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墻上,眾人松了口氣,有不少人歡呼。
俞大猷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大同府的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艱難。
雖有各處援軍陸陸續續抵達,但要么在遠處難以靠近,要么雖然入城,但死傷嚴重。
敵人足有十萬大軍,而他手下能用的兵力,算上兩千義士,也不足一萬。
此時蒙古十萬大軍合圍,切斷了援軍,也切斷了糧草供應,府城內的糧草最多堅守一個月。
一個月內,必須擊潰蒙古軍,否則不光府城陷落,整個大同府也會淪為蒙古獵場。
“蒙古的主力是四萬騎兵,威脅最大。”
“得想個法子對付那些騎兵……有了!”
他靈光一閃,想到了古代兵法中的戰車。
若論騎射,大明士卒確實比不上蒙古騎兵,不管是機動性還是射程,都有所不如。
可若是在戰車上架設弓弩銃炮,那就另當別論了。
另外,戰車上還可以配備旗手、牌手抵擋敵方弓箭,配備虎叉手、鉤鐮手、撥刀手沖鋒破陣,配備鳥銃手、神槍手射殺敵方騎兵……
他熟讀兵書,腦海中浮現出各種各樣的知識,不斷融合、重組,又想起了皇上兵書戰策中提及的“步坦協同”,很快構思出一整套的戰車方案。
“皇上說的坦克,應該就是重裝戰車罷?”
“虎叉手、鉤鐮手、鳥銃手、神槍手,自然就是步兵和炮兵了。”
“這里視野開闊,正好適合戰車行進,適合對付騎兵。”
“至于白蓮教眾和投靠韃靼的邊軍邊民,倒是有另外一個陣法適合他們,只需稍微改改。”
當天晚上,俞大猷召集各級軍官和五大門派的掌門、長老,當然還有早已趕到的錦衣衛指揮僉事朱七,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眾人越聽越興奮。
“此法可行!”
大同知府這些天愁眉不展,睡不著覺,每天都擔心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現在終于等到了主心骨,等到了破敵良策,坐不住了,起身道:
“下官這就去動員全城百姓,集合全城之力,打造兵器戰車,準備將軍所需之物!”
“就算將府衙拆了,也一定給將軍湊齊!”
他帶著下屬官員匆匆離開。
俞大猷看向五大門派的掌門、長老:“府城物資有限,哪怕日夜不停,耗盡人力物力,也打造不出多少戰車,還需仰賴諸位。”
石清連忙應承:“將軍請吩咐,我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俞大猷道:“蒙古大軍圍城,各地援軍如果分散趕來,就會被蒙古騎兵以逸待勞,依仗機動優勢進攻,后果不堪設想。”
“我需要有人出城聯絡各處援軍,令他們不得靠近,就近準備物資,制造戰車,等時機一到,配合我軍內外夾擊。”
趙真嵩立刻請纓:“此事交給我們全真派,貧道親自挑選擅長金雁功的弟子,保證將將軍的軍令送到各處援軍手上!”
“好,那就拜托全真派諸位真人了。”
俞大猷畫了張戰車圖紙,命人描摹幾份,交給趙真嵩:“趙真人可于丑時從南邊城墻出城,我會率軍從北側佯裝突圍,吸引蒙古兵力,為你們制造機會,一切小心。”
他又說道:“蒙古大軍劫掠了不少物資,如果一直圍城,一個月后府城必破,所以我需要有人找出蒙古大軍糧草,一把火燒了,逼迫俺答撤軍。”
愚酒真人笑道:“此事武當去做,沒人和我爭吧?”
眾人笑而不語。
俞大猷道:“真人可帶人和趙真人他們一起出城,再想辦法混入白蓮教,潛入蒙古大營,放火焚燒糧草,時間就定在一個月后,但見火起,我們就內外夾擊,發動總攻。”
他神情嚴肅:“真人,此事至關重要,關系到整個大同,乃至整個大明的安危,務必小心!”
愚酒真人也不笑了,鄭重承諾:“將軍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好,諸位抓緊時間休息,子時集合!”
眾人忙去休息,恢復體力和精神。
俞大猷可沒時間休息,戰事緊張,有處理不完的事情,還要去排兵布陣,準備稍后的佯攻。
…………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蒙古大營,俺答汗遠眺府城,贊嘆道:“我軍兵力是敵軍的十倍有余,卻還是無法破城,俞大猷果然不凡,可惜不能為我所有。”
旁邊一人道:“大汗,大同府城是一個魚餌,我們圍而不破,大明援軍就會不斷送上門來,這是好事。”
此人中原打扮,名為趙仝,是白蓮教的教首,麾下教眾過萬,占據方圓百里領地,擁有馬匹五萬,牛三萬頭,谷物兩萬斛,勢力極大。
趙仝投靠俺答汗后,一直鼓動俺答稱帝,還為俺答建造了九重宮殿。
如此一來,他也能水漲船高,稱王稱霸。
他手下的白蓮教眾,有的在蒙古境內墾荒種地,從事生產,有的則扮作僧人、道士、乞丐、商人,潛入邊境各府,乃至京城之地刺探情報,是名副其實的奸細。
白蓮教給邊境各府造成的危害,一點都不比蒙古騎兵低。
實際上,俺答汗一開始并沒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想和大明開關通商,開放馬市。
就是在趙仝的鼓動下,蒙古和大明的關系才越來越緊張,看不到和解的希望。
俺答汗對趙仝很是倚重,聞言笑道:“此計甚妙,就按照你說的辦。數日鏖戰,將士們也都累了,傳令,今夜休息,明日騎兵巡查四方,發現大明援軍立刻報信!”
“大汗不可!”
趙仝連忙勸阻:“臣聽說過俞大猷,此人生性狡詐,詭計多端,我料定他今夜必定襲營,不如早做準備,將計就計,將其一網打盡!”
俺答汗眼睛一亮:“好計謀!”
他對趙仝極為依仗,視其為軍師,立刻依計行事。
丑時三刻,大同府城北門大開,俞大猷親率三千精騎出城,直愣愣的朝著蒙古大營沖殺。
忽然,大營中涌出大片弓弩手,彎弓搭箭,一波波箭雨朝著他們飛來。
“分兵,一隊去西門,一隊去東門!”
俞大猷早有預料,還沒沖到蒙古大營,就撥馬帶人朝著西門狂奔,同時彎弓搭箭,一箭將距離最近的蒙古將軍射殺。
三千精騎,奔騰如虎風煙聚,呼嘯而來呼嘯而去。
俺答汗立刻下令追擊。
與此同時,城墻上冒出了大量弓箭手,射向追兵,造成了不小傷亡。
“不好,中計了!”
俺答汗狠狠地瞪了趙仝一眼,下令撤回。
三千精騎返回府城,俞大猷看向迎過來的石清:“石大俠,全真教和武當派的真人們出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