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外行變內行?老太太勇闖電子江湖!
- 八零:別惹我這護犢子老太太
- 散伙飯吃到腸胃炎
- 2296字
- 2025-05-10 06:59:00
趙淑芬一頭扎進了那條窄窄的“電子一條街”。
這里和外面的服裝批發市場完全是兩個世界。空氣里彌漫著一股電烙鐵的松香味道,夾雜著機器運行的嗡嗡聲。
一排排小小的檔口,與其說是店鋪,不如說是堆滿了各種稀奇古怪東西的雜物間。玻璃柜臺里躺著閃著金屬光澤的電子管、密密麻麻的電阻電容,還有她叫不上名字的芯片。
墻上掛著拆開的收音機、錄音機外殼,露出里面復雜的電路板。
她放慢腳步,不像逛服裝市場那樣只看款式和顏色,目光緊緊盯著那些小小的電子元件,耳朵也豎著捕捉攤主和顧客的對話。
這里的人說話語速更快,夾雜著她聽不太懂的本地口音,還有許多專業的詞匯。
一個檔口前,一個穿著泛舊中山裝的男人正拿著一個巴掌大的電路板和老板爭執。男人指著板上的一個黑色小方塊,急得滿頭汗:“老板,這個集成塊是不是不對啊?裝上去沒反應!”
老板是個瘦猴似的年輕人,叼著煙,眼皮都懶得抬:“怎么不對?進口原裝的!你不會裝別賴我貨!”
趙淑芬聽了個大概,心里有了計較。這種地方,外行確實容易吃虧。她深吸一口氣,不能露怯。
她走到一個賣電容電阻的攤位前。老板是個五十來歲的大爺,戴著老花鏡,正低頭用鑷子分揀小元件。
趙淑芬指著一盒藍色圓柱形的小東西:“大爺,您這兒有日本的電解電容嗎?那種耐高溫、高頻的,容量要大一點的。”
大爺抬起頭,鏡片后的眼睛掃了她一眼,帶著幾分敷衍:“有有有,你要多大的?我們這兒都是好貨。”顯然沒把她當回事。
“我要470微法,耐壓25伏的。最好是日產的,比如紅寶石或者黑金剛的。”趙淑芬平靜地報出趙大剛平時念叨的幾個牌子和參數。這些是她從兒子那里零星聽來,又結合前世模糊記憶,知道是當時進口音響、電視機里常用的高品質電容。
大爺手里的鑷子頓住了,老花鏡后的眼睛微微睜大。他重新打量趙淑芬,這老太太口音聽著像北方來的,問的話卻透著股內行勁兒?
他放下鑷子,從柜臺下面拿出一個小盒子,里面裝著一些用塑料袋分裝好的電容:“你看這些行不行?這都是從進口舊機器上拆下來的,質量沒得說。”
趙淑芬接過一個,仔細看了看上面的標識。確實是日文,但具體是不是那幾個牌子,她也分辨不透徹。拆機件便宜,但風險大,壽命難保證。她搖搖頭:“大爺,有沒有新的?原裝進口的新貨。”
大爺臉上露出一絲為難:“新的有,可貴啊!而且量不多,一般人也不要新的,拆機的就行。”他還是覺得這老太太可能只是道聽途說。
趙淑芬沒再糾纏,知道初來乍到,想立刻拿到頂好的新貨不容易。她又問了幾樣其他配件,比如高頻變壓器、大功率晶體管,每次都盡量說出一些具體的參數或應用場景。
一些老板的態度從最初的漫不經心,漸漸變得謹慎,不再像對普通顧客那樣信口開河。
她來到一個看起來相對規范的檔口,玻璃柜臺擦得锃亮,里面的電子表、計算器擺放得整整齊齊。老板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穿著一件干凈的白襯衫,透著幾分斯文。
“老板,問一下,您這兒有能配進口彩電的顯像管嗎?東芝或者索尼的,21寸的。”趙淑芬直接點出需求。這是大剛最近遇到的一個大難題,一臺進口彩電,顯像管壞了,在紅星市根本找不到配件。
老板一聽“彩電顯像管”,眉頭微皺:“顯像管?那東西貴,而且型號多,不容易找。您說的是什么型號的彩電?”
“型號我記不清了,不過我知道那顯像管的管頸比較短,偏轉角是110度的。”趙淑芬拋出另一個關鍵參數。她知道八十年代中后期開始流行的彩電逐漸從90度偏轉角過渡到110度,管頸也隨之變短,能讓電視機更薄。這個細節,不是行內人,根本不會留意。
老板的目光立刻變了,從公式化轉為審視,帶著濃厚的興趣。他仔細打量著趙淑芬:“大姐,您是干這行的?聽著不像外行啊!”
趙淑芬淡淡一笑:“家里孩子開個維修鋪,經常缺這少那的,我來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淘點回去。”
“原來是這樣。”老板態度立刻熱情起來,“您孩子維修鋪在哪兒開啊?我這兒配件全著呢,好多都是從日本、香港直接過來的原裝貨!”
趙淑芬趁機問了更多問題,關于不同品牌配件的兼容性、常見故障,甚至是一些維修上的小竅門。
她雖然懂的只是皮毛,但結合前世見聞和趙大剛的實踐經驗,提出的問題往往能切中要害,讓老板越發覺得她“懂行”。
“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板由衷地感嘆,“好多干維修的老師傅都沒您懂得多!”
有了這個老板的認可,趙淑芬接下來的采購順利多了。
她專門找那些看起來比較規范、老板也比較實在的檔口,不再輕視反而受到了幾分尊重。
她憑借自己的“專業”眼光,成功采購到了一批趙大剛急需的進口電容、電阻、二極管、三極管,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難找的集成塊。這些小小的元器件,在紅星市能讓維修鋪的業務范圍瞬間擴大好幾倍。
除了維修配件,趙淑芬還按照之前的想法,淘了一些新潮的小電器。她挑了幾款當時最新穎的電子表,液晶顯示的表盤,比紅星市那些機械表高級多了。又買了幾臺小巧的半導體收音機,能收到更多電臺,音質也比老式的強。
最讓趙淑芬興奮的是,她找到了一款日本產的隨身聽。雖然是單放機,但體積小巧,音質清晰,這東西在紅星市絕對是超超超稀罕物,拿回去肯定能賣出天價!
她甚至還買了一臺二手的進口電吹風,這玩意兒在八十年代初,絕對是時尚和身份的象征。
她還特意詢問了一些進口小家電的維修問題,比如電動剃須刀、電熨斗等,了解了它們的常見故障和所需配件,為趙大剛未來的業務拓展提前做好了準備。
一天下來,趙淑芬感覺自己的腦子都要爆炸了,各種型號、參數、品牌在耳邊嗡嗡作響。
但她心里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興奮,不僅為維修鋪解決了技術難題,更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她手里提著幾個沉甸甸的布袋子,正準備離開這條巷子,眼角余光瞥見角落一個不起眼的攤位上,放著幾個用油紙包著的東西,形狀有些特別。一個念頭閃過,她腳步一頓,走了過去。
“老板,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