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各方反應(yīng) 闡教謀劃(一)
- 封神第一狠人,梅山袁洪
- 道兄來也
- 2295字
- 2025-05-10 18:29:41
袁洪將氣運玄鳥的異動看在眼中,目光冷冷地掃向西方。
封神大劫,受益最大的是天庭,受益第二多的便是西方教。
準提道人先后抓走法戒、馬元、龜靈圣母與烏云仙,還有三千紅塵客。
大劫過后,燃燈帶著文殊、普賢、慈航與懼留孫叛逃到西方教,拐走闡教十二金仙中的三分之一。
真可謂是闡教與截教跌倒,西方教與天庭吃飽。
西方教喜歡陰謀詭計,帝道法則講究光明正大。
一道圣旨,引發(fā)一場人族氣運與西方教教運的氣運之戰(zhàn),將西方教從暗處拉到明處,讓西方教無所遁形。
自己稍后再略施手段,定要讓西方教在大劫中越陷越深,直到萬劫不復(fù)。
袁洪心中謀劃,目光轉(zhuǎn)向帝辛。
帝辛當(dāng)眾親自宣讀圣旨,義正詞嚴,痛斥貶損過西方教,心情好轉(zhuǎn),回九間殿時,步履輕快了許多。
眾人回到九間殿,聞仲說道:“大王,此次以我大商國運與人族氣運鎮(zhèn)殺西方教氣運,必定叫西方教氣運大損。一個教派若是氣運低迷,會人丁不旺,劫難頻發(fā),日子久了,必定人心散亂,離心離德。
西方教吃了大虧,必定會尋求報復(fù),老臣以為,咱們須得早作謀劃,防止西方教狗急跳墻,冒險用事。”
背靠王座,帝辛眉毛一挑,氣沖沖問道:“他們會怎樣?難道他們還敢刺殺寡人不成?”
袁洪循循善誘:“陛下,聞仲言之有理。狗急尚且跳墻,更何況西方教。如今東南兩路諸侯造反,聲勢浩大,西方教多半會派出弟子,暗中支持叛軍作亂。
趁著聞仲尚在,咱們剛好議一議要如何剿滅叛軍。早滅掉叛軍一日,我大商國運便可早一日恢復(fù),對西方教的鎮(zhèn)殺之力越強,一舉兩得。”
帝辛看向聞仲:“太師有何良策?”
聞仲久經(jīng)沙場,早有準備,從容答道:“東路叛軍被游魂關(guān)阻擋,大戰(zhàn)曠日良久。老臣以為,如今黃河水患已然被師叔平息,咱們可以兵分兩路。
第一路兵馬取道冀州,從白馬港渡過黃河,先拿下濮陽,而后從北向南,襲擊叛軍側(cè)翼。
第二路兵馬乃是陳塘關(guān)總兵李靖,他武藝高強,熟知兵法,陛下可以發(fā)一道旨意,讓他出兵一路向西,直撲叛軍大本營東魯。
叛軍后方不穩(wěn),必定軍心大亂,再遭到第一路兵馬與游魂關(guān)守軍夾擊,必定會大敗。最晚明年,便可以平定東路叛軍。”
文武百官聽得連連點頭,帝辛笑道:“太師的策略甚合寡人之意,就依太師的意思辦理,太師,這第一路大軍,你看由誰掛帥出征合適?”
聞仲尚未回答,武將中沖出兩個人來。
“臣黃飛虎愿往。”
“老臣魯雄愿往。”
見黃飛虎與魯雄爭著出征,帝辛笑道:“魯雄,你與武成王爭著出征,寡人甚感欣慰,只是你年事已高,寡人不忍心讓你鞍馬勞頓。這一戰(zhàn),便讓武成王掛帥吧。”
黃飛虎大喜,急忙躬身拜謝帝辛。
魯雄說道:“大王,前往東路平叛須得渡過黃河。老臣熟悉水戰(zhàn),一定要讓老臣去,不如將南路叛軍交給武成王討伐。”
聞仲說道:“大王,魯雄言之有理,就讓他掛帥出征,討伐東路叛軍。再給他配個參軍,東路之戰(zhàn)必勝。”
“以太師的意思,誰做參軍合適?”
“臣以為,中大夫尤渾有隨機應(yīng)變之才,可做參軍。”
帝辛聞言,看向尤渾。
尤渾見狀,嚇得魂不附體,急忙躬身奏道:“大王,太師,我乃是文官,不懂軍務(wù),讓臣做參軍,恐怕耽誤軍機大事。更何況,臣要監(jiān)造鹿臺,脫不開身,還請大王與太師明鑒。”
聞仲早聽說尤渾乃是奸佞中的“后起之秀”,正要趁機將他趕出朝歌,哪里肯放過他,斬釘截鐵說道:
“中大夫不可妄自菲薄,你通達時務(wù)之變,可以參贊軍機。在魯將軍身邊,一樣是為朝廷出力。如今國事艱難,你應(yīng)當(dāng)一心為國,豈能推諉?此事就這么定了。”
尤渾嚇得面如土色,聞仲視而不見,自顧自說道:“平定東路叛軍,須得留意有西方教弟子暗中作祟。曹州候崇黑虎精通道術(shù),可以調(diào)他給魯雄做副將。”
帝辛連連點頭,贊許道:“就讓尤渾做參軍,崇黑虎做副將,統(tǒng)兵十萬,討伐東路,再派個欽差前往陳塘關(guān),命李靖西征東魯。”
袁洪勸阻說道:“陛下,貧道熟悉李靖,此人腦后有反骨,不可委以重任,免得誤了軍國大事。”
帝辛與聞仲面面相覷,愣了片刻,急忙問道:“仙師何出此言?想當(dāng)年,李靖和我一同隨太師出征東夷,驍勇善戰(zhàn),忠心耿耿。更何況東路叛亂已久,李靖若是要造反,早就反了,豈會等到現(xiàn)在?”
黃飛虎跟著說道:“仙師,我也熟悉李靖,此人一向?qū)Τ⒅倚墓⒐ⅲ蓭熣f他腦后有反骨,未免冤枉他了。”
袁洪針鋒相對道:“此一時,彼一時,李靖不是不反,是時候未到,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今日若是對他委以重任,翌日他便起兵造反,壞了平定東路叛軍的大事,誰來負責(zé)?”
帝辛沉著臉,與黃飛虎對視一眼,都是半信半疑。
聞仲見狀,急忙做起和事佬:“平定東路叛軍,必須萬無一失。既然師叔認為李靖不可靠,咱們便派個可靠的將軍接替李靖,將李靖調(diào)回朝歌。”
“澠池縣總兵張奎高蘭英夫婦,身懷道術(shù),忠于朝廷,可以讓他們夫婦與李靖對調(diào)。”袁洪不假思索說道。
聞仲一錘定音道:“既然是師叔舉薦,便讓張奎夫婦前往陳塘關(guān)替代李靖。”
帝辛按下心中疑慮,不好反駁,頷首應(yīng)允。
聞仲看向黃飛虎。
“武成王帶兵討伐南路叛軍,也得留意叛軍中有西方教弟子,須得帶幾個懂道術(shù)的將軍去。”
袁洪笑道:“此事容易,貧道稍后便開壇祈雨,緩解旱情。然后再做個監(jiān)軍,隨武成王討伐南路叛軍,力爭在今年便平定南方。”
聞仲大喜過望,抖著花白的胡須興奮說道:“師叔愿意去,平定南方指日可待,我也可以放心的去金鰲島聽講。”
見袁洪主動請戰(zhàn),帝辛心中些許疑慮一掃而光,笑道:“仙師愿意隨軍出征,乃是我大商之福。黃飛虎,你帶十萬兵馬前往三山關(guān),先走一步,仙師祈雨過后,立刻趕上。”
帝辛定下平叛策略,便在宮中設(shè)宴,為聞仲、黃飛虎與魯雄餞行。
宴會過后,袁洪隨聞仲來到太師府銀安殿內(nèi)坐下,聞仲將太師印璽與兵符印信交割給袁洪,又找來管家,吩咐他聽從袁洪安排,隨后便騎上墨麒麟,騰空而去,趕往金鰲島。
目送聞仲遠去,袁洪扭頭看向南方。
孔宣,等著我。
你的袁仙師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