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
- 姜衛平
- 5372字
- 2025-04-27 16:30:19
一 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是對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歷史、學習歷史、借鑒歷史,善于從歷史中汲取治國理政智慧,反復強調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深刻總結古今中外歷史教訓得出的必然結論。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腐敗不除,無以立國;一個政府,貪污不除,無以立本;一個政黨,尤其是一個執政黨,不能清除貪污腐敗,無以立信。[1]能不能懲治腐敗,同腐敗進行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關系到國家興衰、政局穩定,關系到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因此,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進行下去,跳出歷史周期率,緊緊依靠人民,一刻也不脫離人民,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系,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性質所決定的,也是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必須完成好的政治任務。
腐敗是古今中外的社會毒瘤。中國歷史上因為統治者嚴重腐敗導致改朝換代的例子俯拾皆是。據文獻記載,早在文明誕生前夜的傳說時代,腐敗現象就已產生。當歷史進入階級社會后,腐敗遂成為附著于統治階級身上的痼疾,在每個王朝的各個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國歷史上每個王朝人亡政息的原因很復雜,但是,從根本上講無不與腐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腐敗導致滅亡,嚴重的腐敗導致速亡,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基本規律。[2]夏桀在位時,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他不思進取、驕奢淫逸、嗜殺成性,“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朝政更加腐敗,日益失去人心,最后把夏朝推向了滅亡的境地。商紂醉生夢死于“酒池肉林”的荒淫腐化、窮奢極欲的生活,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昏庸荒淫,賦斂益重,戍徭無已,天下越發困疲,百姓苦不堪言。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各地紛紛響應,項羽一把大火將宏偉壯麗的阿房宮燒為焦土,劉邦最終攻破咸陽推翻秦王朝。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感嘆道:“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蔽鳚h雖有“文景之治”、漢武稱雄,但是后期政治日益腐敗,土地兼并成風,社會動蕩不安,危機日益嚴重,終被王莽趁機篡權。東漢時期,宦官外戚交替掌權亂政,政治日益黑暗腐敗,國勢日趨疲弱,苛捐雜稅日趨沉重,最終陷入狼煙四起的境地,黃巾起義導致地方武裝興起并掏空中央政權,終成三國鼎立之勢。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彼鍩刍囊鶡o道,朝廷風氣也日漸腐敗低迷,門閥和皇權爭斗不斷,為了私欲濫用民力,導致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隋朝立國僅僅38年崩塌瓦解,成為繼秦朝及西晉后統一全國但又短命的中央皇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強盛王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在世界上都有著極大影響,然而唐玄宗在位后期逐漸怠慢朝政、耽于女色,朝中奸臣當道、賄賂成風,“安史之亂”后唐朝不可避免地開始走下坡路。元朝的腐敗史無前例,王朝建立開始就腐敗,而且毫不遮掩,可謂明目張膽“居官習于貪,無異盜賊,已不以為恥,人亦不為怪。其間頗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為元朝成為另一個短命王朝埋下伏筆。明宣宗朱瞻基死后,明王朝就走向了由盛轉衰的不歸路。嘉靖時期的危機更是前所未見,腐敗的吏治,如嚴嵩“籍沒之數,黃金三萬余兩,白金二百萬余兩,珍寶不可數計”,龐大的開支,接連不斷的天災,造成海內凋敝不堪,盜賊公行;明神宗“萬事不理”“靜攝深宮”,日益揮霍奢靡,與民爭利,不知遏止,特別是愈演愈烈的黨爭,成為明亡的禍根。清朝后期,各層機構、各級官員無不貪婪、無不腐敗,“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這一時期官場腐敗的真實寫照。這里的“清”,非為“清朝”之“清”,而為“清廉”之“清”,即使是政聲清廉的官員,也要撈上成千上萬兩銀子;至于貪官就更不用說了,聲色犬馬、揮霍無度都無法窮盡統治階級的奢華生活。嘉慶抄和珅家得白銀八億兩,相當于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清朝末年,更是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涂炭之苦。國難當頭、危機四伏之際,慈禧太后為過六十大壽,竟然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甲午戰爭爆發后,為了使慈禧太后大壽過得太平、過得熱鬧,清政府竟然主張“退讓求和”。腐敗透頂的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這是歷史的必然??v觀中國歷代王朝歷史,都未能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悲劇。當然,王朝頻繁更迭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共有的原因就是統治集團窮奢極欲、昏庸腐朽。無論三公九卿,還是普通小吏,無不利用手中權力貪贓枉法,賄賂公行,假公濟私,搜刮民脂,賣官鬻爵,權以賄成,導致整個社會怨聲載道、禍亂并生,最終自毀長城。正如學者王亞南一語道破的改朝換代的規律:中國一部二十四史,實是一部貪污史。
當今世界上一些曾經長期執掌政權的大黨、老黨由于腐化墮落、嚴重脫離群眾而被民眾拋棄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其中的教訓值得記取。1991年,蘇共這個有著93年歷史、單獨連續執政長達74年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終結了自己的生命,同時葬送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紅色帝國。時至今日,人們仍在為蘇共亡黨亡國的歷史悲劇扼腕嘆息,然而最可悲的是在那場動蕩中,竟無一人是男兒,無人出來抗爭,極為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其實,悲劇根源就在于絕大多數蘇聯人民認為蘇共已經變質、不再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將其拋棄。在蘇聯時期,《莫斯科新聞》曾做過一次民調,結果卻發人深思。在回答“你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誰的利益”這個問題時,接受調查的人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工人階級、農民、知識分子的利益的均占2%;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的占7%;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全體黨員的利益的只占11%;最出人意料的是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黨的機關工作人員的利益的竟高達85%;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除此之外的“其他集團”的利益的占13%。[3]從這里,我們不難想象當時蘇共的前景,蘇共亡黨就是這種狀況持續下去的最終結果。蘇共走到這一步,除了蘇共沒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福利和文化生活需要,高度集權的領導體制破壞了執政黨與政權、執政黨與社會的關系,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改革失誤加深了蘇共危機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蘇共長期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為政不廉,致使蘇共和蘇聯政治社會生活中出現了令人無法容忍的腐敗現象,嚴重損害了黨的肌體健康,失去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特別是“官員名冊”[4]上的特權階層利用手中權力和公共資源來滿足一己私利和個人享受,成為腐敗滋生蔓延的催化劑。這種制度導致蘇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出現大量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兩面派,他們理想信念徹底喪失,政治誠信嚴重缺失,官僚主義盛行,黨內風氣敗壞墮落,潛規則大行其道。在勃列日涅夫時期,干部選拔任用烏煙瘴氣,任人唯親,拉幫結派,明碼標價。當時某些地區的黨委書記都可以用錢購買,比如,1969年,阿塞拜疆一個區委第一書記的官職價格是20萬盧布,區委第二書記的官職價格是10萬盧布。恐怕沒人能相信以這種方式買到職務的領導干部會真正為人民服務?特權和腐敗聯手將蘇聯送上了不歸路。它們不僅使國家物質上遭受重大損失,而且更致命的是造成道德上的嚴重損失,使社會分化加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命運多舛且民生多艱的大多數民眾對享受特權、紙醉金迷、欲海橫流、貪污腐敗卻又逍遙法外的領導階層的憎恨之情與日俱增,蘇聯社會就像一個隨時可以被點燃的“火藥桶”,執政黨、政府、領導干部的威信掃地。[5]最終蘇共從一個與人民血肉相連、為人民謀福利的黨變成了一個嚴重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的黨,承載著往日的輝煌與亡黨亡國的悲劇命運走進了歷史,空留世人惋惜。1993年,日本自民黨在大選中遭遇政治“滑鐵盧”,失去了連續38年的執政地位。自民黨的失敗原因固然復雜,但是根源就在于長期執政在黨、官、商之間形成畸形的三角關系,使自民黨深陷金錢政治的泥潭而難以自拔。金錢對于日本政治家仕途升遷具有無以復加的重要性?!坝绣X就能當選,當選就得有錢”是日本政治的鐵律。據統計,在自民黨執政期間,日本政壇爆發的重大丑聞、舞弊案不下20起,包括田中角榮卷入其中的洛克希德案件、金丸信案件等。金錢政治丑聞把自民黨搞得狼狽不堪、聲名狼藉,加劇了民眾對自民黨的厭倦和不信任感,轉而把選票投給“有清新之意”的政黨,促使日本政黨體制由“一黨優位制”向多黨競爭體制轉變。印度國大黨是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老黨、獨步政治舞臺幾十年的大黨,卻在單獨連續執政45年后淪為在野黨??v觀國大黨由盛而衰的歷史,腐敗是無論如何都回避不了的原因。國大黨從執政之初就開始腐敗,始終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后來蔓延到非常嚴重的程度。雖然拉吉夫·甘地在懲治腐敗上做出努力,但收效甚微。官員受賄、權錢交易、官商勾結,在印度司空見慣;為了籌措競選經費,執政黨與“黑錢”結成牢不可破的利益交換關系;吏治腐敗大行其道,流氓打手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成為聯邦法院法官;賄賂丑聞不時爆發,極大地損害了國大黨的聲譽,而且成為反對黨重點攻擊的靶子。國大黨的失敗再次證明了一個腐敗的執政黨和政府,其壽命不可能長久的歷史法則。墨西哥革命制度黨連續執政長達71年,并且創造了不發達國家發展的奇跡,即便如此,由于革命制度黨長期忽視自身建設,又缺乏必要的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機制,黨內和政府貪污腐化丑聞迭出,影響惡劣,導致黨的威信掃地。墨西哥人民對腐敗深惡痛絕,痛斥道“如果你真正想從政府得到什么東西,你幾乎總是能用賄賂得到它”。有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的官員曾經反思革命制度黨喪失政權的原因,認為革命制度黨的錯誤是“背離了人民強烈的要求,人民對腐敗與逍遙法外問題和日益貧困忍無可忍”。有的官員認為“腐敗成為革命制度黨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革命制度黨幾乎成為慣偷和竊賊的黨,是腐敗導致黨的失敗”[6]。印尼專業集團黨是印尼建國后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在連續執政30多年后,同樣因為腐敗失去民心。以蘇哈托為首的印尼專業集團黨幾乎把腐敗演變成一種國家“文化”。蘇哈托的三子三女及其配偶和親屬組成了龐大的商業帝國,控制了印尼的經濟命脈產業,印尼幾乎所有大型項目都有他們家族的股份。蘇哈托執政期間共建立了77個基金會,總額達50億美元,重要的基金會由他本人掌管,其他的由其家族成員把控。國際透明組織發布的《全球腐敗報告2004》透露,蘇哈托在職期間共挪用公款150億—300億美元。以“資本家工具”作為座右銘的商業雜志《福布斯》創制的“富豪排行榜”幾乎將全球最富有的人物一網打盡,蘇哈托也曾有幸入圍富豪榜,竟然高居第四位,財富之多令人咋舌。在印尼的重要權力機構中,蘇哈托安插了眾多親屬和親信。多名子女和兒媳是國會議員,長女曾擔任國家社會事務部長,二女婿長期擔任陸軍戰略后備部隊司令。專業集團黨的貪污腐敗、裙帶政權導致民怨沸騰,葬送了政權。統治中國臺灣地區長達50年之久的“百年老店”中國國民黨在2000年選舉中遭遇慘敗,宣告了國民黨一黨單獨連續執政時代的終結。嚴重的腐敗是國民黨失敗的重要原因。國民黨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什么好名聲,敗退到臺灣后國民黨的腐化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進一步惡化。特別是李登輝任內大搞“黑金政治”,官場貪瀆、工程弊案如雪球般遍地滾,賄選成為臺灣的選舉文化,黨營事業更是成為國民黨貪污腐敗的禍根。臺灣民眾對“黑金政治”厭惡至極,對國民黨失望透頂,民進黨也在競選中將國民黨腐敗問題作為攻擊重點??梢哉f,“百年老店”的崩塌是民眾對國民黨廉恥蕩然、腐敗老朽做出的必然選擇。
歷史忠實地記載著每一個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走過的足跡,蘊含著豐富的涉及成敗得失、興衰安危、廉貪義利、榮辱正邪等方面的經驗教訓,是后來者實現更好發展的現成教科書、促人警惕的清醒劑和諄諄教導的老師。我們黨和國家的性質宗旨同封建王朝、農民起義軍和國外政黨有著本質區別,不可簡單類比,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對歷史經驗,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為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提供有益借鑒。習近平指出:“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帝國的崩潰、王朝的覆滅、執政黨的下臺,無不與其當權者作風不正、腐敗盛行、喪失人心有關?!?a id="w7">[7]人民群眾最痛恨消極腐敗現象,腐敗是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在長期執政的背景下,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長期性和復雜性,都決定了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因此,保持戰略定力,有效防范消極腐敗現象侵蝕黨的健康肌體,是黨必須長期面對的重大課題。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借鑒我國歷史上反腐敗的寶貴遺產,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反腐敗的有益做法,特別要倍加珍惜我們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下最大氣力解決好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