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難猜帝王心
- 重生之楊貴妃翻身當女皇
- 月落江潭
- 2856字
- 2025-05-15 18:52:12
第68章 難猜帝王心
春日宴結束后,楊玉環滿心憂慮,匆匆與宋知瑤和江黎昌道了別。
安王李平在宴會上那番意味深長的話,始終如陰霾般籠罩在她心頭,她總覺得李平是在有意向她暗示著什么。
這種難以言喻的感覺,讓楊玉環的內心被不安填滿,仿佛一場巨大的風暴正悄然臨近。
“夏桃,我總覺得心里慌慌的。”
楊玉環下意識地捂著自己的胸口,心臟跳動的速度快得讓她有些心慌意亂。那種沒來由的緊張,如同細密的蛛絲,緊緊纏繞著她。
“小姐,您別自己嚇自己。”
夏桃趕忙走上前,輕輕握住楊玉環的手,試圖安撫她
“說不定安王只是隨口一說,哪有那么多事兒呀。您呀,就是想太多,給自己徒增煩惱。”
夏桃的聲音輕柔,眼神中滿是關切。
楊玉環微微搖頭,眉頭依舊緊鎖:
“夏桃,我感覺沒那么簡單。安王行事向來謹慎,他既然對我說了那番話,必定有所深意。邊疆戰事若不是真的緊急,卻將林將軍調走,背后恐怕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楊玉環越說越覺得不安,心中的擔憂如同潮水般翻涌。
“可是小姐,咱們現在也沒什么頭緒呀,要不先別想了,說不定過幾天就真相大白了。”
夏桃看著楊玉環憂心忡忡的樣子,心中也跟著著急,但一時之間,她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
楊玉環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不行,我不能就這么坐以待斃。夏桃,你去幫我留意一下最近京城中的動向,尤其是關于林將軍和邊疆戰事的消息,一有風吹草動,立刻來告訴我。”
“是,小姐,我這就去。”
夏桃應了一聲,轉身匆匆離去。楊玉環獨自一人坐在房中,眼神望向窗外,思緒紛亂如麻。
楊國忠接到李瑁的傳喚,匆匆趕到壽王府中。
踏入王府,他徑直走向內廳,只見李瑁正慵懶地斜靠在榻上,懷里摟著前段時間楊玉環送來的美人——豆腐西施春姬。
春姬生得眉如遠黛,目若秋水,此刻正嬌笑著依偎在李瑁身旁。
“王爺,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一切就等選秀了。”
楊國忠微微躬身,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眼神中卻隱隱透露出一絲精明。
“做得好,只要林肆忠被調離京城,那么楊玉環那邊就好操作了。”
李瑁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伸手輕輕捏了捏春姬的臉頰,春姬嚶嚀一聲,愈發往他懷里鉆了鉆。
楊國忠心中雖對李瑁此舉有些腹誹,但臉上依舊堆滿了笑:
“王爺英明,林肆忠在京城,總是礙手礙腳的。如今將他調去邊疆,楊玉環沒了這層庇護,王爺想要抱得美人歸,那還不是易如反掌。”
李瑁冷哼一聲,說道:
“哼,那楊玉環向來聰慧,又有幾分傲骨,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范的。不過沒關系,本王有的是耐心。這次選秀,本王已經跟宮里打過招呼,只要楊玉環一入宮,本王就有辦法讓她成為本王的人。”
“王爺放心,老臣也會從旁協助,定不讓王爺失望。”
楊國忠趕忙說道,心中卻暗自盤算著自己的利益。他深知,若李瑁能如愿得到楊玉環,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嗯,你辦事,本王還算放心。行了,你下去吧,繼續留意著京城的動靜,有什么消息,立刻來報。”
李瑁揮了揮手,示意楊國忠退下。
“是,王爺。”
楊國忠又躬身行了一禮,這才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待他離開后,李瑁低頭看著懷中的春姬,嘴角露出一絲邪笑:
“楊玉環啊楊玉環,本王看你這次還如何逃脫本王的掌心……”
春日的御花園,繁花似錦,五彩斑斕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鋪就的華麗地毯。唐玄宗與武惠妃攜手漫步其間,享受著這難得的愜意時光。
武惠妃一邊欣賞著園中的美景,一邊在心中盤算著李瑁交代她的事兒。猶豫片刻后,她微微仰起頭,眼神中透著幾分嬌嗔,輕輕扯了扯唐玄宗的衣角,柔聲道:
“皇上,您瞧,瑁兒也到了該娶妻成家的年紀了,這事兒可得提上日程了。”
唐玄宗何等聰明,一聽武惠妃這話,心中便已明白她的意圖。他轉過頭,目光帶著幾分寵溺,笑著說道:
“朕還能不知道你這心思?說吧,瑁兒看上哪家姑娘了?”
武惠妃見唐玄宗如此直接,心中一喜,趕忙說道:
“我聽瑁兒說,他心儀的是楊大人的堂妹楊玉環。聽說那姑娘生得花容月貌,才情出眾,與瑁兒實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武惠妃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唐玄宗的神色,心中暗暗祈禱他能答應這門親事。
唐玄宗微微皺眉,思索片刻。楊國忠在朝中雖有一定勢力,但他對楊玉環卻并無太多了解。
而且楊國忠的女兒剛與齊國聯姻,勢力已經有些不可控,他不免有些擔憂,不過,既然是自己的兒子心儀的女子,他也不好立刻拒絕。
“哦?竟有此事。朕倒是聽聞楊國忠家中女眷皆有些才貌。只是這婚姻大事,還需從長計議。”
唐玄宗緩緩說道,目光望向遠處盛開的牡丹,似乎在權衡著利弊。
武惠妃見唐玄宗并未直接應允,心中有些著急,但又不好太過催促。她輕輕依偎在唐玄宗身旁,柔聲道:
“皇上,瑁兒對那楊姑娘一往情深,整日茶不思飯不想的。您就成全了他吧,也算是了卻瑁兒一樁心事。”
武惠妃深知唐玄宗對李瑁的寵愛,試圖以此打動他。
唐玄宗輕輕拍了拍武惠妃的手,說道:
“愛妃莫急,朕并非不同意。只是這婚姻乃人生大事,需考慮周全。待朕派人去打探一番那楊姑娘的品行才學,再做定奪也不遲。”
武惠妃心中雖有些不滿,但也只能點頭稱是:
“皇上圣明,一切聽憑皇上安排。只是還望皇上能早日給瑁兒一個答復,他這孩子,為了此事,整日愁眉不展的。”
唐玄宗笑著點頭:
“朕知道了,你也別太心急。瑁兒的終身大事,朕自然會放在心上。”
兩人繼續在御花園中漫步,而關于李瑁與楊玉環的婚事,卻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宮廷中泛起了層層漣漪……
武惠妃與唐玄宗又在御花園中漫步了些許時候,一路上,武惠妃雖依舊陪著笑臉,可心中始終牽掛著李瑁的婚事,時不時不著痕跡地旁敲側擊,希望唐玄宗能盡快定下此事。
唐玄宗則顧左右而言他,巧妙地避開武惠妃那些暗示性的話語,只是安撫著她莫要著急。
待兩人回到宮殿,武惠妃仍不甘心就此作罷。趁著唐玄宗批閱奏章稍有間隙,她再次湊近,輕聲說道:
“皇上,您看這幾日,瑁兒一直眼巴巴盼著您的答復呢,這孩子都瘦了一圈了。”
唐玄宗擱下筆,揉了揉太陽穴,抬眼看向武惠妃,無奈地笑道:
“愛妃啊,朕已說過會派人去查探,你又何苦這般著急。朕身為一國之君,行事自然要謹慎,瑁兒的婚事關乎皇家顏面,更不能草率。”
武惠妃咬了咬嘴唇,眼中閃過一絲委屈:
“皇上,臣妾也是心疼瑁兒。他難得對一個姑娘如此傾心,臣妾實在不忍心看他這般煎熬。”
唐玄宗輕嘆一聲,伸手將武惠妃拉至身旁坐下,語重心長地說:
“愛妃,朕明白你的苦心。只是楊國忠此人,近來在朝中勢力漸大,朕不得不有所顧慮。若貿然將楊玉環許配給瑁兒,恐怕會讓楊國忠的勢力進一步膨脹,這對朝廷局勢不利啊。”
武惠妃這才明白唐玄宗心中的擔憂,可她一心只為兒子著想,仍不死心地說道:
“皇上,瑁兒與楊玉環若能結成連理,說不定楊國忠會更加忠心于皇上,這也算是親上加親,穩固朝堂啊。”
唐玄宗沉思片刻,緩緩搖頭:
“事情恐怕沒這么簡單。楊國忠野心勃勃,朕不得不防。不過,朕也不會輕易辜負瑁兒的心意。待朕派去的人回報,若那楊玉環確實品行端莊、才德兼備,朕會考慮這門親事。但在此之前,愛妃切勿再提此事,以免瑁兒空歡喜一場。”
武惠妃見唐玄宗態度堅決,也只能無奈點頭:“是,皇上。臣妾謹遵圣意。”
然而,她心中卻暗自盤算著,或許該私下派人去催促一下唐玄宗派出去的探子,好讓李瑁能早日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