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外的雨聲雷聲交雜,混作一塊,再想睡個回籠覺,卻是不成了。
王啟站起身來,揉著惺忪睡眼朝洞外走去,來到洞口,帶著泥土氣息的水汽浸潤鼻腔,嘩啦啦的雨點連綿不絕。
往外望去,洞穴外的世界已經被水幕籠罩,遠處有驚雷炸響,如銀蛇狂舞,看著洞外被狂風壓彎的樹梢,王啟心中不免升起些許慶幸。
“好在昨日把陶胚放入新屋,不至于被雨點打個稀爛。”
但隨后,他又忍不住想,那新建成的屋子屋頂泥巴還未大干,能否抗住這大雨,不會被風雨摧毀吧?
帶著這樣的憂慮,王啟猶豫些許,還是決定去新屋那邊看看,于是他轉身折返洞穴。
外界雨水如水幕傾瀉而下,若是不準備得當,怕是要淋成落湯雞,有感冒的可能。
而在這遠古時期,若是害了病癥,便也離死不遠了。
王啟來到洞穴內,找到制作獸皮的石群大姐,向她要了一塊未經裁剪,還算寬大的獸皮。
又找到木匠,讓他們幫忙做了支架把獸皮撐開,在這古代的第一把雨傘便做好了。
做完這一切后,他重新回到洞口,剛要走出雨幕。
一個敏捷的身影從遠處淋雨跑來,王啟定睛一看,是石小魚。
他趕緊讓開占住的洞口位置,讓少年得以帶著滿身雨水進入洞穴。
才一進入洞穴,他便看見洞口的王啟,頓時笑著道。
“王啟大哥你在洞口的話,省的我去找你了!”
“我想來告訴你,新屋內的那些陶胚,我和小魚在下雨前便幫你轉移到其他屋子,所以小魚讓我來告訴王啟大哥,讓你安心。”
王啟聞言,他看著面前全身淌水的青年,面露感動,“千里你冒雨趕來,就是為了告訴我這些,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的。”
“沒關系的,”石千里聞言拍拍胸脯,濺起身上的水滴,“我是部族內第二強的戰(zhàn)士,這點雨水對我來說沒什么用。”
“但小魚擔心王啟大哥你太在意那些陶胚,要是淋雨導致得病就難辦了。”
說著,少年看向洞外,嘟囔道,“這大雨也是,說下就下,剛剛外面還要出太陽呢,突然就刮起大風,把云雨雷電全部帶來。”
“本來還想看王啟大哥你怎么燒陶,看來今天是不成了。”
王啟聞言笑道,“千里你想看的話,今日未必不行,雖然外面大雨連綿,但我看這雨來得快,去的也快。”
“你看,這才一會兒,外面雨勢便已經小了許多了。”
少年聞言,跟著王啟的視線朝外看去,發(fā)現(xiàn)果然如王啟大哥所說,雨水已經小了許多了,就連猛烈的風兒都溫柔下來。
“可就算小了許多,外面也還在下雨啊……”少年不解道。
“那放在室內不就行了?”王啟帶著少年朝洞穴內走去,“千里你雖然身體硬朗,還是先到火堆旁烘干一下吧。”
“落雨將歇之時,我會去把那些陶胚拿到洞穴內,就在這邊燒陶!”
在后世的時候,燒陶器需要用到要雜窯爐,那樣燒制出來的瓷器成品率才高,但王啟手里啥也沒有,也只能用最古老的法子。
那便是在地上挖出深約三十到五十厘米的坑洞,然后放入木柴燃料,把陶胚包裹,便能夠直接燒制。
通常幾小時或者一天時間,等火熄滅,覆土進行封火,任其自然冷卻即可。
這便是最簡單的燒陶法,優(yōu)點是方法簡單,能就地取材,缺點便是成品率低,燒出的陶質量也參差不齊。
“但這已經是這個時代目前燒陶的最優(yōu)解,等到以后燒陶經驗充足,我再考慮燒制一些土磚來壘窯好了。”
想著這些的時候,王啟已經讓石千里在火堆旁脫下衣服,進行烤火烘干,而他則在洞口再三探查。
又一次來到洞口查看,看到外面的雨水將歇。
王啟不再猶豫,舉著手中獸皮制作的沉重雨傘走出洞穴。
踏出洞外,走上濕滑的路面,獸皮靴濺起點點水花,頭頂?shù)挠陚闵媳淮虻泥枧咀黜憽?
王啟很快來到新屋旁邊,查看情況。
經過一場暴雨的洗涮,新屋上面堆積的干草被吹走部分,露出下面未干的泥巴。
其正往下滴落泥水,有些已經順著縫隙滲入屋內。
好在主體沒有受損,后續(xù)修繕即可。
看到新屋的情況后頓時讓王啟松了一口氣,情況比他預料的要好上不少。
于是他轉個身往前走了幾步,來到石小魚的屋子前,陶胚正是被轉移在此。
王啟呼喚著少年的名字,石小魚走了出來,在看到王啟后和他打了個招呼。
王啟也不廢話,很快和少年解釋清楚,兩人小心拿出已經干燥許多的陶胚,朝著洞穴內走去。
不一會兒后,兩人來回走了幾趟,把陶胚全部搬入洞穴,放在王啟早已挖好的土坑中。
柴火堆放的滿滿當當,把陶胚圍在中間,王啟不再猶豫,從不遠處的火堆中借來火苗。
點火,燒陶!
很快,熊熊火光燃燒炙烤著陶胚,升起的濃濃炊煙中,王啟不斷添加柴火,維持著火堆溫度。
燒陶器是個需要很長時間的持久活,火堆要在幾小時內維持六百到九百度的溫度,這樣的成功率才大大提高。
“說起來,后世有些精美陶瓷燒制的時候,需要特定等待春雨時期進行燒制,因為只有那樣燒出的瓷器才最美麗。”
當然王啟沒想那么多,他只是燒陶,還稱不上瓷器,自然沒有那么多講究,也燒不出來美麗的青花。
碰上下雨只是趕巧罷了。
手中添加柴火的動作不停,時間很快流逝,一晃便幾個小時過去。
在這期間,他還拿出已經冷卻的肥皂,讓兩位少年來試用,看著用肥皂后輕易便能洗掉的一些污垢,兩位少年皆興奮起來。
在確定肥皂的效用確實可以后,王啟還特地讓千里拿出兩塊送去給石群大姐,若不是她給的脂肪,肥皂也無法造出。
做完這一切后,王啟看著漸漸熄滅的火堆,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于是他弄來一些干的泥土,把火堆連帶陶胚整個掩埋起來。
“剩下的便是等這些陶胚自然冷卻,而這個時間也需要一天左右。”
王啟站起身來,和少年寒暄幾句,又到洞外看了一眼,發(fā)覺時間還不算晚,大約只過了午時。
于是幾人趁著大雨停歇,找來干草泥土等,趕緊把受損的房屋進行修繕。
等到修繕完畢的時候,天色已經暗沉下來,一天時間恍然而過。
“等到明日千里你們過來的時候,陶器就可以挖出了。”
王啟和兩位少年道完別回到洞穴,哪知道才一躺下,石落部族的木匠石西,就拎著一個東西走了過來。
“王啟小哥,你要的那種捕魚籠已經做好了,你來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