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籌備公司
- 大國農業:靠種地實現財富自由
- 夢境之手
- 2102字
- 2025-04-27 11:23:35
“新公司銷售的產品主要為西瓜,不過等公司成立之后,西瓜也就過季了。所以,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蔬菜,這個就需要吳叔你費力了。”
吳三點頭,“大侄兒放心,這是我的老本行,肯定沒問題。”
他看向榮輝,“不過我需要一個實時更新的價格表,這樣我好決定收購的價格。”
榮輝點頭,“沒問題,等公司成立之后,我會派人和公司對接的。”
夏云生說道:“股份比例我們定了下來,除了榮輝之外,我們都是30%。不過,公司的注冊資金是多少呢?”
榮輝想了想,“50萬吧!50萬是申請外貿的坎,咱們是做銷售的,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做做外貿。”
劉慶余聽到這話,立即贊同:“這個想法非常好,如果咱們公司做強了之后,必然會發展外貿的。而且,咱們在國外也是有人脈關系的,如果打通了,隨時可以向外出口西瓜。”
夏云生挑眉,“你是說崔燕?”
另外兩人看了過來,他們并不知道崔燕是誰。
劉慶余點頭,“崔燕是我們同學,她如今在韓國,家里開了一家公司,年收入超過百萬人民幣。”
稍作解釋之后,他又說道:“以崔燕家的公司規模,完全可以獲得外貿資質。到時候兩個公司一對接,就可以完成外貿合作。”
夏云生眼睛一亮,“老劉,你不是和崔燕留電話了嗎?有時間把這事和崔燕說說,一旦成了,對公司的好處太多了。到時候,咱們可以出口的商品種類也會豐富起來,甚至可以是工業品。這些都要在注冊公司的時候添加上,別等到出口的時候,再想弄可就來不及了。”
“這事你想著點,注冊公司的時候把所有類型的銷售都選上。”
“沒問題!”
夏云生拿出手機,直接將這點記在備忘錄上。
確定了注冊資金是50萬,出錢比例就確定了下來。榮輝出5萬,剩下三人出15萬。錢暫時不用打過去,因為要先走手續,然后開通公司賬戶后再打過去驗資。
而且,驗完資之后,錢可以退回來的。不過公司運營需要成本,這些錢將會作為公司的運營成本。
夏云生是公司法人,并且擔任總經理,工資暫定8000元/月;吳三擔任采購部經理,劉慶余擔任推廣部經理,工資暫定6000元/月。除了三人之外,榮輝還會派過來一個人擔任財務部經理,剩下的會計和出納將由劉慶余和吳三推薦,如此一來財務部將會三方共同監督。
吳三說道:“我大姨子家的女兒就在車城上班,可以讓她過來干出納的活。”
劉慶余想了想,“我初中同學好像是會計,我待會兒問問他。”
夏云生點頭,“財務部經理的工資也是六千,會計和出納是五千。”
兩人點頭,五千的工資放在車城已經算是比較高的薪水了。如果公司規模擴大之后,工資肯定會長的。畢竟公司里的都是自己人,長個千八百塊的完全沒問題。
如此一來,每個月的人員工資就要三萬六。也就是說,公司成立之后,按照0.25的利潤率,至少要賺五萬五才能不賠本。而營業額,更是要達到二十一萬以上才行。
不過,這對于吳三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單單他每個月賣蔬菜的營業額,就不低于30萬。當然,他不會將所有的蔬菜交易都挪到新公司來,畢竟他自己還有一個蔬菜銷售公司。只有運送到車城的蔬菜,才會轉到新公司來。
吳三不是傻子,有利可圖的事情他做,無利可圖的話,他才不陪三人過家家。
新公司的名字叫做云上余輝銷售公司,云上余輝取自四個人的名字。云是夏云生,余是劉慶余,輝是榮輝,至于上則來自吳三,他的本名叫做吳尚成。
跑手續的事情交給了夏云生,劉慶余和吳三返回了大賚市。
在路上,吳三還有點不放心。
“大侄兒,你說咱們這個公司能開起來不?”
“那肯定的!”劉慶余笑著說道:“吳叔,不說別的,就蔬菜和西瓜,就夠我們賺的了。我回去之后,立即發動親戚朋友用大棚種菜,你先可著大賚市這邊來,多余的再送到車城。我會在新立村先打造一個蔬菜種植基地,然后再打造一個西瓜種植基地,然后形成一個產能表,到時候可以分批送往車城。”
【新任務:打造蔬菜種植基地。】
【在新立村打造蔬菜種植基地,回饋家鄉父老,帶領父老鄉親們發家致富。】
【新任務:打造西瓜種植基地。】
【在新立村打造西瓜種植基地,回饋家鄉父老,帶領父老鄉親們發家致富。】
劉慶余愣了一下,系統,你還真言出任務隨啊!
吳三點了點頭,“你這個想法很好,這樣一來我就可以顧兩頭了。”
“關鍵是……有榮輝在,咱們的蔬菜和西瓜不愁銷量,而且價格還不低。明年先把這兩樣的錢給賺了,然后咱們再想辦法擴大經營規模。叔,你去周圍鄉鎮收菜的時候,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經濟作物,萬一能拿到超市賣呢!”
“好!”吳三從懷里掏出一個小本,將這點記了下來。
“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活,如果有其他的經濟作物,只要超市要,咱們就能跟著掙錢。”
大賚市只是一個縣級市,人口不足,對于經濟作物的市場需求量太小。只要經濟作物上了規模,就不是大賚市能夠吃下的,所以這方面并不在吳三的關注范圍。這是老客們的領域,老客們買了東西,會直接發往大城市或者南方。
兩人研究了一路,想出了不少點子。不過,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的來,只有腳踏實地的干,才能將這些想法一一實現。
回到家,劉慶余立即下地干活。
過了7月份之后,雨水勤了不少。但這是對于玉米而言的,對于大白菜,下的那點雨根本沒啥作用。所以,劉慶余要在下雨間隔長的時候,給白菜地澆水。
白菜地也下的滴灌,雖然速度慢點,卻是最省事的方針。不管是最原始的白龍灌地,還是稍微先進一點的噴灌,都需要人進入地里作業,而且收拾白龍的時候還會弄一身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