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問心局
- 我有一本因果錄
- 木灶淦
- 3273字
- 2025-06-20 21:41:26
永寧帝告訴王灶,這二十四路仙家實為二十四種信仰,分別是風火雷電、火海日月、山水佛蠱、兵樹妖瘟、藥鬼門匠、戲尸蜃囍。
每一種信仰,分別代表了一個派系,比如風信仰派系,供奉的神祇是“巽宮風輪真君”。
按照某種供奉途徑去做,信徒便能獲得該真君賜予的神力,從而提升實力。
實力的高低,分為九個品級,九品再往上是為雙仙,又稱左右仙,乃是這條途徑里最厲害的兩位信徒,被稱為“仙家”。
二十四路仙家,便是指來自二十四條途徑的最強之人。
王灶了解到了仙家們的來歷后,若有所思的看著永寧帝,而后問道:“朝廷能夠在這片疆土上站穩腳跟,難道背后沒有仙家扶持?”
總不能仙凡兩別,互不往來吧,畢竟權力的誘惑,難道身為仙人就能忍得住?
永寧帝哂笑道:“二十四路仙家相互制衡著,誰也不能輕易奪取疆土王權,干脆就讓一切順其自然演變,千百年來,王朝興了又衰,朝代改了又換,這背后也許有仙人出手推動,但大局都是由凡人親手鑄就而成,仙人遙不可及,他們在遠端觀望,就像詩句里描述的意境,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這顆青螺指的就是皇帝,至于誰當皇帝,在他們眼中,都不過是一顆青螺罷了?!?
說到這里,永寧帝忽然看向王灶,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興許他們現在就在看著你我?!?
王灶聞言,使感官沉浸式地仔細感受了一下,倒是沒有感受到被偷窺的感覺。
如果真有人在背地里偷窺,那也是比王灶實力高出無數個臺階的存在,因此王灶才無法察覺到對方的隔空凝視。
王灶忽然問道:“既然有二十四條途徑可以成仙,那你身為一國之君,掌握著數不盡的資源,為何不去選擇其中一條途徑修仙呢?”
永寧帝嘆了口氣,說道:“有了千錢想萬錢,當了皇帝想成仙,你看看我父親就是想成仙的人,結果呢?他變得不人不鬼,根本就不是仙,而那些所謂的升仙途徑大多都是從‘零’開始的,零指的是那些普通人,比如漁夫、樵夫、殺豬匠、養蟲的人等等,而我生來就是帝王的后裔,根本接觸不到底層,也接受不了底層的生活,可能這就是命吧,像我這樣的人注定不能成仙?!?
他語氣里透露著淡淡的悲觀。
王灶搖了搖頭,覺得成為像仙人一樣的存在的途徑有很多,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二十四路仙家的供奉途徑來,其他法子也有的是,比如他現在走的淫祀路子,就是二十四路仙家之外的路子。
“真正想要成仙的人,自然會踏出一條獨屬于他的仙路?!?
扔下這句話,王灶便不辭而別,駕著同林鳥離開了紫荊城,飛到了京師的上空,眺望著繁華的京城建筑,余光撇過熙熙攘攘的街道,有些戀戀不舍。
自己還沒有好好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呢!
但不過,紅塵終歸是紅塵,自己向往的東西,不是它。
王灶道心堅定,御鳥揚長而去。
……………………
京師沒有了王灶,還是那個京師,人事物照常運轉,坍塌的建筑也展開了緊鑼密鼓的重建,一切仍是欣欣向榮。
永寧逐漸適應了他的新身份,在老太監的督促下,也開始習慣改口,自稱為朕!
一個新的皇帝誕生了。
是明君還是昏君,得交由時間來印證。
……………………
王灶返回灶王廟的路上,之前那個叫做“賈寶山”的善信的因果成熟了。
這個賈寶山是一名商人,賺夠了錢便打算跑路,結果卻被自己的親弟弟和妻子出賣,把他試圖卷款跑路的事情告知了跟他有利益糾葛的土匪頭子。
后者并沒有因此殺了他,反而替他出手將他的弟弟和妻子殺死了,給了賈寶山一次擦亮眼睛重新做人的機會……
但賈寶山心善,因為弟弟和妻子的慘死,一直耿耿于懷,感到良心不安,時常做噩夢,精神狀態非常不好,后來他聽從身邊女傭人的建議,去灶王廟里燒香拜神,求個心安。
當時王灶賜予了賈寶山一份果報,叫做“問心鏡”。
賈寶山拜完神下山后沒過多久,便陰差陽錯的撿到了問心鏡,并且獲知了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式,故而通過這面鏡子,模擬了一場像“夢境”一般的“問心局”。
夢的開始,賈寶山發現自己就像“重生”了一樣,回到了十年前的時候,并且這個世界和過去的世界不太一樣,他的弟弟“賈寶河”居然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而身為哥哥的他則只是給賈寶河干活的“下等人”。
弟弟雖然有錢有勢,卻不怎么愿意向身為哥哥的他提供太大幫助,只是安排了一些普普通通的活計給他干,至多能維持生計。
而重生后的賈寶山仍執掌著問心鏡,并且獲得了問心鏡的指引,就像玩游戲做任務一樣,任務提示他需要去跟弟媳“金氏”通奸,然后在合適的時間出賣賈寶河……
現實世界,金氏本是賈寶山的妻子,然而這個模擬世界,金氏卻成為了弟弟的妻子。
賈寶山知道這是問心鏡特意設計的劇情,因此也就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么做了,他按照問心鏡的任務指示,一步步接近弟媳,因為有著問心鏡的幫助,他知道弟媳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心里在想什么,所以他很快就把金氏給“征服”了,兩個人私底下開展了見不得光的關系,并且盤算著如何竊取弟弟賈寶河的財富……
終于有一天,賈寶河覺得自己錢賺夠了,他打算攜款跑路,離開這個充滿人情世故的是非之地,并且只把這件事情私底下告訴了妻子金氏,并沒有告訴哥哥,然后就開始策劃什么時候逃跑。
金氏自然而然的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情夫賈寶山,賈寶山在得知事情經過后,感慨這不就是他之前的經歷嗎?
當初賈寶山也是覺得錢賺夠了,打算攜款跑路,并且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和弟弟,打算三人一起離開,結果卻遭到了背叛!
如今兩極反轉,賈寶河成了那個想要攜款逃跑的角色,賈寶山見狀,毫不猶豫的策反金氏,一起去把這件事告訴了跟弟弟賈寶河有合作的土匪頭目黃氏。
黃氏在得知這件事后,正如現實那樣發展,帶人找到了賈寶河面前,然后給他下達了一個死命令:
“念及舊情,我給你一次機會,要么你親自動手把你哥和你妻殺了,然后繼續做你的生意,要么我就一刀把你砍死,你選吧!”
賈寶河在得知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后,整個如遭雷劈一般定住了,他想不到金氏居然會背叛他,頓時勃然大怒,并且感到非常羞恥,毫不猶豫的接過土匪頭目遞過來的刀,將金氏和賈寶山活活砍死了。
問心局到此結束。
賈寶山結束了問心鏡帶來的一場的特殊人生體驗后,終于釋懷了,之前他還為此感到愧疚,但現在一點兒都不愧疚了,畢竟,如果弟弟站在他的角度,會毫不猶豫的殺死他。
這樣的人渣,不值得他去緬懷和愧疚!
賈寶山釋懷過后,事業也逐漸回歸了正軌,并且因為有著問心鏡的幫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以前的他過度謹慎,做起事來小心翼翼,但是現在有問心鏡提供的支持,他每次感到難以抉擇的時候,就會利用問心鏡的能力展開一場模擬人生,然后做出了相對他而言正確的判斷。
不知不覺中,賈寶山開始格外的依賴問心鏡的能力,凡事都先利用問心鏡去模擬演練一遍才去做,逐漸的,他已經失去了自我的判斷,全靠問心鏡的判斷來判斷。
比如說賈寶山為了達成某個目的,不得不殺死一個阻礙他的人,可是他卻有些猶豫,為此感到良心不安,過意不去,于是他就用問心鏡去模擬人生,看看相同情況下,那個人是怎么對待他的,結果那人選擇毫不猶豫的殺死了他,因此,賈寶山回到現實中后,便狠下心殺死了對方。
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到最后,賈寶山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個殺伐果斷的人,至少在外人看來是這么覺得的,因為賈寶山殺起人來從不眨眼,也仿佛不會感到任何的良心不安,該吃吃該喝喝,平常得可怕,仿佛被殺死的那個人就該殺!
賈寶山成為了一個殺伐果斷的人后,生意自然也就越做越大,欲望也跟著一點點變大,并且和土匪們走得越來越近。
直到有一次,賈寶山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賈寶山結識了土匪寨子的二把手,有一回兩個人相聚飲酒,結果酒過三巡這個二把手就稱他有意造反,打算拉攏賈寶山,讓他出錢支持自己造反,等造反成功了,便給他天大的好處,描述了各種各種讓人心動的大餅。
彼時的賈寶山已經被欲望蒙蔽了雙眼,面對對方開出的種種豐厚條件,終究是沒忍住,這一次,他沒有選擇利用問心鏡的去模擬,直接便答應下來,開始私底下提供資金支持。
可是沒過多久,東窗事發,這個二把手被土匪頭子一刀剁掉了腦袋,然后土匪頭子便找上門來,一臉失望的看著賈寶山。
賈寶山這才猛地回過神來,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錯誤啊,千不該萬不該跟一個身為二把手的家伙合作,老老實實的跟著大哥混他不香么!
可是現在悔悟已經晚了,土匪頭子磨得锃亮的刀落在了他賈寶山的脖子上輕輕一刎,為他原本榮華富貴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