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唐僧的絕筆信,讓猴哥悟到宿命的可怕
- 我手握曙光英雄爆改取經(jīng)團隊
- 沙漠青叔
- 2134字
- 2025-04-18 09:10:05
原本并不打算理會的孫悟空,忽然看到了碎布片上的血字,下意識攤開仔細查看。
“吾徒悟空,見字如晤。
當你展開這封書信,目光觸及這些文字時,為師恐怕已然懷揣著必死決心,前去與那藍臉妖怪拼死一搏了!
自咱們毅然決然踏上這漫漫西行之路,便猶如置身于一條沒有歸途的長河。
只能勇往直前,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
于你我而言,除了堅定不移地向著西方極樂世界前行,成功取得真經(jīng),進而立地修成正果之外,確實已無他途可選。
這一路風餐露宿,歷經(jīng)無數(shù)艱難險阻,每一步都浸透著汗水與血水。
而這便是我們所肩負的使命,亦是無法逃避的宿命。
此次偶感風寒,在病榻之上為師日夜反思,深刻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過錯,實在是追悔莫及。
皆因為師當初剛愎自用,不聽你那逆耳忠言。
才致使如今深陷絕境,落得個即將被妖怪吞噬的悲慘結局。
每當念及此處,為師心中便滿是悔恨與自責。
可惜啊,在這生命的最后時刻,為師竟沒有機會再看一眼遠在大唐的家人。
故鄉(xiāng)的山水、親人的面容,只能在這彌留之際,于腦海中一一浮現(xiàn)。
她們的音容笑貌,是如此清晰,卻又如此遙不可及。
倘若真有來世,為師定要與你鄭重地“約法三章”。
其一,為師以后決然不會再輕易念起那“緊箍咒”,讓你平白無故承受鉆心之痛。
過往為師因肉眼凡胎,不辨善惡。
常聽信他人挑撥,誤解于你,令你受了諸多委屈。
從今往后,為師定當改過自新,不再如此糊涂。
其二,你天生擁有神奇的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在你眼中都無所遁形。
西行之路,妖邪叢生,危機四伏。
將來這一路上,對于妖魔鬼怪的甄別工作,為師便全權托付于你。
你只需秉持心中正義,放手去做,為師定不會再無端干涉。
其三,這最后一個要求,徒兒你可自行保留。
將來若遭遇關乎生死存亡、極其關鍵的特殊時刻,再將其拿出來使用便可。
為師相信,以你的智慧與能力,定能妥善應對各種艱難險阻。
為師聽八戒提及,你一個筋斗云便能瞬息之間翻出十萬八千里。
就當下的情形而言,若你即刻啟程,速度再快一些,或許還來得及為為師收拾遺骸。
徒兒啊,一定要記得尋一處風水絕佳之地,將為師妥善安葬。
如此為師來世或許還能投個好胎,也算是不枉咱們師徒一場,結下的這深厚情分。
悟空,為師深知這一路艱險。
往后的取經(jīng)之路,便要靠你和師弟們相互扶持了。
切記,切記!
唐玄奘絕筆,寫于這生死未卜的絕望之際!”
自從得知自己穿越到“西游世界”之后,孫悟空第一時間便冒出了要遠離唐僧這個“廢物領導”的想法。
畢竟這個從東土大唐來的和尚,不僅手無縛雞之力,而且也沒有任何的神通。
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可他的肉卻彌足珍貴。
據(jù)妖精圈流傳:吃一塊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
在“西游世界”想要長生不老有多難:孫悟空學藝的初衷,就是長生不老。
壽星公作為長壽的神仙,他想要長生不老也需要“養(yǎng)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
然而只要是吃掉唐僧一塊肉,長生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這對妖精們來說固然是天大的好事,可對于唐僧來講,絕對是最膽戰(zhàn)心驚的噩夢。
最為關鍵的是,這個肉眼凡胎的和尚,還長著一顆近乎爛好人的菩薩心腸。
譬如在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曾經(jīng)干掉了六個盜賊,結果卻遭到唐僧一頓訓斥。
不久之后產(chǎn)生嚴重分歧的師徒二人,便在取經(jīng)途中分道揚鑣。
在孫悟空理解的《西游記》中,唐僧的性格充滿了矛盾。
對方一方面依賴孫悟空的保護,表現(xiàn)出膽小和謹慎的一面。
另一方面在面臨未知的危險時,唐僧又希望孫悟空能夠挺身而出,展現(xiàn)出他的英勇和果斷。
這種矛盾的性格,在唐僧面對小白龍吞食坐騎的事件中,便已經(jīng)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他既希望孫悟空能守護在自己身邊,給予其絕對的安全感。
同時唐僧又希望孫悟空能夠迅速行動,追回被小白龍吞食的坐騎。
這種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揭示了唐僧內心的真實擔憂和對未知的恐懼,也讓孫悟空對優(yōu)柔寡斷的師父徹底失望。
然而在唐僧寫的這封血書當中,至少有一點孫悟空還是非常認可的,那就是“宿命”二字。
放眼三界六道之中,無論是人、仙、妖、魔、鬼、怪,眾生皆有自己的宿命。
你以為自己逃脫了上天安排的宿命時,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墮入新的宿命之中。
況且如果不能保護唐僧順利取得真經(jīng),天庭肯定還要追究他大鬧天宮,毀壞蟠桃園的罪過。
屆時花果山的這些徒子徒孫,都會因為自己的一時沖動,從而陷入滅頂之災。
想到這里,已經(jīng)下定決心的孫悟空,小心翼翼地將血書收入懷中。
“看來俺老孫還得去南海走一趟,懇求觀音菩薩派出木吒,幫助俺那肉眼凡胎的師傅渡過流沙河。”
擔任馬、流二元帥的赤尻馬猴,聽說孫悟空又要離開花果山,連忙跑過來勸阻道:“大王,之前您就曾經(jīng)講過,那個唐僧是個不辨忠奸的愚夫。
好心好意保他去西天取經(jīng),到頭來在關鍵時刻還要拖你的后腿。
咱們花果山既不愁吃,又不愁喝,大王又何必跑那么遠自討苦吃呢?”
之前被孫悟空任命為崩、芭二將軍的通背猿猴,深知自家大王的脾氣。
一旦認定的事情,絕不可能輕易改變。
于是他索性便來了一招“以退為進”,“大王,您要離開花果山保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這是觀音菩薩安排的事情。
之前咱們曾經(jīng)遭到過天庭的圍剿,如今想要讓花果山獲得長治久安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靠山。
可末將擔心大王您此去山高路遠,日久年深。
一旦之前那些進山抓捕咱們猴子猴孫的獵人,又一次去而復返。
沒有像大王這樣的神通廣大之輩,守衛(wèi)花果山的安寧,恐怕這些猴子猴孫少不了要再遭一場劫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