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愚公移山亦問道,西岳華山覓仙蹤
- 人在西游獅駝國,開局撿圣人詞條
- 橫豎撇捺勾
- 2239字
- 2025-05-13 13:22:20
自王屋山麓行出,清風拂面,仙氣氤氳,草木含露,別有一番天地初開般的清新。
顧長生辨明東方日出之向,正欲展動身形,化虹而去,目光卻被不遠處山腳下一幕奇景所牽,不由得駐足凝望。
只見一位老翁,皓首蒼顏,身形佝僂,布衣荊釵,宛若山間一枯木。
其手中握著一柄磨損不堪的石斧,另一手則持著一根粗陋的鐵釬,正對著眼前一座壁立千仞的大山,一下又一下,艱難地劈鑿著。
那山巖何其堅硬,老翁每一次奮力施為,石斧落下,不過迸濺幾點火星,鐵釬鑿入,也僅能剝落些許微不足道的石屑。
汗水早已濕透了他襤褸的衣衫,粗重的喘息聲在寂靜的山谷間回蕩,其聲渺渺,其行切切,透著一股與天爭命的執拗。
在他身后不遠處,有數名青壯,面容肖似,想來是其子孫。
他們亦是默默無言,用著最原始的簸箕與扁擔,將老翁辛苦鑿下的那些微末碎石,一步一個腳印,艱難地運往遠方,傾倒于渤海之濱。
他們的動作遲緩而沉重,每一步都踏在崎嶇的山路上,汗水滴落,與塵土相融。
然其眼神之中,卻閃爍著與那老翁如出一轍的堅毅與不屈,仿佛要將這世代的辛勞,都傾注在這日復一日的搬運之中。
“這莫非便是后世古籍所載,太行、王屋二山,愚公移之?”
顧長生立于山巔云霧之間,俯瞰此景,心中波瀾頓起,往昔書中所閱之典故,此刻竟活生生地映照于眼前,其震撼難以言喻。
他緩步踏云而下,斂去仙家氣息,如同一位尋常的游方道人,悄然立于山坳一旁,靜靜觀之。
那老翁仿佛未覺外人到來,依舊全神貫注于眼前頑石。
每一次揮斧,都凝聚了全身的氣力;每一次落釬,都傾注了不移的信念。
他并非在與山石角力,更像是在與那冥冥中不可抗拒的命運,進行著一場沉默而悲壯的抗爭。
其動作并不迅捷,甚至帶著幾分老邁的遲鈍,然那股子鍥而不舍的堅韌,卻如同一柄無形的道劍,于無聲處,深深觸動了顧長生的道心。
“河曲智叟笑......”
前世所誦之言,此刻在顧長生心中回響,再觀眼前景象,只覺其中蘊含的道韻,遠非文字所能盡述。
他修仙問道,所求者,乃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享長生久視,逍遙自在。
為此,他步步為營,殺伐隨心,與天爭一線生機,與地奪一縷造化,與人斗無盡心機,與妖魔搏生死勝負。
他自詡道心如鐵,意志堅凝,歷經生死劫波,亦未曾動搖分毫。
卻未曾想,今日竟在一個凡俗老翁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足以撼動山岳、貫穿古今的磅礴力量!
這老翁所求,或許并非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亦非什么長生不死的仙緣。
他所求的,僅僅是為子孫后代開辟出一條通往外界的坦途,讓他們能少受些大山的阻隔,多幾分生計的希望。
他的愿望很小,小到在這浩瀚三界之中,如同一粒微塵。
但他的心,卻比這阻路的大山更加高遠,比那萬古的磐石更加堅不可摧!
“以凡俗之軀,立此宏愿,行此恒事,其心之堅,其志之韌,縱覽古今修士,怕也少有能及者。”
顧長生心中暗自贊嘆,一股莫名的敬意油然而生。
“我輩修道,言曰逆天改命,與天爭衡。然,若無此等雖死不悔之心,又何以窺大道玄妙,證那無上真我?”
這一刻,顧長生仿佛從這平凡的老翁身上,從這看似愚不可及的劈山之舉中,體悟到了一種別樣的道。
一種不假外求,源自本心,雖千萬人阻擋,吾亦往矣的決絕與純粹。
他默默地佇立良久,直到日影西斜,暮色四合。
那老翁與他的子孫們,方才停歇了手中的勞作,朝著山坳下那幾間簡陋的茅屋蹣跚行去,融入了蒼茫的暮色之中。
顧長生遙望著他們漸漸沒入黑暗的背影,眼神中閃爍著復雜而明澈的光芒。
他沒有上前驚擾,亦未曾施展仙家手段相助。
因為他深知,這是屬于他們的道,是他們用血汗與歲月,一代代鐫刻在天地之間的不朽篇章,任何外力的輕易介入,都是一種輕慢與褻瀆。
他只是對著那遠去的、平凡而又偉岸的背影,遙遙地稽首一禮,以一個求道者對另一種道的虔誠敬意。
隨后,他深吸一口山間清冽的晚風,將心中那份油然而生的感慨與觸動,盡數沉淀,化為自身道途之上的一塊堅實道基。
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銳利,道心亦隨之愈發通透圓融。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這世間萬法,存乎一心,皆有其理,皆有其緣。”
“我之道,在乎本心,在乎劍鋒,在乎那逍遙天地間的一縷長生意!”
他不再停留于此,心念一定,身形化作一道淡淡的青虹,悄然無聲地破空而去,繼續向著東方那浩瀚無垠的大地行進。
心境在這一次不期而遇的觀道之后,于不知不覺間,又精進了一層,對于堅持與本心的理解,也愈發深刻。
一路再復行三千里。
沿途所見,仙山靈秀依舊,奇花異草遍地,然深山大澤之中,亦不乏妖氛彌漫,兇獸潛藏。
顧長生謹記此行目的,一路行來,戒驕戒躁,非必要絕不輕易與人結下因果。
遇到那些占山為王的妖魔,能避則以神念避之,若避無可避,他便以雷霆手段,祭起玄骨青鋒劍,將其迅速斬殺,不留絲毫后患,順便掠奪些有用的詞條,充實自身底蘊。
這一日,他來到了一座雄奇險峻、壁立千仞的巨岳之前。
此山山勢崔嵬,如龍盤虎踞,直插九霄云漢。山峰峻峭,如刀削斧劈,奇松倒掛,怪石嶙峋。
終年云霧繚繞于山腰,時隱時現,更添幾分神秘與威嚴。
山腳下,立著一塊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侵蝕的古老石碑,碑上以古篆雕琢著三個蒼勁有力、透著一股金戈鐵馬之氣的大字——華山!
“西岳華山……”
顧長生望著這熟悉而又帶著幾分陌生的名字,飄然落于山腳,腳步不由得微微一頓。
他目光閃爍,凝視著那高聳入云的西岳主峰,心中忽然想起了一段久遠之事。
按照他之前在南贍部洲推算出的這個時間節點——春秋末年,周敬王時期,大約在公元前五百余年。
這西岳華山之中,應該是有一尊身份非同小可的仙神!
“那位.....身份特別,應當是好相處吧?”
“而且按照那位的身份,詞條多半也是不凡。也許.....我應當去‘拜訪’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