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擬人體形象兼有物性與人性
- 從傳統向現代的過渡:王爾德童話研究
- 王娜
- 4400字
- 2025-04-23 14:22:30
童話中的擬人體形象包括人類、超人類、智人類以及各種人格化的生命或非生命體,在保留它們原有自身特征的基礎上常常被不同程度地賦予了人的特征。擬人體原有的特性被稱作“物性”,其身上人的特性稱為“人性”。擬人體形象所代表的物性世界和人所代表的人性世界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體相互依存。從社會學和文化學的立場來看,因為交流方式、地域差異、文化差異、歷史淵源等各種因...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推薦閱讀
- 奇書《山海經》
- 中國現代民族主義文學思潮(1895—1945)
- 西方科幻小說新發展研究
- 拜入詩門:中華古詩教程
- 新世紀底層敘事研究
- 愛如玫瑰次第開:索解傳媒朝代中國文學精神
- 家族關系與國家認同:福克納后期小說研究
- 中國古代愛情童話故事評注
- 明清文學與文獻(第8輯)
- 爵青作品集(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作品卷)
- 文章例話:好文章究竟好在哪里(2021版)
- 抗戰時期的天津文學
- 幽默感
- A Cognitive Poetic Perspective on Mapping:Metaphor,Symbol,and Allegory=映照的認知詩學研究:隱喻象征和諷喻(英文版)
- 俄羅斯文學演講稿: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