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劉宏:或許皇子辨是漢家乳虎?
- 三國:開局就藩覺醒領主系統
- 根楓
- 2035字
- 2025-05-14 22:57:35
“渤海王,這是莽撞還是霸道,中常侍說斬便斬?”
角落中,荀爽帶著荀彧三人靜靜看著,見到劉辯就這樣斬了夏惲,目光之中都充滿了不可思議之色。
劉辯是嫡皇長子沒錯,但夏惲可是十常侍之一,在其中的地位也不算低的!
最重要的是,如今幾乎人人都已經知曉劉辯外封就藩是因為被劉宏和董太后所不喜,又得罪了十常侍。
這樣的局面下,又當街殺了一位十常侍,張讓、趙忠等十常侍都能輕易放過劉辯嗎?
且夏惲敢來讓劉辯盡快就藩,那代表是劉宏是授意的。
殺了夏惲,又何嘗不是在打劉宏的臉呢?
所以荀爽才會猜不透劉辯此舉,究竟是霸道,還是單純的莽撞。
荀彧則失笑搖頭,看向荀爽道:“叔父,你想想渤海王答應外封就藩,卻拿下渤海、漁陽兩郡,并且借漁陽郡北靠鮮卑之名,拿了三千兵權。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是莽撞之輩?”
荀攸也是附和點頭,無比認真道:“叔公,您想一想從外封就藩的朝議后,渤海王做的事。
取渤海、漁陽兩郡,又借鮮卑穩住三千兵權就罷了。
找大將軍募得三千丹陽兵,又自并州謀得幾位精通騎戰的猛將,且借大將軍府內名士陳琳、逢紀之手,將自己廢黜宦官的名聲發揚出去。
這每一件事都是渤海王殿下的精妙布局,他為的便是去就藩封國。”
荀爽也是點了點頭,但卻仍是帶著一絲疑惑,“可渤海王殿下何須做這么多?
哪怕陛下與太后不喜,但殿下畢竟不是嫡皇長子,這般身份不可能無法繼位。
去渤海國就藩或許是能發展出一股勢力,還能擁有一支幾千之數的精銳。
可若還是為了那至高之位,豈非多此一舉?”
荀爽老了,這幾十年都在強漢的觀念下生活。
哪怕經歷了黃巾之亂,但還沒有董卓廢帝,火燒洛陽皇宮,老朽的思想確實想不到大漢如今已頹勢盡顯。
事實上,能夠看到大漢頹勢的人有,但能看到大漢將要滅亡的人并不多。
甚至,只要劉宏還活著,大漢就不會出現滅亡的情況。
可誰又能知道漢靈帝四年后就會嗝屁呢?
“叔父,或許是渤海王殿下覺得登基后,再經歷幾年太后垂簾聽政,到那時大漢或許積重難返了吧。”
荀彧嘆息一聲,他能看到大漢的隱患,但還是沒有往亂世那方面想。
事實上,自大秦后劉邦一統天下建立大漢,雖然其中有個王莽新朝。
但那是禪讓篡權,哪怕后來群雄割據,可并非算真正的王朝覆滅,諸侯逐鹿。
漢末三國,或許還真是第一個王朝到了末期后,一個個諸侯冒出來割據天下的亂世。
所以,董卓、李傕郭汜兩番折辱漢帝前,很多人還真沒往亂世方面想。
頂多有個汝南袁氏心中有異,但想的應該也是行王莽舊事。
所以,如今劉辯這樣請封就藩,廣積糧、高筑墻的行為,他們還真有點看不透是為什么。
哪怕是荀攸和荀彧,也只能看到一點苗頭,覺得劉辯是有大志向,大野心的人。
“不論怎么說,如今渤海王在士人心中的地位,哪怕就藩后也無需擔憂。
待今后陛下真有什么問題,也能夠有周旋的空間,十常侍想輕易用力皇子協不會那般輕松的。
若是渤海王在渤海國真的能夠做出武功或文治功績,到那時,便是陛下不喜殿下,也會重新考慮的。”
荀攸輕笑著開口,這也是為什么潁川荀氏會讓他們這幾位全部都前往渤海助力劉辯的原因。
劉宏是昏君,是重用宦官。
但并不算一個很差的皇帝,權術和帝王之術還是很在線的。
而且,因為光武帝再造大漢的原因,歷代漢帝哪怕沒有子嗣,也會從諸侯王中擇優選擇繼承人。
所以,劉辯若是真能展現出足夠的才能,劉宏為了大漢的延續,那也是會舍棄個人好惡,繼續選擇讓劉辯登基。
而那時的劉辯再入洛陽,肯定就無需太后垂簾聽政,也不會被朝臣把控朝堂,也能借助渤海的這批精銳放手施為。
這是荀攸以一個謀士大局觀能夠想到的,劉辯可能的目的之一。
當然,也不排除劉辯可能真的就是想訓練出一支軍隊,然后直接清君側謀反上位。
“若是如此,渤海王還真是有大魄力!”
荀爽驚嘆一聲,如果真是荀攸這般的猜測,那不得不說,或許渤海王今后真能中興漢室,追上光武帝也并非不可能?
甚至若能追上宣帝,那也將是不得了的明君了。
“等著看吧,陛下不會讓十常侍再來的,更不會對渤海王殿下有什么斥責。”
荀彧看著坐在汗血寶馬上閉目養神的劉辯,眸子之中閃爍著明亮的光。
這般明主,才應該是自己全力輔佐的對象啊!
而事實上,在此刻的皇宮之內,劉宏也只是陰沉著臉,看著面前全部趕到自己面前哭訴的張讓等十常侍,沒有下達任何旨意。
“明日午時前若渤海王還未出發離開洛陽,便下旨剝奪其王位,廢黜為庶民!”
最終,劉宏憋了半天,也終究是只吐出了這么一句話。
和劉辯依仗的理由差不多,劉宏不可能讓自己背負無辜弒子的名頭。
特別還是因為他不喜劉辯,想傳位給劉協。
若劉協做的還不錯那劉宏或許也就背個弒子的名頭,但劉協若是亡國之君,那他可就要成千古罪人,背上秦始皇那般的惡名了!
而他還沒有秦始皇那般的功績,到時候和重用宦官,賣官鬻爵等各種惡名加到一起,絕對要被貶成千古第一昏君。
所以,劉辯多留一天便一天吧,他不敢冒險!
而且,這段時日劉辯的作為反而讓劉宏沒有那般不喜劉辯了。
曾經劉宏不喜劉辯是因為劉辯輕佻無威儀,還有長得像何皇后而不像他。
但如今,劉辯做的事情反而讓劉宏刮目相看。
一樁樁,一件件,若劉辯真的在渤海國做出功績來,劉宏或許就要徹底審視自己的繼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