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一夜成名,黑料也來

南山村寫作班事件”,在省臺新聞頻道播出后的第二天,就像一顆火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網絡世界。

節(jié)目中,鏡頭定格在林浩講課的一幕——

他站在破舊教室前,穿著一件洗得發(fā)白的灰色毛衣,眼神篤定,聲音溫和:

“如果你們的筆能寫出命運,那我愿用這一生,替你們把墨水灌滿。”

彈幕瞬間炸裂:

——“臥槽這不是小說主角嗎?”

——“這才是真正的鄉(xiāng)村力量!”

——“愿用千元課包換你一課!”

——“好男人!這種人要是我爸,我能寫十篇作文夸他。”

節(jié)目播出不到六小時,#林浩寫作班#、#鄉(xiāng)村教育之光#兩個話題便登上省內熱搜前三。

那一夜,林浩,徹底火了。

火的速度之快,連林浩自己都未曾料到。

上午十點,鎮(zhèn)上一家教育機構主動發(fā)來合作邀約,希望以五千塊一節(jié)課的價格,請他去“做一期勵志課”。

下午一點,某短視頻平臺官方賬號聯(lián)系他,表示愿意為其免費開設“鄉(xiāng)村講堂”賬號,助力公益?zhèn)鞑ァ?

連隔壁村的張會計都特地騎車趕來,嘴里咂摸著瓜子說:“浩子你火了,你要是不搞帶貨,我都替你心疼錢!”

可成名之后,麻煩也接踵而至。

就在當晚,“鄉(xiāng)村教育觀察”公眾號發(fā)布一篇標題為——

**《林浩其人其事:真理燈塔,還是包裝神話?》**的文章,迅速在圈內炸鍋。

文中列出:

——林浩高考落榜兩次,文化課不達線;

——曾在鎮(zhèn)上幫人收過“高利貸”;

——與鎮(zhèn)上一女記者關系曖昧,疑似炒作劇本。

文章落筆一句:

“在流量橫行的今天,我們需要教育的火種,不需要又一個炒作的符號。”

評論區(qū)瞬間分裂:

“說實話,我就覺得他太能演了。”

“炒作也好,起碼教了孩子。”

“如果真是騙子,早點扒出來。”

“別裝圣人行不?村里搞個小班就當自己是教育家了?”

林母讀不懂這些文章,只知道這兩天浩子的臉在手機里天天冒出來。

“浩啊,他們說你啥‘炒作’,你要不就歇歇?”

林浩淡淡一笑:“娘,我從泥里走出來,這點臟水,還真不算啥。”

他當然知道,這事背后是誰在推。

從寫作班被舉報,到文化局下村“調查”,再到現(xiàn)在的網絡黑料一鍋燉,王長根沒有這個能耐——但他背后的人,可能有。

他得小心,這不是打架,這是下棋。

晚上十點,林浩一個人坐在教室里,臺燈的光把他面前的書影拉得很長。

許婧發(fā)來消息:

【林浩,這事我也壓不住了,你要不要我也寫一篇,替你澄清?】

他盯著屏幕良久,只回了兩個字:

【不用。】

他要的不是靠人洗白,而是靠事實碾壓。

第二天,林浩主動發(fā)布了一條長文,標題只有六個字:

《我是誰,我干啥》

他在文中坦白了自己的全部過往——

高考落榜?有。

收高利貸?有,那是給人打工,領的三百一個月的死工資,不懂法;

和記者關系曖昧?笑話,那是救了她一命,她哭得像個孩子。

“我不是什么教育家,我就是一個想讓村里孩子寫出作文的失敗者。”

“如果你覺得失敗者沒資格發(fā)光,那就別看我;如果你覺得光能照亮人,那我愿意一直點燈。”

這篇文章,僅一個小時,點贊超過十二萬。

底下一條評論火了:

“原來爽文不是假的,是他真活成了。”

晚上,林浩站在村頭,看著天上的星星慢慢落入山后。

他忽然想起前世——那年他也被輿論圍攻,那時候他逃了,關掉手機、斷絕聯(lián)系、徹底消失。

而這一次,他不再躲。

他知道,真正的逆襲,從不是躲開風浪,而是騎著風浪奔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淅川县| 法库县| 沭阳县| 惠东县| 平利县| 临潭县| 忻城县| 扬中市| 绥化市| 杭锦后旗| 凌海市| 介休市| 宁化县| 永靖县| 合山市| 德昌县| 永嘉县| 卢龙县| 政和县| 酒泉市| 依安县| 龙岩市| 崇仁县| 东方市| 玉林市| 岚皋县| 河源市| 宝丰县| 和林格尔县| 商水县| 准格尔旗| 山东| 竹北市| 济宁市| 和田市| 温州市| 盈江县| 安国市| 江山市|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