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帝讓自己說,周顯想了想,決定還是說幾句心里話。
事實上崇禎十六年的大明,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并非人力所能扭轉。在建奴和李自成農民軍的雙向夾擊下,不僅北京城,整個北方都保不住。
現在崇禎唯一能做的便是遷都南京,好好經營一兩年,說不定能保住江南半壁江山。
南方是大明財賦重地,又擺脫了北方的負擔,只要肅清吏治,編練軍隊,把建奴和農民軍擋在長江以北應該沒有問題。等到實力恢復以后,自然可以出兵北伐,收復河山!
可是,雖然周顯知道,想說服眼前的崇禎皇帝卻是很難。
崇禎皇帝怎么說呢?
其勤政、節儉,不好色、不懶政,不修道,不巡視,從個人品行來說并不是個昏君。論勤政在明朝歷代皇帝中絕對能排前三,但就是能力平庸。
但正是太勤政了,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極其不信任大臣,以至于做的越多錯的越多。而且毫無君王的擔當,喜歡讓手下大臣被黑鍋,動輒殺戮大臣。整個崇禎一朝,被崇禎賜死的重臣有數十位。以至于到最后群臣都變得麻木不仁,遇事都裝聾作啞。
正因為如此,周顯也不敢隨便說話,怕說不好也落個被殺的下場。
“讓你說就說,小小年紀怎的如此多的顧慮?”見周顯還在猶豫,朱由檢不耐煩了。
周顯心頭一震,暗道再不說話恐怕就會失去崇禎的信任了。
“回陛下,臣原先只是平民,對朝政一無所知,對吳大學士也不熟悉,實在不知道該說什么。不過既然陛下要臣說,臣便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周顯停了一下,斟酌了一下措辭,繼續道:“陛下讓吳牲去湖廣督師,吳牲卻遲遲不出發,其自然是毫無擔當,陛下懲處其也是應當的。
不過臣仔細想想,吳牲身為大學士,必然了解湖廣真正的情形,也許正如其所言,左良玉擁兵自重已經尾大不掉,他孤身一人前往不會有什么作為。必須有精兵相隨,才能號令左良玉等諸將。”
聽得此言,朱由檢臉色頓時不善。他也想給吳牲精兵,問題是哪里還有精兵可以調遣啊?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話一開頭,很多話立刻不吐不快,周顯心一橫,決定把心里的想法給崇禎說出。
“有什么話就說,朕恕你無罪。”朱由檢淡淡道。
“陛下,在臣看來,大明已經到了危若懸卵的地步,稍有不慎便會有亡國之虞,陛下必須早做打算!”周顯心一橫徑自說道。
“大膽!”一旁的駱養性厲聲呵斥道。
朱由檢沒有說話,卻目光陰冷的看著周顯。
“陛下,臣并非危言聳聽,只是在闡述事實罷了。眼下的大明可以說內憂外患,外有清虜肆虐,屢次敗我九邊精兵,塔山一戰,損兵數萬,宣大冀遼精銳損失殆盡,督師洪承疇被俘,總兵祖大壽投降,錦州陷落,我大明幾無可用之兵,關外也僅剩寧遠一座孤城。
清虜六次從薊北破關,肆虐京畿河北山東,數以百計的城池被攻破,數以千萬的百姓被殺戮,數以百萬的百姓被掠往關外為奴。京畿山東河北殘破,生靈涂炭。
再加上李自成張獻忠等巨寇,各自攜眾數十萬,流寇中原,洛陽開封,襄陽武昌等大城先后淪陷,整個中原陷入賊手不復為朝廷所有。
事實上除了關中和京畿山東以外,整個長江以北大半已經淪陷。
現如今李自成在襄陽建制立國,下一步必然進攻關中,一旦孫傳庭的秦軍被李自成擊敗,整個北方將再無能夠抵擋李自成的軍隊,到時其必然會從關中渡過黃河向東,進攻山西京師,到時便是我大明亡國之時。”
“胡說,胡說八道,我大明不會亡......”朱由檢聽得渾身直哆嗦,指著周顯怒道。
雖然知道周顯說的都是事實,但朱由檢就是不愿承認,不相信大明會在他手里滅亡。
駱養性噤若寒蟬的站在一旁,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駙馬竟然如此大膽,卻也心中感到佩服。
很多事情大家都清楚,但卻從沒人敢對皇帝說。
“胡說八道,妄議國事,誰給你的膽子?你當朕不敢殺你嗎,來人,把他給我拖出去。”朱由檢抓起桌子上的茶盞,憤怒的摔在地上,指著周顯怒道。
兩個太監聞聲沖了進來,拖著周顯就往外走。
“反了,反了!”朱由檢憤怒的在殿中走了,他真的被周顯的話觸怒了,很想下令立刻把周顯處死,但心中僅存的理智又告訴他不能這樣。
一是周顯是在他命令下才說出那樣的話,自己事先已經恕他無罪。再就是周顯剛給他賺了一筆不少的銀子,而且以后還能賺更多。
“皇后娘娘,不好了,陛下命人把駙馬拖了出去,要處死駙馬呢?”
宮中沒有秘密,很快一個太監連滾帶爬的來到坤寧宮,向周皇后稟告道。
“啊!”坤興公主正在陪著母后做女紅,聞言大驚,針一下子刺進了手指。
“怎么回事?父皇為何要殺駙馬?”坤興公主顧不得手指的疼痛,急切的問道。
雖然數日前只見過駙馬一面,但坤寧公主卻對周顯很有好感,認為自己此生的夫婿就是對方了。現在父皇要處死周顯,坤興公主如何不驚?
然而報信的太監卻說不清楚,他只是知道駙馬被拖出來皇帝寢宮,說是等待處置,多半要殺頭。
“不要驚慌,母后過去問問。”周皇后拍了拍坤興公主的手,安慰道。
周皇后平日里不會干涉國政,但現在皇帝要殺駙馬在她看來卻是家事了。
“母后,我也要去。”坤興公主說道。
“好吧。”周皇后答應道。皇帝最寵坤興,也許會看在女兒的面子上赦免駙馬。
母女二人在一群太監宮女的簇擁下很快來到了乾清宮。
“那混賬氣死我了,竟然敢說大明要亡國!”看到周皇后來問,朱由檢怒氣沖沖解釋道。
“陛下不要生氣傷了身子,駙馬畢竟年幼口胡遮攔,臣妾相信他心還是好的,不是有意觸怒陛下。”周皇后勸解道。
“若不是看他無意,朕早就讓人仗死他了。”其實朱由檢氣已經消了一些,已經在想周顯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會不會真的像周顯說的那樣。
大明會亡國,這是朱由檢不愿接受的事實,現在被周顯揭破了,讓他如何不怒,但冷靜下來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很可能會真的發生......
“父皇,駙馬有罪,女兒代他向父皇請罪了......”
坤興公主跪在地上,眼睛通紅道。
看著女兒眼淚巴巴的樣子,朱由檢心頓時軟了,便借坡下驢道:“讓那畜生滾過來吧,若不是看在我寶貝女兒面上,我非殺了他不可!”
很快,周顯又被帶進了殿內,然后便看到皇后和皇帝并排而坐,皇后的身后還站著一個宮裝少女。
周顯一眼就認出她就是自己的未婚妻坤興公主。
看到周皇后和坤興公主,周顯的心頓時放了下來,暗道應該不會被皇帝處死了。
現在的周顯對崇禎皇帝又怒又怕,他娘的先是說恕自己無罪,然后又喊打喊殺,這不是言而無信是什么,怪不得當了亡國之君!
心里痛罵著崇禎,臉上卻一點也不敢露出,滿臉感激的跪在皇帝面前,叩謝對方的不殺之恩。
“哼,若不是皇后和公主求情,我非宰了你不可,竟然敢詛咒我大明亡國!”朱由檢氣哼哼道。
“謝皇后娘娘和公主救命之恩。”周顯連忙向周皇后和坤興公主道謝,抬頭看時,目光和坤興公主對視,然后就看到坤興公主臉一紅,慌張的挪開了目光。
不過只是短短對視,周顯還是從坤興公主目光中看到了一絲絲關心,心里頓時一暖。
得知皇后公主過來,駱養性已經告退離開了。朱由檢揮揮手,命侍候的太監宮女退下,殿內便只剩下皇帝一家三口再加上周顯。
“你真的認為大明會亡國?”此時的朱由檢已經冷靜了很多,再次向周顯問道,繼續著不久前的對話。
不久前周顯話還沒說完,便被朱由檢暴怒打斷,現在朱由檢想知道周顯到底想說什么。
“若是按照現在的情形發展下去,頂多一年,大明便會滅亡。”周顯點頭道。
不是周顯頭鐵還要觸怒崇禎,而是亡國的話已經說出口沒法收回,既然如此,不如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完。現在有皇后和公主在,崇禎皇帝應該不會再喊打喊殺。
“你可有辦法救我大明?”朱由檢聲音顫抖道。問計于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說出去幾乎沒人相信,簡直過于荒謬。然而此時的朱由檢已經沒了辦法,眼看著局勢一日不如一日,但他卻全然拿不出任何主意來,而群臣更是束手無策。
“臣其實已經說過了,北方近乎淪陷,便是在朝廷控制下的地方也已經殘破無比,到處都是災民流民。陛下,臣想請問,現在北方各省還收的上來稅賦嗎?”周顯問道。
朱由檢緩緩搖頭:“前些年還好一些,河南山東能征收到一些錢糧,自從洛陽開封被流寇攻破,河南已經征收不到錢糧了。而河北山東剛剛遭到清虜劫掠,八十多座城池被攻陷,數十萬百姓被掠到關外,重新派去的地方官紛紛叫苦,請求朝廷減免今年的賦稅并且撥出錢糧賑濟災民,今年應該征收不到錢糧了。”
“也就是說現在整個朝廷只能靠漕糧維持?”周顯繼續問道。
朱由檢點點頭,沒再說話。
“那陛下有沒有想過,若是漕運斷了會怎么樣?”周顯問道。
朱由檢臉色頓時陰沉了起來。漕運斷絕,意味著北京城近百萬人口沒了口糧,朝廷便會崩潰......
“陛下,中原已經被李自成賊軍所占,其下一步必然會攻打關中。孫督師雖然知兵,但定然擋不住李自成,李自成若是打下關中,下一步必然揮師進攻京師,在進攻同時其必然會派出軍隊切斷漕運!”周顯說道。
“等等,你為何說孫傳庭不是李自成的對手?”朱由檢質問道。
孫傳庭所部的秦軍是中原一帶最后的精銳了,朱由檢對其寄予厚望。
“孫督師所部秦兵雖然精銳,但數量實在太少。而李自成部流賊卻數十萬之多。”
“李自成可以敗無數次,只要有無數流民在,他便能迅速再次擴充軍隊。而孫督師只要敗上一次,便會陷入萬劫不復。”周顯嘆道。
朱由檢愣了,他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
“這幾年北方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無數百姓吃不上飯,只能選擇成為流民。而李自成帶著他打地主分田地,這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只要天災不消失,只要朝廷不能賑濟流民,這樣的情形就無法改變,孫督師便永遠也無法擊敗李自成。”周顯繼續說道。
“那該如何是好?”周皇后聽得花容失色,連忙問道。
“北方殘破,北京已經沒有守下去的必要,臣建議陛下應該盡快遷都南京,干脆把整個北方扔給李自成。
有長江天險在,守住江南應該不成問題。
大明的賦稅大半都來自江南,只要好好經營江南,刷新吏治編練軍隊,總有一日可以揮師北上,收復河山!”周顯慨然說道。
遷都南京嗎?朱由檢聞言愣了一下。
現在還不是崇禎十七年,孫傳庭還沒有兵敗,關中還沒有丟失,朱由檢對擊敗李自成還抱有最后一絲幻想。在他看在,形勢還沒有到遷都的時候。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豈能棄北方子民于不顧,棄祖宗的社稷于不顧?丟了整個北方,朕還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朱由檢厲聲道。
周顯嘆了口氣,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了。
說實話,現在遷都還來得及。趁著李自成還沒攻下關中之時,迅速遷都南京,整合南方資源,至少守住南方沒有問題。
而若是等李自成攻破關中,摧枯拉朽之時,在所有人看來,大明氣數已盡,即便到時再逃到南京,恐怕也難以扭轉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