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南明離火劍意!群妖伏尸!(求追讀)
- 西游:趨吉避兇,從黑風山開始
- 彈指即謝
- 2074字
- 2025-05-06 23:31:57
李敘白很清楚的覺察到,數道冰冷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
將那面山神送的令旗別于腰間,跟青竹劍的劍鞘做鄰居。
說白了,少年就是在扯大旗作虎皮,扯的是山神的大旗,做的是自己的虎皮。
再加上山丞江蓬舟和木客柳棲,留在此處,更加助長了這“虎皮”的威懾。
所以,李敘白不必擔心妖王會沖他下死手,只需帶著凌虛觀妖魔,把眼前三百余頭妖兵,狠狠擊潰就是了。
他有這個自信。
自信來自于“意馬”又疾馳三千里。
算上此前的一萬余里與八千里路。
十萬八千里,已過三萬余里。
氣力再度增漲。
還有《三垣四象劍經》的朱雀七式中的井宿一劍。
李敘白自己認為,修煉南明離火劍意,最快的方式絕非閉門造車,而是……
在戰場廝殺、生死險關里,磨礪、淬煉、洗禮。
不知山風是不是耐不了寂寞,竟在此時呼嘯、兇暴起來。
李敘白道袍獵獵,仗劍于凌虛觀群妖之前。
離那三百余頭妖魔愈來愈近,妖氣滾滾似狂沙卷地。
瑯山就在他一旁,大吼道:“小觀主,我來!”
“退下!”
少年輕斥。
井宿一劍猶如裹挾南方火精,先把頭野牛精劈開。
劍勢不墮。
李敘白更增數分氣力,連斬三四頭妖魔。
氣焰濤濤,殺氣騰騰。
圍著他的群魔,不自覺的往后退。
但退又能退到哪去?
附近皆是妖魔。
你推我搡之下,居然將數頭妖魔擠的迎上青竹劍。
李敘白入目所及,盡是妖兵,他率領的凌虛觀妖魔早不知陷落在哪兒。
事已至此,也顧不上別人。
井宿劍后,則是鬼宿。
鬼宿為朱雀七宿的第二宿。
又稱鬼金羊,行似積尸氣,視為鬼魂聚集之地。
性兇厲,主刑殺。
鬼宿相當于朱雀的頸部。
朱雀雖代表炎火、光明,但也需要陰的一面調和,鬼宿乃陰陽交界之所,賦予朱雀通幽之力。
鬼宿又屬金,連接木行的井宿、土行的柳宿,來平衡五行。
這一劍,殺力遠遠高過井宿劍,但也十分難掌握。
李敘白一劍斬出,險些攥不住手中青竹,幸好他的氣力實在是奇大,硬是牢牢握緊裹著魚皮的劍柄,掃碎朝他砸來的各種兵器,又殺兩頭蝎子精。
接下來是柳宿。
朱雀七式的第三劍,也有柳宿本身土行的特點。
此劍厚重、穩固。
雖說偏防守,但配合李敘白大的驚人的氣力,戰果好的不可思議。
用這一劍殺傷近十頭妖魔,青竹劍砍碎十幾件兵器。
而柳宿亦叫柳土獐,在朱雀七宿中,作為鳥冠或者頭飾。
在妖云之上的諸位妖王,望著在妖兵內縱橫無匹的李敘白。
莫說山丞和木客了。
白鹿仙子也瞠目結舌。
并不是說,李敘白的殺力令其吃驚,雖然確實感慨少年善戰,但她最為不解的是——明明前些日子還是個凡夫俗子,明明前些日子還靠著廚藝討好虛靈子,為什么現在就大殺四方?
犀角扛著長柄斧,嗡聲問道:“虛靈子的弟子不殺,必成后患。”
九首陰母瞥了山丞、木客一眼,便要降下妖云,宰了李敘白。
她認可犀角的話,此子已經有了幾分氣象,且是虛靈子的弟子,倘若留著不殺,豈不是為自己培養大敵?
骨姥姥不知在思考何事,唯見她兩個眼窩里的鬼火燒的熾烈。
木客冷笑道:“尊神賜予李敘白山神令牌,你們誰想殺他,問問我跟山丞同不同意!
況且,尊神最重臉面,你們私底下殺來殺去,尊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愿管,可若膽敢忽視山神令牌……”
她話語帶了殺氣:“難不成真的認為尊神是大慈大悲的菩薩?”
犀角妖王馬上悶悶的不吭聲。
九首陰母也留在原地,不敢動彈。
白鹿仙子本想攔住九首陰母,當下展顏歡笑:“木客姐姐……柳姐姐何必動這么大的火氣?”
木客直視她,“蘇瓊,收收你的小心思,休怪我不留情面。”
“好,好,好,黑風山的諸位道友誰不知道就你木客柳棲脾氣大,比尊神脾氣還大。”白鹿仙子陰陽怪氣道。
“哼……”木客冷哼了聲,不再搭理她。
李敘白管不了妖云上的口角之爭。
第四劍是朱雀七式的星宿一劍。
星宿,形如朱雀之眼。
主禮儀,農事。
全稱星日馬,五行屬火,為火中之精。
這一劍格外暴烈。
李敘白揮劍時,頓覺自己像是全身著了火,青竹劍也仿佛著了火。
井宿司掌南方火精,給他的感覺,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么第四宿,星宿,則為陷入了一望無際的火海。
青竹劍的劍身猶如被燒紅的烙鐵,斬掉一頭妖魔腦袋后,這妖魔竟嘭的聲引燃了。
第五劍,張宿劍。
又被喚作張月鹿,如同朱雀張開的嗉囊。
第六座翼宿,乃是朱雀的雙翼。
名為翼火蛇。
五行屬火,卻是朱雀的本體之火,此劍的南明離火劍意最濃!
有了前面五劍做鋪墊,翼宿劍,反倒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李敘白使出來,頗為流暢、利落。
李敘白已記不清斬殺了多少妖兵。
他只知用了翼宿一劍,每逢殺傷妖魔,傷口必燃起烈火。
死了的還好。
傷了的,被火灼的凄厲哀嚎,叫著叫著也就沒了生息。
最后一劍,軫宿,象征朱雀的尾羽。
稱為軫水蚓。
《道藏》有云:軫宿主水,其神蚓形。
《五行大義》也說:軫為歸藏之水,主冥界輪回。
帝王的棺槨也叫軫車,有魂歸星宿的意思。
所以,軫宿是朱雀的尾羽,當朱雀振翅飛翔,尾羽劃開陰陽,軫水滋養幽冥。
當李敘白的朱雀七式用盡一遍。
復又使了一遍。
卻斬了個空。
吐出一口濁氣。
少年環視戰場。
群妖伏尸,倒是跑了百余頭。
它們嚇破了膽,頭都不敢回,只想快快逃離這有死無生之處。
瑯山傷重,跌跌撞撞上前。
這位凌虛觀的平山校尉,撲通一聲,以五體投地這種最為恭敬欽佩的方式向李敘白跪拜。
反觀少年。
瞧了瞧手中的青竹劍。
又仰頭望天。
難不成,這便是南明離火劍意?
劍意已在胸中丘壑。
只等有了法力,就可試試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