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全副武裝姜子牙 截教叛逆定光仙(一)
- 封神第一狠人,梅山袁洪
- 道兄來也
- 2593字
- 2025-05-14 19:46:24
說干就干。
姜子牙得到袁洪的點撥,旋即告辭,施展土遁一路西行,來到昆侖山玉虛宮門前。
徘徊了有片刻,適逢白鶴童子出門,姜尚便請白鶴童子入宮稟報。
片刻后,白鶴童子出來說道:“師叔,老爺請你進去。”
姜子牙來到八卦臺前,跪拜道:“姜尚拜見老師。”
元始天尊道:“免禮,姜尚,你不在人間歷練,來玉虛宮所為何事?”
姜尚不敢欺瞞,將自己遇到袁洪,隨軍出征三山關的經歷,一五一十講給元始天尊,隨后說道:
“老師,弟子在前往三山關的路上,在三山關城北,見到許多南方的百姓。他們為了躲避戰亂,流離失所,只能靠著官府施舍糧食生存,生活格外艱難。賣兒賣女者隨處可見,著實可憐。
三山關以南乃是戰場,用袁洪的話講,叛軍所過之處,乃是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戰火一起,生靈涂炭。
弟子看著于心不忍,打算略盡綿薄之力,為百姓安居樂業而戰。不求什么封妻蔭子,也不求什么個人富貴,只求個無愧于心。
只是弟子親眼所見,叛軍中有西方教弟子作祟,還聽說曾經有妖孽暗中幫助北海叛軍。弟子想著,弟子乃是奉老師的法旨下山,代表的是玉虛宮。
若是在兩軍陣前,弟子斬妖除魔不成,反到被妖魔降服,丟的是我闡教的臉,失的是玉虛宮的體面,大為不妥。
故此,弟子請求老師,借一兩件法寶給弟子使用,再借給弟子一個腳力,讓弟子稍顯體面,無論走到哪,都不會弱了玉虛宮的威風。”
元始天尊目光微動,掃了東方一眼,旋即頷首說道:
“姜尚,你說得有理。你替為師代理封神之事,代表的是玉虛宮,的確不能有失體面。
白鶴,你去桃園,牽我的四不像來。南極,你去府庫,取打神鞭、杏黃旗和封神榜來。”
不多時,南極仙翁回來,將打神鞭、杏黃旗與封神榜交付給姜尚。
白鶴童子回來稟報:“老爺,四不像在宮門外候著。”
元始天尊取出一枚玉簡,令白鶴童子轉呈給姜尚,叮囑道:
“子牙,這枚玉簡你用心參詳,自然會知道許多大事應當如何處置。”
姜尚得了腳力與法寶,喜出望外,急忙接過玉簡,拜謝元始天尊,告辭出宮。
四不像,臉狹長像馬、角像鹿卻又比鹿角多出許多分叉、蹄子寬大像牛、尾巴細長像驢,正在宮門前不耐煩地兜來轉去。
它每一跺腳,蹄子下便生出赤紅色神光。
姜尚翻身騎上四不像,拽動韁繩。
四不像四個蹄子下生出紅色神光,騰空而起,馱著姜子牙飛到麒麟崖下。
姜子牙自身境界有限,只會遁法,不會騰云駕霧。
如今借助四不像之力,初次享受騰空飛行的快感,向往得道成仙的心,忍不住又躁動起來。
什么封妻蔭子、人間富貴,哪有做神仙來的逍遙快活?
只可惜師命難違,自己須得耐著性子在人間行走,幫扶百姓,替老師完成封神之事。
姜子牙暗自感慨一番,取出杏黃旗與打神鞭,細心觀看。
打神鞭,雷擊桃木制成,長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
杏黃旗,長一尺七寸,旗色玄黃,可以隨意變化大小。
旗幟隨風招展,旗面上隱隱現出無數金色蓮花。
兩件法寶,一攻一防。
完美。
姜子牙收起法寶,拿出玉簡,才看了片刻,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叫道:“師兄。”
收起玉簡,姜尚回身看去。
就看到一個白面長須的道人,騎著白額虎跑到自己身邊,正是師弟申公豹。
申公豹上下端詳,略一打量姜子牙與四不像,忍不住好奇問道:
“師兄,你騎著的,可是老師的腳力四不像?”
姜尚老實答道:“師弟好眼力,我騎著的正是四不像,是老師借給我的。”
申公豹追問道:“我聽說你奉老師之命下山,代理封神之事,為何忽然回來?”
“師弟,此事說來話長······”
姜子牙將下山之后發生之事,一五一十,說給申公豹。
“哈哈······”
申公豹聞言大笑道:“師兄,你替老師代理封神之事,不是應當去幫扶西岐嗎?怎么跑去保殷商,輔佐帝辛了?”
姜尚解釋道:“師弟,話不能這么說。我在殷商大軍中做參軍,不是為了保殷商,乃是借殷商朝廷之力,早日結束戰亂,讓百姓少受戰亂之苦······”
申公豹一擺頭,舉手打斷姜子牙。
“師兄,不管你認還是不認,現在總歸是為殷商朝廷效力,是也不是?”
“是。”
申公豹笑道:“師兄,你承認就好。如此一來,事情到好辦了。實不相瞞,師弟我知道你下山輔佐西岐的消息,本打算跟著下山去輔佐殷商,與師兄你打擂臺,比個高低。
只是念著咱們師兄弟一場,與你作對,師弟我于心不忍,故此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
未曾想,你竟然沒去西岐,反而加入殷商朝廷,做了參軍職務,倒是省的我為難了。”
姜子牙不解問道:“師弟,你為何要與我打擂臺分高低?”
申公豹道:“師兄,你過去整日里在山中修行,不喜歡出門游歷,消息閉塞。我和你不同,道友滿天下,消息靈通。
我在截教也有許多好友,其中一位道友,前不久隨著通天師叔到天庭求官,被任命為岐山山神。我外出路過岐山,偶然遇到他,便到他的府邸做客,聊了一陣。
通天師叔親自下令,改革截教,將截教道法分為大中小三乘,還將隱士分為三等。
截教的大乘道法,乃是為三界眾生截取一線生機。隱士當中,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朝。
師弟我聽了他的話,覺得頗有道理,便想著做個大隱之士。只是我不想去天庭,只好到殷商朝廷去做個大隱之士,為眾生造福。
西岐要造反,想要推翻殷商,必定是刀兵四起,殺伐不斷,死傷無數。師弟我當然看不下去,豈能讓一群亂臣賊子得逞?
更何況,我與殷商當朝太師聞仲乃是好友,當然要幫他掃平戰亂,幫百姓安居樂業。故此,你不去西岐還好,你若是去幫助西岐,咱們師兄弟兩個,一個是王師,一個是反賊,必定要打擂臺。”
姜子牙恍然大悟:“原來師弟也是一片好心,也是為了修行。截教改革之事,我聽袁洪道兄說起過,他勸我修大乘道法,做大隱之士,為天下蒼生造福。
只是你也知道,我喜歡清凈修行,不喜歡吵鬧,更不喜歡與人勾心斗角,故此有些猶豫不決,打算先在他身邊學習觀望幾年,然后再做決定。”
申公豹笑道:“這位袁洪道兄我聽截教的道友說起過,乃是通天師叔新收的親傳弟子,想必是個驚才絕艷的人物,不然入不了通天師叔的法眼。師兄,你是知道我的,我最喜歡交朋友。
不如你幫我引薦一番,讓我結交這位袁道兄,師弟我感激不盡。更何況,我去了三山關之后,咱們兄弟兩個同心同德,不用相互打擂臺,一并為天下蒼生造福,豈不美哉?”
申公豹積極踴躍,說的大有道理。
姜子牙被申公豹打動,內心朦朧生出一個想法。
自己與師弟理應同心同德,互幫互助,各展所長。
既然師弟自己愿意,倒不如將那些人情往來的繁瑣事交給師弟去做,自己可以節省大把精力,專注修煉,爭取早日得道成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心念一起,豁然開朗。
姜子牙欣喜說道:“有師弟出山助我,我求之不得,師弟,咱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