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同回穩(wěn)
- 大明,我朱厚照七歲監(jiān)國
- 東府人
- 4000字
- 2025-06-30 23:06:19
時間來到七月中旬,大同一線終于有好消息傳來。
蒙郭勒津部(火篩部),退了。
而這時,朱厚照也接到陳云以及劉瑾的奏報,事情進展順利。其中,劉瑾說有察哈爾部的小部落已經(jīng)暗中購買了一些糧食走,而且他們也同意長期來往。
而陳云則是稟告說,他得到消息卜兒孩就躲在哈密附近,已經(jīng)在想辦法去尋找了。
王軾來報,火篩部攻破邊墻兵峰直抵陽和城與大同右衛(wèi)城,陽和城未破而右衛(wèi)城被攻破但沒有完全失陷落。
收到奏報的朱厚照,當即在早朝宣布了此事。然后朱厚照命殫忠效義營護送李介骨灰與劉大夏,并犧牲將士骨灰返回京城,同時也押送一應(yīng)大同犯官。
大同犯官所抄沒的臟物全部留在大同,而且朝廷再撥十萬兩給大同用以補足、退還之前大同諸罪臣之不法行為所導致的缺口!
七月二十六,僅僅剩下不到兩百人的殫忠效義營回到京城,而朱厚照則是帶領(lǐng)軍機院全體在德勝門外親自迎接他們。
為首的許泰混狼狽異常活像個流浪漢,但是眼神里滿是倔強,在他行禮之后朱厚照本想著親自扶他,但他卻是站起來之后用最大的聲音吼道“稟太子殿下,殫忠效義營一千人奉命增援大同,如今回歸來一百八十七人!”
“辛苦了!”朱厚照想要說些什么,可是看了看這些將士以后又是選擇了閉嘴,他抱了抱許泰隨后接過一旁一名士兵手上提著的骨灰壇子,大吼了一句“大明好兒郎,回家了!”
“吾皇萬歲,大明萬年!”
雖然所有人早就疲憊不堪了,但是他們還是用力的喊著口號,隨著朱厚照回到五軍營營地。
而留守在家的五軍營士兵,也紛紛學著朱厚照的樣子接過戰(zhàn)友的骨灰,一臉嚴肅的走進營地!
營地之中,朱厚照親自為犧牲的殫忠效義營與圍子手供上香火,隨后又在眾多犧牲將士骨灰之前對五軍營士兵說道“戰(zhàn)斗,總會死人,但孤也要告訴你們,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是榮耀的,韃子已經(jīng)退出明境,這就是他們的功勞。大明天子會記得,大明百姓會記得,我會記得,你們也一定會記得!”
“但是,韃虜未滅,所以他們一定會卷土再來!所以五軍營現(xiàn)在還不能撤回來,現(xiàn)在告訴孤你們是否有人愿意接替他們,繼續(xù)帶著這面旗幟前往大同守邊御敵!”
朱厚照說完,非常吃力的想要揮舞已經(jīng)破了的五軍營軍旗,谷大用想要幫忙被他瞪了回去。
“稟告太子,末將愿往!”人群之中,五軍營幼官舍人營把總譚綸走出人群來到朱厚照身前扶住旗幟后說道。
而朱厚照沒有對他有臉色,反而輕聲說道“你個傻大個,你就不會出來早點嗎,孤快旗幟壓死了!”
譚綸聽完之后,將旗幟杠起來之后憨憨的笑了兩聲,朱厚照則是無奈的笑了笑。這小子人高馬大的和他爹完全兩個樣子,他爹譚祐精的像猴他憨的跟牛,之前在東宮護衛(wèi)后來朱厚照來五軍營訓練也把他帶過來了。
有了第一個就有二個,五軍營中除了幼官舍人營其他三營也都請戰(zhàn),但是朱厚照還是想要幼官舍人營去,抵御北寇必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所以,它也正好為朱厚照練兵所用。
幼官舍人營的出發(fā)命令,朱厚照當即下達。五軍營犧牲將士的骨灰也將暫時停放在五軍營大營之中,關(guān)于他們將會安葬哪里,朱厚照給了所有人一個無比震驚的答案!
“歸葬天壽山前!”
直到朱厚照離開的時候,五軍營內(nèi)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張懋等人更是面面相覷,直到有人忽然高喊了一句“兄弟們,配享皇陵啊,你們可以安息了!”
隨后,整個五軍營爆發(fā)出了前所未有的呼聲,更有士兵跪在犧牲將士靈前高呼“吾皇萬歲!”
五軍營內(nèi)中的頌聲之聲直沖云霄實在難以掩蓋,要不是軍機院的眾人就在現(xiàn)場,都可能有人以為這里發(fā)生了營嘯。
而朱厚照剛剛說過的話,更是以彌漫之勢傳遍了整個京城內(nèi)外的軍營,一時間軍隊對于皇室的擁護更上一層樓。
因為,作為大明朝的士兵來說,能夠配享皇陵,是這本就被嫌棄的一生所能夠達到最高的成就。
弘治皇帝知道朱厚照的想法,通過提高士兵地位從而來凝聚他們,對此弘治皇帝不反對卻也非常嚴肅的告訴朱厚照,這樣的做法就是雙面刀。
有人歡喜就一定有人反對,而朱厚照則是對弘治皇帝說,您一直都在尋找平衡之道,為此不惜以宦官為扶持對象。而我現(xiàn)在做的也是平衡,地位提高之后明軍,也絕對不會有脫離把控。
軍隊地位的提高,是如今大明所必須要進行的,因為這涉及到未來朱厚照對衛(wèi)所制度下手后的兵源問題。
休養(yǎng)久了的弘治皇帝,現(xiàn)在也不怎么喜歡過問這些事,他想著如果太子能夠處理好這些事情,那么未來就一直保持這種狀態(tài)也很好。
朱厚照的命令最終在軍機院通過,最后由軍機院轉(zhuǎn)向工部與光祿寺以及太常寺。
“于天壽山皇陵入口外建皇明功臣園以及皇明榮軍園!”
這是正式被宣發(fā)天下的圣旨,因為特殊的原因皇明功臣園被排在榮軍園之前,但也無關(guān)緊要了。
這道圣旨在文官系統(tǒng)內(nèi)部并沒有遇到想象中的阻止。即便是當前朝堂之上最“又臭又硬”的部門,評政院也是在第一時間同意了圣旨的頒發(fā)!
因為,這道圣旨上有一個所有人都無法抵抗的誘惑!
什么呢?
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字,封神!
對,你沒有看錯,朱厚照直接拋出了歷代華夏統(tǒng)治者手中最是無敵權(quán)力之一,封神權(quán)!
自開天辟地以來,華夏這片土地上的人從沒有給予神凌駕于統(tǒng)治權(quán)之上的地位,所以華夏的統(tǒng)治者從來都擁有著其他國家所完全不敢想的權(quán)力,冊封神靈。
朱厚照直接在圣旨中說明了,只要你干得好的,不管你是官是兵還是普通一匠人,大明天子都可以考慮封你為神!
就一如城隍廟里那位由漢高祖皇帝冊封的城隍爺紀信一樣,是受萬世香火還是受皇室香火,只要你愿意就有可能。
而為了能夠讓所有人看到朝廷的決心,大明弘治十年七月朝廷第一份冊封城隍的圣旨發(fā)出,弘治皇帝冊封之前為救公主而犧牲的燕山右衛(wèi)中所百戶李鯖為朝陽北坊城隍!
而所謂朝陽北坊就是朝陽門外宮莊所在的區(qū)域,從朝陽門向東而去的官道也被朝廷更名為鳳陽大道,一路通向鄭村城,而在宮莊位置上新修的通向通州定遠大道與它成十字,而在十字路口的南北西北就分別是初具規(guī)模的,朝陽北、南兩坊與福明北坊與南坊!
文淵閣中,靠著仁壽宮大修的機會。朱厚照也命工部對之加以修繕,以前的格局被全部打破。
二樓左邊分別是首輔次輔公房,右邊也是其他閣員公房。而在一樓大堂之左現(xiàn)在是一個大的會議室,一次性容納三十人舉辦會議一點問題都沒有。
傍晚,閣臣們誰都沒有下值,齊聚內(nèi)閣會議室。
李介遇難,王軾出鎮(zhèn)宣大。現(xiàn)在內(nèi)閣之中,只有五人!
“兩件事,一是李公身后各位有何看待,其次便是太子殿下決定親自主持封神大典!”
看著眾人,劉健首先開口道!
關(guān)于李介的死,內(nèi)閣的眾人幾乎是統(tǒng)一的意見,那就是嚴懲大同罪官并厚謚。
但是,在謚號上內(nèi)閣的意見的意見卻是與朱厚照有了矛盾。內(nèi)閣直接給出最高的之謚,文正!朱厚照不同意,倒不是李介配不上文正二字。其以文臣之身份領(lǐng)兵與敵死戰(zhàn)殉國,文正、文成都配!
但是,朱厚照不愿意突然李介的文,所以想要以通謚“忠”配以烈為李介謚號!
在這件事上,朱厚照和內(nèi)閣吵的很厲害,所以朱厚照直接停留文華殿議事,以此施壓內(nèi)閣。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不是就把每個召到某處就可以談事情,弘治皇帝登基十年可是沒有召見過一次朝臣,雙方溝通就是靠著奏疏。
這就是為什么“奏疏”會如此重要的原因,而朱厚照來了之后時常就是攛掇弘治皇帝召見臣下,并且破天荒的開創(chuàng)了御前會議的形式!
這原本是內(nèi)閣劉健以及后來入閣的幾位所歡迎,畢竟每天能夠見到天子或者監(jiān)國太子,說明內(nèi)閣完全可以添加一些屬于自己的影響!
哪怕,就是說一句話!
可是,現(xiàn)在太子又突然停了御前會議。這讓內(nèi)閣很是難受,尤其是現(xiàn)在內(nèi)閣在外朝的位置很是特殊,尤為需要與天子或者太子有更多直接接觸機會!
“貞庵公雖為文臣,但其與邊地領(lǐng)兵抗敵死國事,以忠為謚也貼切,我們一直與太子僵著,不但與國事不利更是對貞庵公的不敬。”
倪岳現(xiàn)在算是內(nèi)閣之中異軍突起的黑馬,因為其對兵事的精通讓他多次與朱厚照甚至弘治皇帝長談。見眾人都不愿第一個開口,他只有將心中所想先說出來。
“諸公,我們現(xiàn)在到底是在與太子殿下爭什么呢?我們與殿下都認為貞庵公國士,只不過文字忠字而已為何苦苦計較呢?”元守直站了起來對眾人拱手,他說完之后又是看向李東陽說道“西涯公,我知道您所持觀點乃是說貞庵公乃文臣,當謚之以文。但您應(yīng)該知道,貞庵殉國時所領(lǐng)差事乃是武事,那是否要謚之為武呢!”
李東陽沒想到元守直竟然將矛頭直指向自己,一時相當?shù)纳鷼赓€氣一般說道“如果貞庵公謚之為武,那這內(nèi)閣的位置也干脆去請五軍府的都督來坐吧!”
“你……”元守直被李東陽的話給激的想要罵人,只不過一旁的倪岳攔住了他們。的確,現(xiàn)在他們兩個在內(nèi)閣之中很是艱難。劉健高高在上,謝遷僥幸回歸之后,選擇與李東陽親近。
而李東陽一直以謀略著稱,說的好聽是謀略,說的不好聽就是陰謀家。一邊臉文縐縐一邊臉冷冰冰,這就是元守直對他的評價。
他李東陽老是好像自己是內(nèi)閣首輔一樣,防著倪岳認為他是“南方派”,防著元守直認為他是“九卿派”,防著王軾認為他是“法家派”。
自從九人內(nèi)閣成立以來,李東陽就是平等的防備著所有人。這讓元守直很是反感,尤其是他動不動就以文壇領(lǐng)袖自居。每每拿出來的策略不是眼高手低就是徹底空想!
“總之,某認為太子殿下所說謚為忠很是符合貞庵公,他死于國事就是忠,可鑒日月的忠!”
內(nèi)閣,文淵閣,聽起來就覺得文質(zhì)彬彬,非常容易就在腦海里浮現(xiàn)老學究的樣子。可在現(xiàn)實里,在文淵閣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如同市井拌嘴的戲碼。
新組建的內(nèi)閣七個人,在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就吵了一架。而且還很兇,就因為大同的事。而李介去了大同死了,王軾緊接著也去,內(nèi)閣的五個人幾乎每天在吵,作為大噴子的劉健幾乎每次都把其他人懟的體無完膚!
如今,這件事劉健不會參與太深。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太子的用意,就是不想給文正的謚號。所以他保留自己的意見,心里偏向文正卻也不愿意與太子殿下發(fā)生太大的沖突,所以他選擇任由其他四個人去爭!
但是明顯,倪岳與元守直干不過李東陽和謝遷!
“表決吧!”劉健決定拉偏架,同時也警告一下某些人。
各自兩票的情況下,劉健投出了自己那一票!
“三票通過,此事本輔會稟告監(jiān)國。另外,冊封城隍事你們隨本輔一起前去!”
說完,劉健頭也不回的走了。
路上,他苦笑著說了一句“太子說的沒錯啊,做首輔永遠就比不過做宰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