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月圓之戰》
- 橫推諸天:從大成九陽神功開始
- 萬般遺憾始于心動
- 2317字
- 2025-06-19 23:58:43
葉承霄靜靜地看著他。
西門吹雪低沉道:
“我七歲學劍,七年有成,自那時起,縱橫江湖,至今未遇敵手……每念及此,便覺如置身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是啊,長久站在巔峰之上,孤獨之感,如影隨形!”葉承霄微微頷首,深有同感。
西門吹雪目光灼灼地盯著葉承霄,問道:
“今夜,可是月圓之夜?!”
“是!”
“此處,可是紫禁之巔?”
“是!”
“你,可是上元國主?!”
“是!”
“你手中有劍,我手中也有劍?!”
“是!”
“那你我之前的約定,可還算數?!”
“算!”
“既然算,那就請吧!”
西門吹雪揚起手中佩劍。
葉承霄淡淡道:
“你可知此番出手,有死無生?”
“生又何歡,死又何懼?劍本是兇器,我持劍三十載,早已將性命懸于劍鋒之上!”西門吹雪眼神堅定地看著葉承霄:
“況且能與國主這樣的高手論劍,西門死而無憾!!”
“好!”
葉承霄頷首應予。
這就是劍客!
既誠于人,亦誠于劍,
以劍為命,以命踐道,這般純粹的劍心,著實讓他難以拒絕!
唰!唰!
二人如驚鴻破夜,飛掠遠方宮殿。
太和殿頂,萬千琉璃瓦在月色下閃爍清冷光澤。
葉承霄與西門吹雪幾乎同時收勢駐足,對立而站
兩人凝氣聚神,目光專注地盯著對方。
皓月當空,清輝如練傾瀉而下,為二人覆上一層銀紗。
太和殿乃是紫禁城的至高點,其下延伸數千道階梯。
所以,站在這最高宮殿的屋檐上,二人真就好似伸手便可摘得天邊冷月,連呼吸都裹挾著凌云踏月的孤高。
西門吹雪面無表情,揚起手中佩劍:
“此劍乃天下利器,劍鋒三尺七寸,凈重七斤十三兩!”
“好劍!”葉承霄贊道。
西門吹雪漠然道:“的確是好劍!”
葉承霄也揚起手中佩劍:
“此劍乃玄鐵精金鑄,吹毛斷發,劍鋒三尺九寸,凈重八斤四兩,曾染一百七十九位成名劍客之血!”
“好劍!”西門吹雪贊道。
葉承霄淡淡道:“本就是好劍!”
兩人雖已揚劍,卻并未立刻出鞘!
因為佩劍之姿、觀劍之態,亦是劍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高深學問。
是以,劍雖未出鞘,但二人的較量已然開始!
呼呼呼~~~
起風了!
冷冽、尖銳、鋒利……
風聲呼嘯間,太和殿頂的屋瓦隱現絲絲裂痕!
二人衣袂翻飛如鼓,眼神迸射實質寒光。
森然劍氣是在半空蔓延交織,震得檐角銅鈴嗡嗡作響!
西門吹雪神色凝重,緩緩拔劍:
“如果我戰敗,請收下我的劍,我的劍就是你的劍!”
葉承霄也是緩緩拔劍:“倘若我戰敗,也請收下我的劍,我的劍便是你的劍!”
“從此劍不離身!”
“劍不離身!”
說完,二人氣機激蕩,如澎湃浪潮般碰撞、爭鋒!
受這股力量驅使,風更大了!
冷冽無情的劍意與磅礴浩瀚的劍意,同時升騰,直沖九霄。
白云被絞,月光被撕……
唰!
葉承霄身形高躍,雄渾內氣灌入手中長劍,揮劍下劈。
昂!
磅礴劍氣如九天銀河傾泄,在虛空翻涌凝聚,化成一條鱗爪飛揚的青色蒼龍,仰天長嘯間,攜沛然莫御之勢壓蓋而下。
“這一劍!”
西門吹雪緊盯蒼龍,微微失神。
即便此前已見過這一劍,可還是忍不住心神劇震!
這一劍……輝煌如烈日當空,磅礴似滄海橫流,宏偉若泰山壓頂,凌厲猶雷霆萬鈞,令人難以承受。
西門吹雪收斂神緒,人劍合一,傾盡全力,迸發三道璀璨劍光,直沖上空。
唰!唰!唰!
劍光恰似驚虹掣電,又宛如長虹貫日,以極快速度,分別精準射中蒼龍的頭顱、逆鱗及心口三處薄弱要害之處。
然這三道凌厲劍光在觸及龍身的剎那,如泥牛入海,轉瞬就被無情吞噬,不僅未能讓蒼龍的攻勢遲緩半分,反而更添威勢。
望著愈發逼近的蒼龍,西門吹雪自知無力抵擋,坦然閉目……
誰料蒼龍即將觸撞的時候忽然轉折,擦發而過!
砰!轟隆!
下側宮殿轟然崩塌,磚石飛濺,煙塵騰滾……殘垣斷壁
西門吹雪緩緩睜眼,看著從半空悠然飄落的葉承霄,蹙眉道:
“你為何不殺我?!”
“我曾應允一人不殺你!”葉承霄淡淡道。
“誰?!”
“玉羅剎!”
葉承霄說著身形一閃,飛掠遠空,消失不見。
西門吹雪佇立原地,眸光復雜……
半響后,縱身飛掠,隱入黑暗。
……
翌日清晨。
紫禁城。
文武百官足音雜沓,蟒袍暗影在宮道疾行。
南書房外,空曠廣場,
尸橫遍野……血色遍地……腥臭難聞……
一些養尊處優、膽小孱弱的官員乍見這般慘狀,直接雙腿打顫。
“太后駕到!”
尖銳傳呼聲劃破死寂宮宇。
眼含悲慟憂傷地孝康靖皇后張氏,在一眾太監的簇擁下款步而來。
“太后千歲!”
文武百官齊聲行禮。
“眾卿平身!”
張太后滿臉悲戚:
“狂賊葉承霄,弒君犯上,罪逾九淵,哀家決定,昭告天下,號四方豪杰,誅殺此賊!”
“斬賊首者,當封萬戶王爵,賜一省食邑,賞黃金萬鎰!”
“太后,萬萬不可啊!”
“太后,還請節哀啊!”
“太后,陛下龍馭上賓,臣等痛徹心扉,然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務之急,應是冊立新君以固國本啊!”
“是啊太后,討伐逆賊固然重要,然新君登基方為天道正統,臣等懇請先定儲君之位,再議靖難之策!”
眾大臣急忙阻止。
異姓封王,開什么玩笑?!
更別說還拿一省做封邑了,整個大明朝也就才十三個省而已!
況且如今圣上已死,整個皇宮也就剩太后這么一個婦孺!
何不……
“你……你們……”
張太后渾身發顫,氣急叫嚷。
幾位輔臣對了一眼。
首輔李大人整了整朝服,上前拜道:
“太后明鑒!陛下龍馭上賓未留儲嗣,這萬里江山若懸釜底游魚……依臣之見,安王溫文仁厚,素得軍民擁戴,實乃新君不二人選!”
話音未落,次輔謝大人也趕忙上前拜道:
“太后!寧王性格寬厚仁慈,為人誠懇踏實,文武皆服其德,百姓亦頌其賢,此等明主,正合天時地利人和!”
張太后聽完,怒目圓睜,高舉丹書鐵券與尚方寶劍,厲喝:
“你們不聽哀家的話,難道連先帝也不放在眼里了嗎?!”
李大人和謝大人,面色漠然,并不接話,任由難堪沉默在空中蔓延。
撲通!
三輔楊大人直接帶著百官跪地,大聲高呼:
“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太后速立新君!”
“你……你……你們……該死,一幫亂臣賊子統統該死!”
張太后氣得嘴唇發顫、語無倫次。
怒火燒心,氣血上涌,她頓感天旋地轉、眼冒金星,向后仰倒。
唰!
寒光閃爍,銳響呼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