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空間變化
- 萬古仙族:我的靈泉能進化全族
- 槐序廿八
- 2542字
- 2025-05-11 00:10:00
天空上的劫云慢慢散去,剛才還是陰沉沉的一片,如今金燦燦的陽光直照大地。
李執與李承珩對視一眼后,回到洞府之中。
一道道禁制開啟。
李執整個人消失不見,進入了體內空間。
“這是...?”李執面露震驚。
當他突破筑基初期,體內的靈泉發出了異變。
顧不得其他,連忙進入其中。
只見原本在荒漠中孤零零的一汩靈泉,四周全是黃沙。
那黃沙之地,原本寸草不生,他嘗試了許多次,無法改造。
如今以靈泉泉眼為中心方圓一里之地竟然化為了綠洲,綠意盎然。
不僅如此,原本他在靈泉周邊種植的靈草靈藥,還要數月才可以成熟。
現在看去,卻是都已經達到了成熟期。
李執來到靈泉上方,意識沉淪。
神識之中一道道七彩之線向著四周散去,盡頭連接的是一顆顆光斑。
光斑有大有小,最大的一處光斑就在這嗣岵山上。
“是先翊...”李執心中明悟,如今他踏入筑基境界后,竟然可以通過七彩之線,連接到那自家子弟身上。
但他感悟不清晰,僅僅能通過光斑大小與所在的方位,大致猜到是哪位李家子弟。
至于李承珩,李執卻發現感應不到連接在他身上的七彩之線。
“只有使用過七彩之氣的人,才能感應得到...”李執心中暗道。
李承珩離家時,他體內靈泉還未覺醒,自然沒有使用過這七彩之氣。
這七彩之氣只有在未踏入修行才可吸收進化天賦,一旦踏入修行,將無法吸收。
李執目光落在靈泉周圍的綠洲上,靈草上掛著絲絲靈氣,靈樹拔地而起,濃郁的靈力氣息在此處流轉。
“好濃郁的靈力。”李執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這里的靈力濃度是李家嗣岵山的數十倍。
“在此處修行,怕是有外界數倍的修煉速度。”
體內空間的變化不只是這些,李執回到現實嗣岵山洞府。
手掌輕輕一壓,一股磅礴大氣的靈壓至他體內傳來,宛若一個小世界向著他手掌下方壓去。
轟!
地動山搖!嗣岵山都晃動了好幾下。
李家《青木御靈陣》被動開啟,山腳下李府一陣慌亂。
只見李執手掌正下方,嗣岵山山體被那股靈壓沖擊之下,出現了一個巴掌大小的深淵...深不見底。
李執臉色震驚,這般威力,遠超筑基期,至于有沒有金丹之力...他并沒有見過金丹出手,不敢輕言。
“突破筑基竟然有此變化,是因為已經完全脫離凡人了,可以調動體內的世界之力...那成就陸地神仙---金丹期,又會有何種變化?”
李執不再多想,傳訊給山腳下李府,示意并無大礙,慌亂漸漸平息。
他在洞府中繼續修煉,煉丹...
一瓶瓶煉制好的聚氣丹,回春丹,沖脈丹從李家嗣岵山送到李府。
如今李家影響力越來越大,附庸在李家的散修也越來越多。
特別是前些年李家放出風聲,成為李家執事后,除了每年的兩百斤靈米,任職每滿一年,可領聚氣丹一枚,下品靈石一顆。
此消息一出,附近散修趨之若鶩。
那聚氣丹在青陽城可是賣十枚下品靈石一顆。
這李家一年執事,光是供奉就有十余枚靈石,不僅如此,若是有重大貢獻者,聽聞還有沖脈丹的獎勵。
沖脈丹,那可是能幫助突破練氣境界瓶頸的丹藥...
李先恪,坐在書房,拿著賬簿,核算李家的開銷。
身為李承晏的長子,與他父親一樣,天資不好,僅有練氣二層的修為。
李先恪已經年過三十,身材也開始漸漸發福。
如今掌管著李家財源,李家的任何開銷都要在他手上經過審批。
這時一道體態豐腴的身影走了過來,臉上還能瞧得出其年輕時的俏皮之色。
正是李先恪夫人,薄小珍。
曾經的少女,如今早已經成為了李家的少夫人,年輕時的俏皮化為現在的端莊大氣。
“別太勞累了,這是給你煮的銀耳羹。”薄小珍走了過來,將一碗銀耳羹放在李先恪面前。
李先恪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辛苦夫人了。”
“鈞兒呢?還是不肯去私塾?”李先恪問道。
李啟鈞,李先恪與薄小珍前些年生下的第三子。
“前幾日夫子還來府上告狀,在課堂上欺辱同窗。”薄小珍面色生氣道。
“竟然敢欺辱同窗!臭小子,找打!”李先恪聞言,將手中的賬簿‘啪嘰’扔到桌上。
準備去找李啟鈞,好好教訓一番。
薄小珍沒阻攔,實在是此事將她也氣的夠嗆。
李啟鈞如今還不到六歲,正是調皮搗蛋,上房掀瓦的年紀,像只小猴子,一刻也閑不住。
找到他時,正在樹上掏著鳥窩。
李先恪修為雖然不高,但是怎么也算是踏上了修行之路,一道法決打了過去。
將大樹震得搖晃顫動。
“臭小子!還不快下來!”
李啟鈞嚇得小臉煞白,灰溜溜的從樹上下來。
“爹...”李啟鈞怯生生道。
“誰讓你在私塾又欺負同學了!”李先恪抽出一根戒尺,就要往李啟鈞身上招呼。
“我沒欺負同學!”李啟鈞反駁道:“是他們欺負寧子凡,我氣不過才動手的!”
“寧子凡...”李先恪神情恍惚...是寧黎陽的幼子。
寧黎陽,是老寧唯一留下的孫子,如今也結婚生子,就住在崇仁村。
子凡,如今也是六歲,過年時正好一同給他們測試下靈根。
李先恪心中想道。
“哼!臭小子,這次就饒了你!”李先恪冷哼一聲,扔下手中的戒尺,回到府內。
原地留下李啟鈞對著自己父親扮著鬼臉。
薄小珍見此無奈笑道:“你啊你..”用手指點了點兒子的額頭。
轉眼間,又到了一年的年底。
李家燈籠高掛,喜氣洋洋,整個李府都充斥著年味。
李先翊與李先恪一般年歲,李先恪如今已經三個孩子了,李先翊卻到現在還未成婚,每次大伯李承晏與三叔李承珩催促他此事時,都被他拒絕掉。
李先翊心中還是時常會想起在那滿是煞氣的洞府,那一次的邂逅。
“呵,人家說不定早就忘記你這個窮小子了…”李先翊自嘲。
“先澍與先霂到了,快出來!”門外傳來李先恪的聲音。
李家三代子弟,一共四人,李先恪,李先翊,李先澍與最小的李先霂。
李先恪與李先澍乃是李承晏之子。
李先翊與李先霂是李承朗之子。
兄弟四人如今早已長大成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難得聚的這般齊。
四人吃著菜,喝著酒,其樂融融。
另外一邊,李承晏身體不好,再加上李承朗與李承珩都不在家,他便沒有跟小輩湊這熱鬧。
李承珩前些日子去了薛家拜見薛家老祖薛星瀾,如今還未歸來。
這些年,李家漸漸也與薛家有了聯絡。
那資糧山每年進貢京城所得的靈石數量不菲。
與薛家五五分成,每年為李家貢獻了數百顆靈石的收入。
除此之外,那薛家意愿與李家聯姻之意,也傳到了李承晏耳中。
為了此事他倒是與李承珩單獨聊過,李承珩雖然為筑基大修士。
但對于男女之情,絲毫經驗沒有,除了臉紅一片之外,倒也沒說出個行或不行,這給李承晏氣的夠嗆。
就是往返薛家的次數,近些年倒是越來越多了...
李承晏拎著兩壺酒,就上了嗣岵山。
父子倆就這般坐在崖邊,看著山腳下的李家燈火,談笑風生。
也不用下酒菜,對著明月,小酌著。
李家終究是越來越好,一步一步成為如今方圓數百里的大世家。
體內空間,對付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