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星酋長仔細研讀著烏魯等人帶回來的信息,深感這片土地上部落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他決定在部落的集會中,詳細地向族人們介紹這些周邊部落,以便為未來的交流與合作做好充分準備。
1.羽貝部落:位于石錘部落東南方向,臨近一條寬闊清澈的河流。部落人口約兩百余人,以捕魚和采集為生。他們對鳥類極為崇拜,堅信鳥類擁有神秘力量,能為部落帶來好運與富足。部落男女皆身著色彩斑斕的服飾,這些服飾上裝飾著各種絢麗的羽毛和貝殼,象征著對鳥類的敬意與模仿。每年春季,羽貝部落都會舉辦盛大的祭鳥儀式。屆時,族人們身著盛裝,在河邊搭建祭臺,獻上鮮美的魚肉、甜美的野果等祭品。儀式中,部落的巫女會跳起神秘的舞蹈,模仿鳥兒的姿態,祈求鳥類指引部落獲得豐收與安寧。
2.磐巖部落:地處石錘部落東北方的山腰處。部落建筑皆用巨大石塊精心建造,堅固異常。部落人口約三百人,族人身材高大健壯,以擅長石工技藝聞名。他們崇拜大地與巖石,認為巖石賦予了他們堅韌不拔的力量。部落的年輕戰士在成年時,需獨自深入山中尋找一塊心儀的巨石,而后憑借自身力量將其搬運回部落。在全體族人的見證下,年輕戰士要將巨石雕刻成自己心目中最崇敬的形象,完成這一艱難儀式后,方能成為被認可的部落勇士。部落中央的巨大石制廣場上,林立著先輩們留下的精美石雕像,這些雕像生動地記錄著部落的歷史與傳說。
3.沃土部落:位于石錘部落西北方向,穿越一片廣袤沙漠后便能抵達。部落四周被肥沃的農田環繞,主要種植玉米、小麥及一些獨特的耐旱作物。部落人口約四百人,他們對土地懷有深深的敬畏與感激之情。部落中有一位備受尊敬的年長巫師,據說擁有與土地溝通的神秘能力,能夠祈求土地賜予豐收。每年秋收時節,沃土部落都會舉行盛大的豐收慶典。慶典期間,部落中央的篝火晝夜不息,族人們圍繞篝火歡快跳舞,共同分享一年的收獲,感恩土地的慷慨饋贈。為解決水源問題,他們還發明了一套獨特的灌溉系統,通過挖掘水渠,將遠處山上的雪水引入農田。
4.陶泥部落:在石錘部落的南方,緊鄰一片富含陶土的山丘。部落約有二百五十人,以制作精美的陶器而聞名。族人從山丘采集優質陶土,經過精心篩選、揉制后,手工塑造成各種實用且美觀的容器、裝飾品等。他們的陶器風格獨特,表面常常刻有精美的幾何圖案或描繪著部落生活場景的畫面。陶泥部落有一個傳統,每當新的陶窯建成,部落會舉行莊重的點火儀式。由部落中技藝最為精湛的陶匠點燃窯火,眾人圍繞陶窯祈禱,希望窯火能賦予陶器神奇的力量,保佑部落繁榮昌盛。
5.馴犬部落:位于石錘部落西南方向的一片草原邊緣。部落人口約三百五十人,以擅長馴養狗類而著稱。部落中的狗不僅是狩獵的得力助手,更是守護部落的忠誠衛士。族人從小便與狗建立親密聯系,通過獨特的訓練方法,使狗具備出色的追蹤、警戒和戰斗能力。在馴犬部落,每只狗都被視為部落的重要成員,擁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和地位。每年夏季,部落會舉辦馴犬大賽,族人帶著自己訓練有素的狗展示各種技能,如追捕獵物、穿越障礙等,獲勝者將得到部落的豐厚獎勵,同時也會贏得極高的榮譽。
6.風語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東方的山谷之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人,他們對風有著獨特的感知和理解,認為風能傳遞神靈的旨意。風語部落的族人擅長通過傾聽風聲、觀察風向來預測天氣變化、判斷吉兇禍福。部落中有專門的風語者,他們身著輕薄的衣物,頭戴羽毛冠飾,在特定的祭祀臺上傾聽風的聲音,并向族人傳達風所帶來的信息。風語部落每年都會舉行風祭,屆時族人們會在山谷中放飛用輕薄布料和竹條制作的風箏,風箏上系著寫有心愿的紙條,希望風能將他們的心愿傳達給神靈。
7.火鐮部落:位于石錘部落北方的一片森林與山脈交界處。部落人口約三百二十人,以掌握獨特的取火技術而聞名。他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石頭與鐵片相互撞擊能產生火花的方法,并將其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火鐮部落對火懷有極高的敬畏之心,認為火是神靈賜予的神圣力量。部落中有一座永不熄滅的圣火臺,由專人負責守護。每當部落遇到重大事件,如戰爭、祭祀等,都會在圣火臺前舉行莊重的儀式,族人圍著火臺祈禱,從圣火中獲取力量與勇氣。
8.織錦部落:地處石錘部落東南偏南方向,附近生長著大片適合紡織的植物。部落人口約二百八十人,以精湛的紡織和刺繡技藝而聞名。族人們采集植物纖維,經過復雜的加工工序,織成色彩鮮艷、質地柔軟的布料。他們擅長在布料上刺繡各種精美的圖案,如花朵、動物、星辰等,這些圖案往往蘊含著部落的傳說和信仰。織錦部落的女子從小學習紡織和刺繡,精湛的技藝是她們引以為傲的資本。部落每年都會舉辦織錦大賽,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展示在部落的展示廳中,同時也會將這些作品作為珍貴的禮物與其他部落交流。
9.靈木部落:在石錘部落東北偏北方向的一片古老森林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三十人,與森林中的樹木建立了深厚的聯系。他們相信樹木擁有靈魂,能夠庇佑部落。靈木部落的族人擅長識別各種樹木的特性,利用樹木制作各種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品。部落中有一棵巨大的古樹,被視為部落的守護靈。每年春季,部落會圍繞這棵古樹舉行盛大的祈福儀式,族人將象征著祝福的彩帶系在古樹上,祈求森林的神靈保佑部落平安、風調雨順。
10.流沙部落:位于石錘部落西北偏西方向的沙漠深處。部落人口約一百八十人,適應了沙漠的惡劣環境,發展出獨特的生存方式。他們善于利用沙漠中的各種資源,如仙人掌的汁液解渴、沙柳的枝條編制工具等。流沙部落的房屋多為半地下式,以抵御沙漠的高溫和風沙。部落的族人對沙漠有著深深的敬畏,他們認為沙漠是神靈的考驗場。每年的特定日子,部落的年輕人會獨自深入沙漠,進行為期數天的試煉,以證明自己的勇氣和生存能力。
11.霜葉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北方偏東方向的山區,那里氣候寒冷,秋季時漫山遍野的樹葉會變成霜紅色。部落人口約二百六十人,以狩獵和采集耐寒植物為生。他們擅長用動物皮毛制作厚實保暖的衣物,衣物上常常裝飾著霜紅色的樹葉圖案,既美觀又具有象征意義。霜葉部落崇拜冬季的神靈,認為冬季是萬物沉睡與重生的季節。每年冬季來臨之際,部落會舉行霜葉祭,族人會采集霜紅色的樹葉,制作成各種裝飾品,掛在部落的房屋和樹上,祈求冬季神靈的庇佑,讓部落平安度過寒冬。
12.清泉部落:位于石錘部落南方偏西方向,緊鄰一處清澈的泉水源頭。部落人口約二百二十人,以泉水為部落的生命之源,對泉水懷有崇敬之情。他們認為泉水具有凈化和治愈的力量。清泉部落的房屋圍繞著泉水而建,泉水周圍被精心打理,種滿了各種鮮花。部落中有一個傳統,每當有新生兒誕生,父母會帶著孩子到泉邊,用泉水為孩子洗禮,希望孩子能擁有純凈的心靈和健康的體魄。每年春季,部落會舉行清泉節,族人會在泉邊載歌載舞,感恩泉水的滋養。
13.繁星部落:地處石錘部落東方偏南方向的一片開闊平原上。部落人口約三百人,對星辰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獨特的信仰。他們認為星辰是神靈的眼睛,注視著人間的一切。繁星部落的族人擅長觀察星辰的變化,通過星辰的位置和亮度來預測季節更替、氣候變化等。部落中央有一座高臺,被稱為觀星臺,每到夜晚,部落中的星象師會登上觀星臺,觀察星辰并記錄它們的變化。每年的星夜節,部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族人們會在地上繪制巨大的星圖,圍繞星圖跳舞,祈求星辰賜予智慧和指引。
14.礫石部落:在石錘部落西南偏南方向的一片礫石地帶。部落人口約二百五十人,以利用礫石制作工具和建筑房屋而聞名。他們將礫石打磨成各種形狀,制作出鋒利的石刀、堅固的石斧等工具。部落的房屋也多采用礫石堆砌而成,雖然外觀粗糙,但十分堅固耐用。礫石部落崇拜礫石之神,認為礫石是大地賜予的堅實力量。每年,部落會舉行礫石節,族人會挑選出最精美的礫石制品進行展示和交換,同時也會舉行力量比試,如搬運巨大礫石等活動,以彰顯部落的力量和對礫石的敬畏。
15.迷霧部落:位于石錘部落東北偏西方向的一片多霧森林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人,適應了迷霧籠罩的環境。他們認為迷霧是神靈的面紗,隱藏著神秘的力量。迷霧部落的族人擅長在迷霧中追蹤獵物和辨別方向,他們通過觀察霧氣的流動、傾聽森林中的聲音等方式來感知周圍的環境。部落中有一位迷霧先知,據說能夠穿透迷霧,預知未來的一些事情。每年迷霧最濃的時候,部落會舉行迷霧祭,族人會在森林中點燃特殊的香料,讓香氣與迷霧融合,祈求神靈揭開迷霧的面紗,給予部落指引。
16.藤編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南方偏東方向的一片雨林邊緣。部落人口約二百四十人,以精湛的藤編技藝而聞名。雨林中豐富的藤條資源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族人將藤條編織成各種生活用品,如籃子、椅子、床鋪等,這些藤編制品不僅實用,而且造型精美。藤編部落有一個獨特的習俗,每當有新人結婚,部落的婦女們會共同編織一套精美的藤編家具,作為新婚夫婦的賀禮,寓意著他們的生活如藤編般緊密相連、美滿幸福。
17.赤焰部落:位于石錘部落北方偏西方向的一座休眠火山附近。部落人口約三百三十人,對火焰有著特殊的情感和崇拜。他們認為火山的火焰是神靈憤怒與力量的象征。赤焰部落的族人擅長利用火山灰肥沃土地,種植一些特殊的耐高溫作物。部落中有一座火焰神廟,供奉著火焰之神。每年火山活動相對平靜的時候,部落會舉行赤焰祭,族人會在神廟前點燃巨大的篝火,圍繞篝火跳舞、祭祀,祈求火焰之神保佑部落免受火山災害,賜予豐收。
18.翠羽部落:地處石錘部落東南方向的一片茂密叢林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七十人,與各種鳥類關系密切。他們尤其喜愛翠綠色羽毛的鳥類,認為這些鳥類是森林的精靈。翠羽部落的族人擅長模仿鳥類的叫聲,通過鳥鳴與鳥類交流。部落的建筑多隱藏在樹林之中,屋頂和墻壁上裝飾著翠綠色的羽毛。每年春季鳥類遷徙歸來時,部落會舉行翠羽節,族人會穿上用翠羽裝飾的服飾,與鳥兒共舞,慶祝新一年的開始。
19.堅石部落:在石錘部落西方偏南方向的山區,那里有豐富的石材資源。部落人口約三百人,以建造堅固的石堡和打造精良的石制武器而著稱。他們開采山上的石材,經過精心雕琢,建造出高大堅固的石堡,作為部落的防御工事和居住場所。堅石部落的石匠們技藝高超,能夠打造出鋒利無比的石劍、堅固的石盾等武器。部落每年會舉行石匠大賽,選拔出最優秀的石匠,他們打造的作品會被視為部落的珍寶。堅石部落崇拜山神,認為山神賜予了他們石材和力量,每年都會在山神廟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山神保佑部落平安、石材資源源源不斷。
20.柔水部落:位于石錘部落東方偏北方向的一條大河之畔。部落人口約二百五十人,依水而居,對水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們認為水是生命的源泉,具有柔和而強大的力量。柔水部落的族人擅長制作各種水上交通工具,如木船、竹筏等,并且精通水性,能夠在水中自由穿梭。部落中有一座水神廟,供奉著水神。每年春季河水解凍時,部落會舉行柔水節,族人會在河中放置用鮮花和彩紙裝飾的小船,順流而下,寓意著將美好的愿望傳遞給水神,祈求水神保佑部落風調雨順、漁業豐收。
21.靈草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西南方向的一片山谷中,山谷中生長著各種珍稀的草藥。部落人口約二百三十人,以采集和研究草藥為生。他們對各種草藥的特性了如指掌,能夠利用草藥治療各種疾病。靈草部落的族人認為草藥具有靈性,每一株草藥都蘊含著大自然的力量。部落中有一座靈草園,種植著最為珍貴的草藥,由專人悉心照料。每年夏季草藥生長最為旺盛的時候,部落會舉行靈草祭,族人會采集草藥,制作成各種藥香、藥膏等,互相分享,同時也會祈求草藥之神保佑部落成員身體健康、草藥資源永不枯竭。
22.銀月部落:地處石錘部落北方偏東方向的一片草原上,這里的夜晚月光格外明亮。部落人口約二百八十人,對月亮有著深深的崇拜。他們認為月亮是銀白的神靈,在夜晚守護著他們。銀月部落的族人擅長在月光下進行各種活動,如舞蹈、祭祀等。部落中有一座銀月祭壇,每當月圓之夜,部落會舉行盛大的銀月祭。族人們身著銀色的服飾,圍繞祭壇跳舞,向月亮祈求平安、幸福和豐收。銀月部落的女子還會在月圓之夜采集月光下的露水,據說這種露水具有神奇的美容和 healing功效。
23.青木部落:在石錘部落南方偏西方向的一片原始森林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二十人,與森林中的樹木建立了一種共生的關系。他們認為樹木是部落的守護者,森林是他們的母親。青木部落的族人擅長利用木材制作各種精美的工藝品,如木雕、木碗等。部落中有一棵巨大的青木神樹,被視為部落的象征和靈魂所在。每年春季樹木發芽時,部落會舉行青木節,族人會圍繞神樹跳舞,感恩森林的恩賜,并祈求森林保佑部落繁榮昌盛。他們還會從神樹上取下一些樹枝,制作成護身符,佩戴在身上。
24.金砂部落:位于石錘部落西北方向的一條河流下游,河中富含金沙。部落人口約三百五十人,以淘金為生。他們掌握了一套獨特的淘金技術,能夠從河沙中淘出珍貴的金沙。金砂部落對金沙有著特殊的情感,認為金沙是大地賜予的財富象征。部落中有一座金沙神廟,供奉著金沙之神。每年秋季河水水位下降,淘金最為容易的時候,部落會舉行金砂祭。族人會將淘出的金沙制作成各種精美的飾品,展示在神廟中,同時也會舉行盛大的宴會,感恩金沙之神的恩賜,祈求來年能淘到更多的金沙。
25.幽影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東方偏南方向的一片陰暗山谷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人,適應了陰暗潮濕的環境。他們認為陰影中隱藏著神秘的力量,能夠保護部落。幽影部落的族人擅長在陰影中行動,他們的服飾多為深色,便于隱藏身形。部落中有一位幽影使者,據說能夠與陰影中的力量溝通。每年夜晚最長的時候,部落會舉行幽影祭,族人會在山谷中點燃黑色的蠟燭,讓陰影籠罩整個山谷,祈求陰影的力量保佑部落免受外界的侵擾。
26.雪絨部落:地處石錘部落北方的雪山腳下。部落人口約二百六十人,以適應寒冷的雪山環境而生存。他們善于利用雪山上的資源,如雪豹的皮毛制作保暖衣物,雪蓮等草藥治療疾病。雪絨部落崇拜雪神,認為雪神掌管著雪山的一切。部落的房屋多用雪塊和冰塊建造,內部溫暖舒適。每年冬季雪最大的時候,部落會舉行雪絨節,族人會在雪地上舉行各種活動,如雪橇比賽、雪雕制作等,同時也會向雪神獻上祭品,祈求雪神保佑部落平安度過寒冬。
27.墨竹部落:在石錘部落南方偏東方向的一片竹林中。部落人口約二百四十人,以竹子為主要生活資源。他們擅長用竹子制作各種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品,如竹弓、竹箭、竹椅等。墨竹部落認為竹子具有堅韌和高潔的品質,是部落精神的象征。部落中有一片墨竹林,傳說這片竹林受到神靈的祝福。每年春季竹子生長旺盛時,部落會舉行墨竹節,族人會采集竹子,制作成各種精美的竹制品,互相贈送,同時也會在竹林中舉行祭祀儀式,祈求竹子之神保佑竹林繁茂、部落興盛。
28.炎石部落:位于石錘部落西方偏北方向的一座活火山附近。部落人口約三百人,對火山和火焰有著獨特的認知和崇拜。他們利用火山噴發后的炎石制作特殊的工具和武器,這些炎石制品具有獨特的性能,如堅硬無比、耐高溫等。炎石部落認為火山的火焰是神靈的怒火,炎石是神靈賜予的寶物。部落中有一座炎石神廟,供奉著炎石之神。每年火山噴發相對平靜的時候,部落會舉行炎石祭,族人會圍繞神廟跳舞,獻上用火山附近特有的紅色果實和烤熟的獸肉作為祭品,祈求炎石之神賜予他們更多的炎石,并保佑部落免受火山噴發的危害。在炎石部落,只有最勇敢和技藝高超的戰士才有資格佩戴炎石打造的武器,這被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29.碧湖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東北方向的一個碧綠湖泊旁邊。部落人口約二百五十人,以漁業和湖邊的采集為生。他們對湖泊充滿敬畏,認為湖泊是水之精靈的居所。碧湖部落的族人擅長制作精美的貝殼飾品,用從湖中采集的五彩貝殼,精心打磨、穿孔,串成項鏈、手鏈等飾品。部落每年夏季會舉辦碧湖節,屆時族人會身著盛裝,在湖邊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他們會在湖中放置用鮮花裝飾的小船,船上載著獻給水之精靈的祭品,如新鮮的水果、甜美的蜂蜜等,希望水之精靈保佑湖水永不干涸,漁業豐收。
30.幻沙部落:地處石錘部落西北偏南方向的一片沙漠綠洲中。部落人口約二百人,這片綠洲在沙漠中如同夢幻般的存在,因此部落取名幻沙。他們善于利用沙漠中的特殊沙子制作各種奇妙的藝術品,如沙畫、沙雕等。幻沙部落認為沙漠中的沙子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夠承載他們的夢想和希望。部落中央有一座巨大的沙雕城堡,是歷代族人共同努力的結晶,代表著部落的團結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的特定日子,部落會舉行幻沙節,族人會在城堡周圍進行沙畫創作比賽,用細膩的沙子描繪出心中的世界,祈求沙漠之神賜予他們更多的靈感和水源。
31.靈葉部落:在石錘部落南方的一片森林邊緣,這里生長著一種特殊的靈葉樹。部落人口約二百三十人,以靈葉樹的葉子為重要資源。靈葉具有獨特的香氣和藥用價值,族人用靈葉制作香料、草藥等。靈葉部落認為靈葉樹是神靈的恩賜,每一片葉子都蘊含著靈性。部落中有一座靈葉亭,周圍種滿了靈葉樹。每年靈葉樹開花時,部落會舉行靈葉節,族人會采集靈葉,制作成各種香囊、藥包等,互相贈送,寓意著傳遞祝福和健康。同時,他們會在靈葉亭中舉行祭祀儀式,感恩靈葉樹的饋贈,祈求靈葉樹永遠繁茂。
32.晶巖部落:位于石錘部落東方偏北方向的山區,這里的巖石中蘊含著各種晶瑩剔透的礦石。部落人口約三百二十人,以開采和加工這些晶巖礦石為生。他們將晶巖礦石打磨成精美的飾品和實用的工具,如晶巖匕首、晶巖項鏈等。晶巖部落崇拜晶巖之神,認為晶巖礦石是神靈灑落在人間的寶石。部落中有一座晶巖神殿,供奉著巨大的晶巖神像。每年礦石開采旺季開始時,部落會舉行晶巖祭,族人會獻上最精美的晶巖制品,祈求晶巖之神保佑開采順利,賜予更多的晶巖資源。
33.霜華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北方偏西方向的寒冷地帶,冬季這里會出現美麗的霜華景觀。部落人口約二百七十人,以狩獵和采集耐寒植物為生。他們對霜華有著特殊的情感,認為霜華是冬季女神的恩賜,象征著純潔和美好。霜華部落的族人擅長用霜華裝飾房屋,在冬季的夜晚,他們的房屋在霜華的映襯下宛如仙境。每年初霜降臨的時候,部落會舉行霜華節,族人會在戶外舉行各種活動,如霜花雕刻比賽、霜華舞蹈等,同時也會向冬季女神獻上用冰雪雕刻的貢品,祈求冬季女神保佑部落平安度過漫長的寒冬。
34.青木枝部落:在石錘部落西南方向的一片茂密森林深處。部落人口約二百二十人,與森林中的青木樹關系密切。他們相信青木樹的樹枝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辟邪驅鬼、保佑平安。青木枝部落的族人擅長用青木樹枝制作各種護身符和祭祀用品。部落中有一棵巨大的青木母樹,被視為部落的守護之樹。每年春季青木樹發芽時,部落會舉行青木枝節,族人會從青木母樹上剪下一些樹枝,制作成各種精美的飾品和護身符,佩戴在身上或掛在房屋周圍。同時,他們會圍繞青木母樹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祈求青木樹的神靈保佑部落免受邪惡力量的侵害,繁榮昌盛。
35.赤砂部落:位于石錘部落東南方向的一片紅色沙漠附近。部落人口約三百人,這片沙漠的沙子呈現出獨特的赤紅色,因此得名赤砂部落。他們善于利用赤砂制作特殊的顏料,用于繪制壁畫和裝飾房屋。赤砂部落認為赤砂是大地的血液,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部落中有一座赤砂廣場,廣場的地面由精心挑選的赤砂鋪成,廣場中央有一座用赤砂堆砌而成的巨大圖騰柱,上面刻滿了部落的歷史和傳說。每年夏季沙漠氣溫最高的時候,部落會舉行赤砂節,族人會在廣場上用赤砂顏料繪制巨大的圖案,圍繞圖騰柱跳舞,祈求大地賜予他們力量和豐收。
36.翠湖部落:地處石錘部落東北偏南方向的一個翠綠色湖泊周圍。部落人口約二百五十人,以湖泊為中心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翠湖是大自然的明珠,湖中的生物具有神秘的力量。翠湖部落的族人擅長制作竹筏,在湖中捕魚和采集水生植物。部落每年春季會舉行翠湖祭,族人會在湖邊搭建祭臺,獻上湖中的鮮魚、翠綠的水生植物等祭品,祈求翠湖之神保佑湖水清澈、物產豐富。同時,他們會舉行劃船比賽,獲勝者會得到象征著翠湖祝福的綠色羽毛。
37.靈晶部落:在石錘部落西方的山區中,這里有許多神秘的靈晶礦脈。部落人口約二百四十人,以開采和研究靈晶為生。靈晶具有特殊的能量,據說能夠與神靈溝通。靈晶部落的族人將靈晶視為神圣之物,用靈晶制作各種祭祀器具和部落的標志。部落中有一座靈晶塔,是部落的核心建筑,塔頂放置著一塊巨大的靈晶,被認為是連接神靈的媒介。每年靈晶礦脈出現特殊光芒的時候,部落會舉行靈晶節,族人會在靈晶塔下舉行莊重的祭祀儀式,祈求神靈通過靈晶賜予部落智慧和力量。
38.柔風部落:坐落在石錘部落東方的一片草原上,這里的風輕柔而溫和。部落人口約二百三十人,對風有著獨特的感知和熱愛。他們認為柔風是神靈的輕撫,能夠帶來和平與安寧。柔風部落的族人擅長制作風箏,在有風的日子里,他們會在草原上放飛色彩斑斕的風箏。部落每年春季會舉行柔風節,族人會舉行風箏比賽,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最穩。同時,他們會在草原上搭建帳篷,舉行盛大的宴會,感恩柔風的恩賜,祈求柔風繼續保佑部落風調雨順、生活美滿。
39.墨巖部落:位于石錘部落西北方向的山區,這里的巖石呈現出墨黑色。部落人口約三百三十人,以開采和加工墨巖為生。他們用墨巖制作各種精美的雕刻品和實用的建筑材料。墨巖部落認為墨巖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夠守護部落。部落中有一座墨巖城堡,是部落的防御中心和象征。每年墨巖開采季節開始時,部落會舉行墨巖祭,族人會在城堡前獻上用墨巖雕刻的祭品,祈求墨巖之神保佑開采安全,賜予更多優質的墨巖。
40.青芒部落:在石錘部落南方偏東方向的一片果園附近。部落人口約二百六十人,以種植和培育一種名為青芒的特殊水果為生。青芒果實鮮美,營養豐富,被部落視為珍貴的食物。青芒部落認為青芒樹是豐收之神的恩賜,每一棵青芒樹都受到神靈的庇佑。部落中有一座青芒神廟,供奉著豐收之神。每年青芒成熟的季節,部落會舉行青芒節,族人會采摘青芒,制作成各種美食,如青芒果醬、青芒酒等,互相分享。同時,他們會在神廟前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感恩豐收之神的眷顧,祈求來年青芒樹依然碩果累累。
石星酋長向族人們詳細介紹完這些部落的情況后,族人們對周邊的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大家意識到,與這些部落建立良好關系,開展交流與合作,將為石錘部落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可能面臨各種挑戰。石星酋長決定召開部落會議,商討與各部落接觸的具體策略,為石錘部落的未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