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平州,臨榆關投誠,大唐誠意滿滿
- 穿書女頻歷史,女帝玄武門見!
- 不行擺大錘
- 2141字
- 2025-04-26 23:53:51
李玄明方才說賞賜爵位這些小白話,劉秀通通有意識全部忽視。
開玩笑,現在大唐一窮二白,連國庫這個基本概念都沒有。
拿什么賞賜?
要是賞給鄒保英一些草地,保不齊這位平州刺史,還以為大唐是在侮辱他呢。
開玩笑!人家在中原的良田都不下余千畝。
在意你這點草皮嗎?
劉秀緩緩來到平州城下,望著一位中年男子端起酒杯,對著自己微微一笑。
搖了搖頭,將這些雜念拋之腦后。
算了,彼此都對對方多一點寬容吧。
趕鴨子上架的草原皇帝,幾乎全是契丹人的武將,約等于零的文官群體。
還有劉秀這個心直口快,喜歡梭哈的大唐丞相。
案桌上擺放著幾碟干果,一壇美酒。
鄒保英輕輕撫摸了一下下巴胡須,瞧見劉秀孤身一人走來,拍手笑道。
“好膽量,怪不得丞相大人能教唆皇子登基稱帝,整合契丹部落準備拿下平州城呢。”
這位平州刺史身后都帶著幾百軍士呢!生怕談判失敗,引起火拼。
劉秀堂而皇之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美酒,輕抿一口,忍不住贊嘆一聲。
“好酒,我已經有兩個月沒有品嘗中原美酒了。”
鄒保英抓起酒壇,大笑幾聲,主動給劉秀倒酒。
“哈哈哈……那丞相大人多飲幾杯便是,相信日后丞相大人不會再對中原美酒念念不忘。”
這算是鄒保英釋放善意的消息吧。
劉秀含笑點頭,偶爾抓起幾個干果。
兩人猶如聊家常一般,談起風花雪月,詩詞歌賦……直到慢慢聊起了國家大事。
鄒保英再猛灌了一口酒,半開玩笑道。
“不知道倘若我歸降大唐,丞相大人會許諾我什么?”
“總不至于仍舊把平州城丟給我吧!降臣執掌這么重要的關隘,陛下可能做夢都睡不著吧。”
一說到正事,劉秀也慢慢收斂起臉上笑容,沉吟了一會兒。
“大唐臨時都城營州的營州尹,兼任營州三州的大都督,如何?”
這份誠意不所謂不真誠!
一國首都的掌管者,兼任本省高官。
要是鄒保英突發奇想,想要叛亂,李玄明這個皇帝,說不定都得要狼狽逃竄。
鄒保英腦子點點頭,臉上笑容濃郁了許多。
“據老夫所知,營州都督趙文翙可沒有投降大唐,甚至想要對契丹王庭發動進一步劫掠。”
劉秀聽到趙文翙這個名字,眼眸閃爍出一絲冷芒,臉上還是不平不淡開口。
“跳梁小丑罷了。”
“是啊,跳梁小丑而已。”
鄒保英感慨一聲,對此心知肚明。
別看趙文翙執掌營州三州,無論官職,還是軍隊數量都比鄒保英多太多了。
可在大唐眼里,趙文翙依然沒有鄒保英重要。
就因為鄒保英是平州刺史,只要大唐拿下平州,便能割據一方。
至于遼東境內的營州,遼城州,建安州三地。
大唐對付他們,就跟關門打狗一個效果。
鄒保英緩緩起身,對劉秀鄭重其事行了一禮。
“愿意歸順大唐。”
劉秀對此絲毫沒有意外之色,輕輕扶起鄒保英。
“既然如此,營州尹將平州的軍隊都撤下來吧!讓其他將軍的士卒輪換上去。”
調換軍隊,派遣心腹把守要塞,這是應有之理。
鄒保英心中沒什么不舒服的,反而暗自竊喜。
原本鄒保英態度曖昧,遲遲不肯投降大唐,不就是因為,這個所謂的大唐,就是個草臺班子。
趕鴨子上架的李氏皇族,桀驁不馴的契丹部落,還有年紀輕輕的大唐丞相。
哪怕大唐正統這個旗幟很吸引人,但是對比武周的百萬雄兵。
鄒保英還不是得要好好掂量一下。
今日見了這位大唐丞相,膽識一絕,平衡有方,是一位能人。
再不濟也能割據一方,安穩幾十年,可以保住鄒保英一家老小的榮華富貴。
所以……這還怕什么?
直接干了!說不一定他鄒保英能成為開國功臣呢。
等到平州城換上了大唐旗幟,劉秀帶著鄒保英,以及平州城文武官員投誠趕來。
大唐君臣還如同在夢中,神色恍惚。
這就完事了?不費一兵一卒,便占據了平州城。
從此大唐便能居高臨下,對武周虎視眈眈。
等到平定營州趙文翙,割據整個遼東,總人口到達七八十萬人。
大唐也可以恬不知恥宣稱,自己擁有十萬雄兵。
“丞相!”
“丞相……”
眾多契丹貴族心悅誠服下拜。
劉秀與可汗的青牛白馬之誓的賭約,已經完成了大半。
李玄明心中也暗自得意,盡管他對劉秀十分不爽,不過他這個皇帝很有自知之明啊。
至始至終都沒有拖劉秀后腿。
李盡忠兩眼放光,迫不及待開口。
“丞相,如今平州城已下,是否派將領鎮守,隨后我們班師回程,平定叛賊趙文翙!”
攻打營州都督趙文翙還好,退路封住。
趙文翙得不到中原補給,哪怕有三城補給,也只能慢慢被磨死。
但平州城的歸屬,這是個大問題。
讓契丹將領鎮守吧,怕平州城文武官員心中惴惴不安,擔心自己妻兒老小。
提拔平州城的一名將領吧,契丹人又會心中泛起嘀咕,害怕平州城丟失了。
劉秀掃視了下方群臣一眼,沉默不語。
只能說猜忌,內斗是人類的天性。
如今大唐不過剛剛拿下重要關隘,可以割據一方,胡漢端倪已經初現了。
李盡忠也察覺到自己太過于冒失了,不再開口,還用眼神狠狠盯著躍躍欲試的契丹貴族。
平州城文武官員,以鄒保英為首,一言不發。
李玄明察覺到氣氛不對勁,但是他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于是將目光轉移到劉秀身上,果斷開口。
“丞相,以你之見,平州城派何人鎮守合適?”
劉秀思索了一會兒,很快開口。
“禁軍統領唐明澤調任平州都督,執掌平州,臨榆關。調遣兩百禁軍,三千騎兵,一千五步卒,聽任唐明澤統帥。”
唐明澤是漢人,也是跟隨李玄明進入草原的禁軍統領。
平州,契丹雙方都信任地過。
再加上沒有轉移完平州守軍,平州文武官員也能放心許多。
這調任只能說是誠意滿滿。
果不其然,平州文武官員松了一口氣,也有些惋惜。
五千平州守軍,只能留下一千五,其他的估計都要跟隨鄒保英去營州了。
李玄明見雙方都沒有異議,爽快下令。
“如此甚好,朕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