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倭寇攻打浮山衛 出海滅倭
- 大明:我姐姐開國皇后馬秀英
- 撲街小叔叔
- 5360字
- 2025-05-10 07:00:00
明洪武三年二月十五,上午,膠州縣衙。
后衙內宅廳堂內。
一名身穿圓領青色右衽袍,胸前有一塊鸂鶒補子,年約四十的男人對著幾名吏使怒罵:
“洋河村彥族長家里的賬冊、信件為何沒找到?若是流傳出來本官和你們都難逃其咎!”
幾名吏使對視了一眼,齊聲開口:“大人,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幾人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得知洋河村被滅后都在擔心其倒賣人口的賬冊、信件流傳出來。
沒出事前,以這名官員為首的‘犯罪集團’還不緊張,得知出事如熱鍋上的螞蟻。
不是他們想要留下證據,利益太大,對方又不是傻子,不得不留下證據才給錢。
他們不知道村子全是白蓮教的人,只知把一些泥腿子送過去就有大把的錢財回來。
“繼續追查!挖地三尺也要給本官查出來。”
“大人,那邊已經燒成白地如何追查?”
“你們派人去那邊附近的沿海衛所查查,記住別太明顯。”
“是,我們就按大人說的去安排人。”
幾名吏使先后離開廳堂。
待他們,這名官員進入書房從書柜暗格中拿出幾本賬冊、一疊信件,丟入火盆中。
......
明洪武三年二月二十,傍晚,浮山所城外海面上。
一艘艘倭式、漢式海船從深海緩緩而來。
數十艘大大小小海船匯集在一處,大的有四、五百料,小的有數二、三百料。
隨后一只只小船來來回回載著倭寇、海盜們向海岸線行駛而來。
天黑前數千倭人、海盜集結在海岸邊。
時間不長,幾個舉著火把的漢人被一隊倭寇引到一名身穿倭甲的倭人面前。
“井上君,內線帶到。”
“嗯。”
井上一郎點了點,倭寇們退開。
為首漢人抱拳對比自己矮一截的井上一郎行禮:“井上大人......”
半個時辰后,天色徹底黑透,井上一郎帶著人馬跟隨幾名內線向浮山所而去。
浮山所城,南門。
“吳頭開開門,我是狗三!”
城墻上的小旗官怒道:“你小子為何回來這么晚?”
“我和牛四幾人回來時迷路,所以......”
小旗官丟下一支火把,被喚作狗三的男子撿起火把照了照,確實是自己人,“等等。”
時間不長,不算大的大門“咯咯~~”被人從里面打開。
小旗官舉著火把正要喊話,“嗖嗖...”數支箭矢把他射成刺猬。
在他們不遠處的井上一郎高舉倭刀指向前,“依開~依開~”
“殺...”一群倭寇、海盜們揮舞著倭刀、長刀涌入城門。
少時,“倭寇來襲~噹噹~鏘鏘~”整個衛所城內響起銅鑼聲、鼓聲、喊叫聲。
一刻鐘后無數火把、喊殺聲響成一片。
“殺!”倭寇、海盜沒明軍們有所顧忌,見人就砍殺、搜刮財物。
城里的百姓正在四處逃竄,嘶聲竭力的尖叫聲響遍街頭巷尾,給明軍增加對敵難度。
一些站在城墻、房頂的明軍弓箭手還找到目標,“嗖嗖...”被射傷、射死。
街道上的明軍舉著武器和敵人拼殺,南門一帶火光沖天,不斷傳來廝殺、哭喊叫聲。
井上一郎從容地帶著一群‘精銳’來到校場前,“依開~殺~”
“殺~”他身后的倭寇們沖向已經集結有數十人的明軍隊伍。
為首的軍官一手拿火把一手拿著大刀,“兄弟們!殺倭寇~殺...”舉起大刀率先沖鋒。
“殺倭寇!”他身后的明軍紛紛舉起大刀、長矛涌向倭寇。
數百人在這里互相廝殺,戰作一團,外圍有雙方的援軍加入。
隨著時間推移,浮山所變成一片火海,已逃跑出城的將士、百姓回頭看了一眼紛紛加快腳步逃跑。
另一邊,靈山衛,張齊的公房里。
馬達躺在椅子上正在美滋滋的享受白素按摩。
短短時間經歷這一系列的變故,白素現在如小侍女一樣對馬達的話言聽計從。
本還是正經人的馬達此刻雙手朝不可描述的地方亂抓。
正伸向高峰時,敲門聲響起同時張齊的聲音也傳了進來。
“咚咚~國舅爺...浮山所那邊可能出事啦!”
馬達縮回手急忙站起身開門:“浮山所出什么事?”
“下官不知,那邊天空有火光。”
“等等。”
馬達和張齊來到烽火臺頂部,向浮山所方向看,只是看見那邊的天空有亮光。
如此遠的距離,別說肉眼看,就是有望遠鏡也看不見,若不是黑夜估計連天空上的亮光也看不見。
“張大人今日已晚,明日你親自乘坐我們的戰艦過去看看。”
“國舅爺,下官正有此意。”
眾人看了一會,先后下了烽火臺,張齊當即下令今夜靈山衛戒嚴,擅開城門者就地正法。
當夜,浮山所逃出來的人分兵向膠州、鰲山衛求援,兩地的‘一把手’不敢輕舉妄動。
膠州縣衙發八百里加急向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求援。
鰲山衛的指揮使向即墨縣、雄崖所等地求援。
得到消息的官員們都認為能攻破浮山所的倭寇至少數萬人馬,不是自己帶幾百幾千人馬去救援就能擊退倭寇,都沒有第一時間代表救援。
......
明洪武三年二月二十,天剛蒙蒙亮。
張齊、蔣瓛等人著急忙慌的敲響馬達的房門。
“咚咚~~國舅爺出大事啦!對面的浮山所被倭寇攻破。國舅爺出大事......”
“草~倭寇!”馬達大罵一聲翻身下床開門,“讓將士們集合,殺倭寇!”
得到軍令,“是,國舅爺。”張齊、蔣瓛等人立馬去準備。
馬達快速穿上衣服剛走出房門,另一房門白素也走了出來,“達哥,我也要去。”
“你就在這里,哪也別去。”馬達丟下一句話快步離開。
一個時辰后,浮山所城。
馬達帶著眾人在殘垣斷壁的浮山所內轉了一圈一個活口都沒有。
“兄弟們,把這些戰死的兄弟、百姓抬去城外埋了,派人去周邊尋尋看有沒有逃出的軍民。”
“是,國舅爺。”
約一個時辰后,膠州、鰲山衛、即墨縣、雄崖所都帶著幾百或幾千人馬前來查看。
馬達沒有廢話,把朱元璋給的圣旨讓李剛宣讀后,眾人都表示聽從馬達的指揮。
隨后眾人都被安排在周邊尋找線索。
正午時分,逃出浮山所的軍民也陸陸續續的被找回來或是自行回來。
從幾名商人的口中得到一些消息及一些官員的經歷,馬達大致明白倭寇攻打浮山所的原因。
主要是為了人口、糧草輜重,次要是掠奪財物。
隨后馬達讓他們去把膠州灣內的水師戰艦全開過來集結,尋找這伙倭寇、海盜將其滅之。
次日,馬達讓眾大軍兵分三路出海尋找,為此還尋找來了數名有出海經驗的老漁民當向導。
現在朱元璋還未發布禁海令,有不少漁民在沿海海域捕魚為生。
幾經尋找都沒找到倭寇的蹤跡,直到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調來一名登州府的水師牛姓總兵。
馬達這一路一直被老漁民亂帶路在海上瞎轉悠,有一次甚至險些迷失在深海中。
......
明洪武三年三月初五,卯時四刻,浮山所前海面上。
三十多艘戰艦(五~六百料)其中一艘,“嗚嗚~”螺號聲響遍這片青灰色的天空。
一艘艘戰艦上傳來呼喊聲:“起錨,升帆!”
水兵們一起喊著“一二用力!一二用力!”的號子轉動絞盤。
少時,如成年人手臂粗的鐵鏈“嘩嘩!”帶著四尺大的鐵錨破水而出。
剛才響起螺號聲的戰艦上,馬達看身邊的漢子正在擺弄羅盤,里面磁針輕顫指向未知海域。
“牛大人,可以出發了嗎?”
身穿山文甲的漢子用手中的小旗幟指向磁針所指方向,“國舅爺,向這個方向出發!”
馬達感覺這事很玄學,可又無可奈何,對著李剛大喊:“剛子,朝東南方向出發。”
李剛跑到‘駕駛艙’對著舵手喊道:“向東南方向前進。”
一刻鐘后三十多艘戰艦跟在馬達所在的‘引路船’迎著約二、三級海風向深海而去。
跟隨幾名布政使司過來的官員及一群附近衛所官員站在海灘上的膠州縣縣令此刻眼眸冰冷。
他現在得知洋河村的事是馬達所做,可還不知那些‘東西’是不是在馬達手中。
從他表現來看應該是不知道,若是知道自己現在可不會站在這里,但可以肯定那些‘東西’在他手里,只是現在還沒發現。
馬達自己也不知道被蔣瓛連累,蔣瓛確實拿到膠州縣令想著的‘東西’,只是他也沒發現。
因那些‘東西’全在一個翡翠花瓶里,被蔣瓛當成戰利品鎖在靈山衛的一間庫房中一個木箱里。
除去將士們分去的戰利品,馬達和蔣瓛的戰利品還沒有翻過,對兩人來說無外乎就是一些珠寶、擺件。
白蓮逆賊搞錢方面一點不比貪官差,前去洋河村的將士們多多少少都分到一些值錢的東西。
巳時三刻,第一艘戰艦甲板上。
失去耐心的馬達出聲問道:“牛大人這玩意靠譜嗎?”
“國舅爺放心,靠譜!”
漢子回了一句,用右手食指在嘴啄了啄,抬起手感受什么,隨即又拿著海圖查看。
“國舅爺方向沒錯!快了到那片島嶼,末將所料不錯的話那片島嶼定是倭寇藏匿之地”
馬達對航海一無所知,只能當應聲蟲,“嗯,牛大人你說了算。”
漢子對馬達笑了笑:“呵呵,國舅爺你怕倭寇嗎?”
“怕倭寇?哼!有朝一日我要帶著大軍渡過去倭國將倭國男人趕盡殺絕,女人送去青樓。”
“國舅爺威武!”
“......”馬達被這漢子的一嗓子把話題聊死。
午時一刻。
馬達正要繼續對漢子發問時,漢子指著前方,“國舅爺前面就是那邊島嶼。”
因距離還是太遠,只能看見一個小黑點,馬達下令加速前進。
隨著距離拉近,眾人看到一片大大小小的島嶼。
其中最大的那個島嶼簡易港口邊停著數十艘大大小小倭式、漢式大號海船。
周邊的島嶼都停有小船,島上都有建筑、人煙,這里活脫脫就是一座‘海上島嶼城市’。
海島邊有不少漢人被一群倭寇、海盜鞭打著修筑港口碼頭。
甚至還看見一島邊數個倭寇在沙灘上對幾個女人侵犯。
馬達等人看見他們,在島上的倭寇、海盜也看見明軍艦船靠近,呼喊著列隊防御。
因沒有艦炮,馬達等人只能干瞪眼,待距離靠近一些大聲呼喊:
“用遠處武器,殺賊!”
艦船上的弓箭手們拉弓“嗖嗖...”向島邊倭寇、海盜射擊。
“呯呯...”馬達等人也拿起燧發步槍裝填好彈藥向敵人射擊。
“嘭嘭...嗖嗖...”倭寇們也用火銃、弓箭還擊。
雙方用遠程武器交戰時,島嶼上傳來了倭寇吼聲和百姓哭喊、呼救聲。
船上沒有遠處武器的將士們一個個目光向都望島上的倭寇們怒吼、辱罵。
艦隊抵近島嶼,不用馬達下令,各艦船的指揮官們開始放小船登陸作戰。
最大的海島邊,井上一郎從容已經組織好陣型等待明軍登島。
此刻他雙眼嗜血的盯著明軍的小船,興奮的對著身后的倭寇們嘰里呱啦說著什么。
手持破木盾、短倭刀、或者雙手握著長倭刀的倭寇們不停“嗨嗨...”回應。
待明軍小船靠近簡易港口旁的海灘,倭寇們先用弓箭射擊一波,隨即一擁而上。
小船上的士卒用盾牌擋住箭矢襲來的箭矢,見倭寇沖過來舉起大刀跳下小船踏著海浪向前沖。
“殺~”
“乒乒乓乓...噗噗...噹噹...”沙灘上響起各種戰斗發出的雜聲。
第二批登上其中一只小船的馬達看著海岸線上的戰斗心急如焚。
艦船倒是可以直接沖到海灘上,可這樣做這艘就得擱淺,人力可推不回海上。
小船還未靠近沙灘,馬達就提著燧發步槍跳下小船踩著海浪朝沙灘上的倭寇沖去。
李剛及幾名蔣瓛留在他身邊的漢子看到這一幕也跟在跳下小船沖向前。
其他小船上的將士也一樣不等靠近紛紛跳下小船。
“殺小八嘎!”
“殺...”喊殺聲震天。
海灘前,井上一郎舉起長倭刀指向前方。
“とつげき(拖粗給,科依)~”
數百名倭寇人馬舉著倭刀、破盾呼呼嗷嗷,似的猴叫一樣沖向前!
最先跑在前面的倭寇舉起火銃,“嘭嘭~”打了一發丟下火銃,互相抽出腰間的倭刀沖。
馬達先是放了一槍,游走在將士們身邊下黑手,每一次都是找準機會,用刺刀讓矮倭寇心飛揚透心涼。
好景不長,井上一郎帶大軍增援壓過來,明軍紛紛龜縮在一起結成陣型對敵。
這群倭寇也很快結成相對應的陣型拼殺。
馬達躲在人群中慢慢被倭寇們逼到海邊,島上的倭人、海盜源源不斷的增援過來。
“桀桀...明軍不過如此。”
井上一郎嘲笑一句,大聲喊道:“とつげき(拖粗給,科依)~”
這時馬達身后響起一聲爆喝,“國舅爺~末將來也,小倭寇看你牛爺爺大刀。”
隨即見牛總兵舉著一把約一米五長的大長刀沖向倭寇陣型。
馬達只見他用力揮刀,“嘭~噗!”一名拿著木盾的倭寇連盾帶腦袋一起被削了下來。
他身后的漢子們也是用一樣的長刀,一個照面就砍翻十數個倭寇。
井上一郎稍微震驚一下,雙手舉著長倭刀沖向牛總兵。
“殺!”
馬達熱血被提起,大喊一聲連忙放下燧發步槍裝彈藥。
準備沖向前的李剛等人跑了兩步,見他沒動也站定腳步裝填彈藥。
隨著登陸的士兵越來越多,倭寇、海盜們慢慢被逼退。
牛總兵和井上一郎互留下幾處刀傷后,井上一郎不敢戀戰跳出戰圈后退逃跑。
“牛大人趴下。”
聽到馬達聲音他連忙趴在沙灘上,“呯~呯~”
沒跑多遠的井上一郎被擊斃倒地。
其他島嶼的士兵沒這邊慘烈,井上一郎身死也沒影響倭寇們的拼殺,好似不知道己方‘老大’身死一樣。
戰斗一直持續到酉時才算結束。
在馬達的組織下,一千多個倭寇、海盜的人頭被砍下來,壘在沙灘邊筑成京觀。
京觀,將敵人頭顱、尸體堆積成金字塔一樣的墳冢,是用來震懾敵人的一種手段。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最喜歡就是將敵軍頭顱筑成京觀。
戌時三刻,一片干凈的沙灘上,數堆篝火熊熊燃燒著。
張齊等人統計完戰果交給蔣瓛,就圍坐在馬達身邊。
馬達看著燃燒的篝火沉思,這一戰吃虧在沒有艦炮,若是有艦炮這些倭寇分分鐘滅之。
時間不長,蔣瓛匯總好戰果,走到馬達面前匯報戰果,只是聲音有些顫抖。
“國舅爺,今日一戰我軍斬首倭寇、海賊三千二百五十八級,我軍傷亡八百七十二人。”
“其中,陣亡三百五十六人,重傷一百六十三人,其余皆為輕傷。”
馬達站起身,“陣亡的兄弟登記好,同重傷的兄弟一樣戰利品均為雙份,你等可以異議?”
這里倭寇京營多年金銀等眾多,張齊、牛總兵等人齊聲回答:
“國舅爺,我等無異議。”
馬達對眾獎勵點了點頭:
“好!我的那一份戰利品全都補貼給陣亡的兄弟們,你們該分多少就分多少。”
“戰死的兄弟火化后將其骨灰帶回家!重傷的兄弟全力醫治,輕傷的兄弟也不可怠慢。”
“是,國舅爺。”眾人紛紛起身抱拳回應。
半個時辰后,島上的百姓和士兵們端著飯菜過來。
蔣瓛借機在馬達耳邊耳語:“國舅爺,卑職有事稟報。”
“去那邊。”
兩人走到人少處。
“國舅爺,島上那些被倭人、海賊凌辱女子留下的孩子如何處置?”
“斬草除根。”馬達冷冷的說了一句,又開口:
“此事~你自行決定!我什么都不知道。”
蔣瓛秒懂,“卑職明白。”
當晚,蔣瓛不知道和那些女子說了什么,夜里她們就把這個麻煩解決。
‘貞潔烈女’只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成就’這個名頭,能活下去誰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