第一,可以向市分行申請掛賬,但肯定會扣除我們支行的績效評價分數,影響大家一整年的收入系數。
張柳村很大,還分了東西兩個大的片區,加上天黑,看不清墻上的門牌號,我和王三石只能開一段,然后下車趴墻上再看看門牌號,然后繼續往前開。路上遇到了人,我們詢問認不認識“王彩霞”,路人都說不認識。“如果是本村的男人,我們大都認識。如果是女人的話就不一定了,假如是其他地方嫁過來了,就只知道她老公的名字,女的名字就不一定知道了......”,一位大爺對我們說道。這幾乎是很多農村的真實寫照,女人在村里待了一輩子,大家可能只知道她是誰誰的媳婦兒,但她的名字往往會被大家所忽略。
人雖然還沒有對上,但是因為有地址,我們的搜索范圍一直在變小,最后終于在一個巷子拐角處碰到一個中年男人,他告訴我們王彩霞那會兒他還見到了,拐過去第三家就是了,這讓我和王三石喜出望外。
到了王彩霞家的時候,他們一家人正坐在院子里烤魚吃,王三石一眼認出了坐在旁邊的老人就是下午他給辦過業務的王彩霞。
王三石向老人家和家人說明了來意,王彩霞也認出了王三石下午給她辦理過業務,從老人家口中我們知道,她最近都住市區的女兒家,今天回家路上,順便把存的一萬多塊錢轉存了,自己也算不清楚,就聽我們的。
但王彩霞的女兒似乎對我們這套說辭不是很滿意搶著說道:“媽先別著急,他們銀行自己有沒有算錯賬,關我們什么事,我們的賬沒問題”。
“實在不好意思女士,這的確是我們銀行的問題,但的確是多給了老人家 1535元,我們的監控也有記錄”。
“別拿這個嚇我,監控在哪,監控拿出來呀!”女人很不屑。
“監控只有警方才能調取,如果您要看的話,我們只能一起去市區了,您也可以選擇報警......”王三石說。
“好了好了,這小伙子下午給我辦業務,我也記得,都是好孩子,我相信他們”,王彩霞說完,進門拿出一個小布包,從包里將存單和錢都拿了出來,顯然是辦完業務之后就直接一起塞包里了。
我和王三石又羞愧又感動,又給老人家解釋了一遍,簽了情況說明書之后,才從老人家手里接過了錢。王彩霞的女兒全程沒有給我們好臉色。但我們知道,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這就是銀行不專業,是銀行錯了,我們開始體會到剛入行時候要坐柜臺、張薇每天給我們念叨要仔細要合規的原因了,銀行這個單位經營的是信用和信任,任何一點點小的錯誤,都可能讓客戶對這家銀行失去信心。
在走到村口的時候路過一家小超市,王三石又進去買了一些水果,和我回去送給了王彩霞老人,在老人的拒絕中硬塞給了老人然后離開了。
等回到行里的時候,已經晚上十點半了,李琳、張薇和金庫的人都在等我們,王三石臉紅得已經開始冒汗了,不知道是熱的還是因為羞愧的。
等11點網點大門關上的那一刻,我才發現這一晚上的折騰,自己渾身都濕透了,一股子疲憊也襲來,最重要的是餓了。
“走,嗦粉去!”我對王三石說。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