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戰(zhàn)與和!
- 朕即大明:重生隆武橫掃天下!
- 麻貨
- 2017字
- 2025-06-17 23:36:03
“什么,跟偽明議和,不行!”
“偽明已是茍延殘喘,我大清正如日中天,咱們憑什么跟他們議和……”
代善議和的話才剛出口,還沒等多爾袞表態(tài)呢,多鐸已是第一個激烈反對起來。
開玩笑,幾個月前他才剛剛攻破南京、堪定江南,現(xiàn)在議和,不是徹底否定了他的功勞嗎?”
“不過是打了一場敗仗而已,禮親王你就要急著議和,怕不是忘了太祖皇帝起兵之艱難了吧?”
“當(dāng)年太祖皇帝起兵之時不過十三副鎧甲,情勢難道不比現(xiàn)在惡劣許多……”
聽到代善提然提出了議和,之前被他帶頭壓制的豪格,這下可算是逮到了機會。
“就是,以前的大明都不過是我大清圈養(yǎng)的牛羊。如今區(qū)區(qū)偽明而已,我大清何懼?”
“偽明若真有那么厲害,這會兒早就繼續(xù)出兵北犯了。”
“現(xiàn)在他們只駐軍淮南一帶,不正說明他們沒那個實力,只想偏安一隅嗎……”
不止是多鐸、豪格,承澤親王碩塞、鄭親王濟爾哈郎,甚至包括代善的子孫滿達海、羅洛渾等,此刻也是激烈反對起議和之事來。
沒辦法,自老奴野豬皮起兵以來,建奴總體上來說就沒吃過大虧,一直占著上風(fēng)。
如今被朱聿鍵接連打了幾次一軍覆滅,他們又怎么可能一下服氣?
“太祖之時?哼,如今在座之人,咱們哪個不是家大業(yè)大的。真讓你們過回太祖時期的日子,你們哪個愿意?”
“至于明軍有沒有那么厲害,勒克德渾、阿濟格的接連大敗,還不能讓你們清醒嗎?”
“你們領(lǐng)兵打仗是厲害,但他們也不是飯桶。本王要說的是,明軍不是從前的明軍了,朱聿鍵也不是崇禎……”
“還有你們別忘了,如今咱們是在關(guān)內(nèi)!”
“若是繼續(xù)跟明軍打下去,萬一再來一次大敗,都不用明軍動手,那些漢人百姓就能把咱們吃得骨頭渣都不剩!”
反正這‘滿奸’的帽子,已經(jīng)是被多爾袞逼著帶上了。
面對眾人的反對,向來識趣的代善,在瞄了一眼看戲的多爾袞后,這會兒也是干脆豁出去了。
“呃……”
“那……那也不能……”
建奴這個時候正是剛剛開國之時,一眾王公大臣,也都算得上能力卓著。
在代善這沒有絲毫夸張的分析陳述下,眾人也是隨之逐漸冷靜了下來。
“啟稟皇叔父攝政王,科爾沁八百里急報……”
正當(dāng)眾人還在為代善的分析沉默之時,一份來自大草原的緊急奏報,卻是很敢快打破了這份尷尬局面。
……
“真是好大的狗膽!”
御座之旁,原本只是幫作惱怒、實則悠閑看戲的多爾袞,幾眼掃過手中奏報后,頓時不由得勃然大怒。
“十四弟,不知科爾沁那邊……”
“騰機思、騰機特帶著蘇尼特部反了。吳代班、多爾機思哈、額爾密、克石達等部也叛奔車臣汗部去了!”
不等眾人詢問的聲音說完,多爾袞已是將手中奏報丟給了眾人傳看。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當(dāng)頭風(fēng)。
就在建奴剛于江南吃了大敗仗之時,蘇尼特部不但跟原歷史上一樣反了,而且還提前了些。
“騰機思、騰機特膽敢叛我大清,必須嚴(yán)加懲處,殺雞儆猴!”
“末將請命,踏平蘇尼特和喀爾喀部……”
很快,這道連夜送進宮來的緊急奏報,眾人便已傳閱完畢。
不同于之前對明是戰(zhàn)是和的爭執(zhí),對于蘇尼特部的叛亂,從多爾袞到一眾王公大臣,卻是全都意見統(tǒng)一得很,征剿平叛!
沒辦法,滿蒙可是建奴的根本。
蘇尼特部的叛亂,若是不能以雷霆手段迅速處置,極有可能引起漠南蒙古諸部效仿。
一旦漠南蒙古反了,建奴在關(guān)外的根基也就基本上宣告完了。
而在眼下關(guān)內(nèi)剛吃了敗仗的情況下,一旦關(guān)外根基有失,那他們怕是離亡國滅種也不遠(yuǎn)了。
“蘇尼特部膽敢叛我大清,自當(dāng)嚴(yán)懲。不過單單只是一個蘇尼特部,卻是還不夠!”
騰機思、騰機特兩兄弟,不過是馬前卒而已。此次叛亂,喀爾喀才是其背后的真正主謀。
看著踴躍請戰(zhàn)的眾人,多爾袞臉上的殺意也是更濃了。
“不過在此之前,你們先說說,咱們跟偽明到底是戰(zhàn)是和?”
對于是否出兵南征,在蘇尼特部叛亂的消息抵達之前,多爾袞心中就已經(jīng)有了定計,議和!
只不過,這等喪權(quán)辱國的話,很顯然不能由他這個皇叔父攝政王來說,即便此刻有了蘇尼特部叛亂為臺階也一樣。
“呃,偽明不過疥癬之疾,滿蒙卻是我大清之根本……”
“剿滅偽明那伙烏合之眾,不過易如反掌。就先讓偽明逍遙幾天,等平定了喀爾喀再出兵南征也不遲!”
“奴才以為,就從禮親王之議,先跟偽明暫時議和以麻痹對方……”
‘大清’暫時已無力南征的現(xiàn)實,在代善之前的分析下,冷靜下來的眾人就已經(jīng)明白了過來。
因此在多爾袞的逼問下,雖然心中有些膈應(yīng),但稍一猶豫后,以濟爾哈郎這個輔政叔王為首的建奴王公大臣,還是捏著鼻子把這‘議和’的罵名背了。
“也罷,既然諸位都贊同跟偽明暫時議和,本攝政王也不好一意孤行,就從你們所請。”
“禮親王代善聽令,命你為和談使,全權(quán)負(fù)責(zé)與偽明的和談事誼!”
罷兵議和的建議是代善提的,喪權(quán)辱國的罵名是眾人背的,多爾袞這個皇叔父攝政王,自然也是從善如流,拍板定下了北戰(zhàn)南和的決定。
“多鐸聽令,本攝政王命你為揚威大將軍,偕同承澤郡王碩塞,追剿騰機思、騰機特,踏平喀爾客!”
既然定下了北戰(zhàn)南和的基調(diào),南和之事定下了,北戰(zhàn)之事,自然也不能耽擱。
這不,多爾袞剛把費力不討好的議和差事交給了代善,揚名立萬的立功機會,隨即便被他交給了自己人多鐸、碩塞。
“謹(jǐn)遵皇叔父攝政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