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抵達寧城
- 運朝,我用國寶鑄仙庭
- 唐三十一
- 2345字
- 2025-04-28 00:05:00
王遷此人不僅城府極深,膽子還很大。
明知有這么一處不可見人的所在,竟然沒有將縣衙一把火燒了。
是篤定夏衍發現不了,還是預備將來再用?
又或許兼而有之。
大抵在王遷掌握的情報里,夏衍不過一廢人,萬不可能發現此處隱秘。
故而才有恃無恐。
說不定王遷還篤定,夏衍把握不住葛陽縣,即便來了也是一把火燒了。
這樣一來既不會暴露,還能在國都留下一個交接有序的好名聲。
倘若將來夏衍無法在乾寧郡站穩腳跟,他說不定還能重返葛陽縣。
“確實是個人才。”
對王遷此人,夏衍是愈發好奇了。
據悉王遷雖頗有才干,文韜武略皆是上乘,奈何修行天賦一般,年近四十,別說突破到第四境,竟連搬血境巔峰都沒達到。
“難怪這么急,竟不惜走上邪修之路。”
上至皇室成員,下到勛貴弟子,無論皇位更迭,還是爵位傳承,既不立嫡,也不立長,而是立賢。
而所謂的賢也并非道德才干,而是修行天賦。
蓋因想要皇朝屹立不倒,家族傳承有序,最重要的便是不斷誕生修行天賦極高的后代,培養第四境,乃至第五境強者。
以此鎮守家族百年,甚至是數百年之久。
大周皇朝的覆滅,固然跟傳承三千年而內部腐朽有關,最重要的還是覆滅之前的五百多年里,皇室竟未能誕生哪怕一名第六境強者。
貴為人族至尊,沒有至高武力又如何統御群雄?
恰逢天圣帝橫空出世,覺醒至尊圣體,二十歲破第四境,四十五歲破第五境,不到百歲便已踏足第六境,橫壓當代。
如此才能揭竿而起,短短三年時間就推翻大周,建立大景皇朝。
這也是為什么原主一代天驕,能得那般寵愛。
而在王家,雖說王勝才是長房,就因為修行天賦比不上二弟王騰,只能掛著族長虛名,而將家族爵位拱手相讓。
王遷身為長房嫡長子,想要奪回爵位,就必須要比王遠更優秀。
可不就急了嘛。
而所謂邪修,說好聽點是另辟蹊徑,實際是不顧代價,不計后果,不擇手段,以非常規方式攫取力量,以求突破自身。
比如王遷修的白骨道。
便是不斷引陰煞之氣入體,強行重塑根骨,再造血液,以期煉就白骨真身,凝聚所謂的骨神投影,借此突破到第四境。
乃是邪修主流派別之一。
估計王遷早就發現此處陰煞之地,這才故意將封地選在葛陽縣。
哪成想夏衍意外就藩乾寧郡,將他精心布下的局攪黃。
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命劍九將此地重新掩埋,夏衍全當什么也沒發生。
將來說不定能有用。
………
休息一晚,浩浩蕩蕩的就藩隊伍繼續出發。
王階帶著三名家臣留了下來,負責在葛陽縣牽頭設立封君府駐葛陽縣辦事處,以及跟躲在暗中的各方勢力打交道。
為此。
夏衍不僅留下十名出身左右武衛的精銳甲士。
還將龍盛隨象兩兄弟留在葛陽縣,專門負責保護王階幾人的安全。
不是不想留更多甲士,而是要確保機動靈活,情況不對隨時都能撤離。
出發之前。
夏衍命人在葛陽縣城樓上,插上封君府旗幟以及鎮北軍軍旗。
倘若那些個東荒土著膽敢無視封君府和鎮北軍權威,完全不守規矩,鋌而走險,那夏衍也不介意讓他們嘗嘗什么叫雷霆之怒。
………
車架出了葛陽縣地界,入眼是更大的荒涼。
道路崎嶇難行,荒野雜草叢生,隨處可見斷壁殘垣,隨處可聞百獸嘯傲。
沿途一路走來。
時不時就能感知到一道道或貪婪,或忌憚的炙熱目光。
“這才是真實的東荒。”
夏衍也不由感慨。
所謂一鯨落萬物生,曾經輝煌燦爛的大離文明淹沒在歷史塵埃中,僅是殘存的一點養分,就催生出東荒這么一個超級怪胎。
沒了雍國庇護,那種極度的不安全感又再次襲來。
每到入夜,隊伍安營扎寨之后,為了能夠安心修煉,夏衍都必須先將劍九喚出,守在車架附近。
就這。
都不敢進入寶黃界,以免發生意外。
隊伍又走了一天半,終于是趕在天黑之前來到寧城郊外。
入眼所見,是更高更大的斷壁殘垣。
作為曾經的乾州治所,大離重鎮,寧城坐落在滄水河畔,長寬都超過十公里。
占地面積比之雍城也是不遑多讓。
滔滔滄水依舊奔流不息,曾經的雄城卻已淹沒在荒草叢中。
高大堅固的城墻爬滿青苔綠藤,到處都是巨大豁口,唯有其上殘留的兇狠劍意、刀意、槍意,訴說著某種曾經的榮光。
曾有一劍斬落,便崩碎了半座城池。
百米高的巨石雕像,聳立云端的高塔,曾經金碧輝煌的宮殿樓宇,寺廟道觀,諸般人造奇觀,也全都倒塌埋葬,再無人問津。
荒蕪氣息,撲面而來。
“末將(臣下)恭迎主君!”
夏衍愣神的功夫,以夏獒宇文楷為首的先遣隊成員,齊齊上前行禮。
“諸位辛苦了!”
夏衍緩緩走下車架,接受一干人等叩拜。
望著黑壓壓的人群,一雙雙炙熱而崇敬的目光,心中竟罕見涌起一絲澎湃熱血。
沒了雍國庇護是沒錯。
寧城破敗不堪,百廢待興也是事實。
可這是獨屬于他的城。
從今往后,他便是這座城池,這片土地,無可爭辯的,至高無上的掌控者。
可一語定乾坤諸事,一言而決人生死。
凡熱血男兒,誰不渴望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修行就不能享受嗎?!
絕七情而斷六欲者,乃是魔道所為。
修行講的就是一個道法自然,本性天然。
互相見過之后,車隊繼續前進。
從南大門進城,中軸線上的主街已經被先遣隊清理出來,夯實路基,后續還要鋪設石板,一路延伸到內城。
內城位于城池正中,南北長,東西窄,長四公里,寬兩公里半。
說是內城。
占地面積卻遠超大部分縣城。
從滄水引來的活水,蜿蜒曲折,穿城而過,在內城外形成一道天然護城河,之后匯聚到內城開挖的人工湖。
城池雖然破敗,活水卻仍淌淌而流。
相比外城墻,內城墻保存相對完好,隱約可見鐫刻在城墻巨石上的神秘符文,預示護城大陣將來還有重新修復的可能。
車隊進入內城,又是一番新景象。
經過先遣隊兩個多月的清理,內城很多殘破建筑已經被清理,或是推倒重建,或是修復再用。
野草樹藤都被清空,在新的空地上建起臨時營地、軍營、倉庫等設施。
營地中還升起裊裊炊煙。
相比外城,內城雖然也很破敗,好歹多了一絲生氣。
而其中最耀眼的,當屬位于內城正中,長寬皆達一公里的封君府。
由少府數千名工匠日夜辛勞,在乾州治所舊址上重新修建的封君府邸,哪怕是在夕陽映照下,竟也顯得熠熠生輝。
“到家了!”
夏衍走下車架,嘴角不覺露出一絲燦爛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