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累河畔的草地上,篝火在晚風中明滅。袁旗琪看著宋繁星將最后一塊芝士蛋糕推給孫小欣,后者接過時指尖相觸的瞬間,她注意到林譯橋正用樹枝在泥土上畫著歪扭的心形,筆尖突然用力劃破草皮。
“繁星,嘗嘗我烤的棉花糖?“林譯橋舉著焦黑的棉花糖湊過去,卻看見宋繁星正指著孫小欣電腦屏幕笑鬧:“你這代碼寫得比霄哥的飛行日志還枯燥!“
少年的肩膀肉眼可見地垮了下來。他盯著宋繁星手腕上晃動的銀質手鏈——那是今早他特意從悉尼歌劇院紀念品店買來的,此刻卻戴在替孫小欣調琴弦的手上。火星濺上他的袖口,他渾然不覺,直到袁旗琪遞來濕巾:“袖口要燒穿了。“
“霄哥在調試無人機燈光。“林譯橋望著遠處的剪影,司徒凌霄正站在河畔與哈珀博士通電話,風衣被河風吹得獵獵作響,“他說要拼出'馴服概率'的LOGO。“
袁旗琪點頭,目光卻落在宋繁星身上。她看見閨蜜正將自己的羊絨圍巾繞上孫小欣的脖子,后者耳尖發紅的模樣,像極了三年前在MIT圖書館,方柔給孫小欣遞咖啡時的場景。
篝火漸熄時,林譯橋抱著充電線走向河邊。孫小欣的手機屏幕亮著,鎖屏頭像里的女孩正對著鏡頭笑——那是方柔在陸家嘴拍的照片,白襯衫領口微敞,腕間戴著與宋繁星同款的銀手鏈。
“你認識她?“袁旗琪不知何時站在身后。
林譯橋猛地轉身,手機差點掉進河里:“她是...孫哥的女朋友?“
“前女友。“袁旗琪望著水面倒影,“四年前孫小欣替方柔寫推薦信,錯把'潛力無限'寫成'潛力有限',方柔以為他看不起自己,一氣之下回國進了投行。“
“就因為一封信?“
“就因為兩個人都等著對方先開口。“袁旗琪接過手機,鎖屏壁紙切換成方柔的朋友圈——凌晨三點的上海,配文“外灘的風,總讓人想起未說出口的公式“。
林譯橋沉默地蹲下來。他看見宋繁星正往孫小欣保溫杯里續熱水,蒸汽模糊了兩人的輪廓,突然想起自己在便利店練習了二十遍的“要不要一起看星星“,最終說成“你的電子煙借我用用“。
“去試試?“袁旗琪推了推他,“就說...天氣這么冷,要不要一起拼車回市區?“
“可孫哥...“
“孫小欣的心里還住著個解不開的方程式。“袁旗琪望著星空,獵戶座的腰帶正劃過司徒凌霄的肩線,“但繁星的方程式,或許需要新的變量。“
當林譯橋鼓起勇氣走向篝火時,宋繁星正將最后一塊黑巧克力塞進孫小欣嘴里:“吃完趕緊改代碼,明天要見澳航的人。“
“繁星。“林譯橋的聲音帶著破音,“我...我知道一家很棒的電子煙店,在墨爾本唐人街...“
宋繁星轉身,看見少年耳尖通紅的模樣,突然想起自己十六歲時暗戀的籃球隊長。她接過他遞來的星空棒棒糖,糖紙在火光下折射出細碎光斑:“先說好,我只收會寫Python的弟弟。“
河對岸,司徒凌霄終于調試完無人機矩陣。一百架小飛機騰空而起,在夜空中拼出“TP“的熒光標志——那是“馴服概率“的縮寫。他轉身時,發現袁旗琪正望著自己笑,發絲被晚風吹得凌亂,卻比任何星辰都耀眼。
“像不像我們在飛機上看見的云圖?“她指了指天空。
“更像數學公式里的斐波那契螺旋。“司徒凌霄遞上外套,指尖觸到她冰涼的手腕,“知道為什么無人機編隊總用奇數嗎?“
“因為對稱是偶然,偏差才是常態?“
他突然笑了,笑聲驚飛了棲息在蘆葦叢中的夜鷺:“袁旗琪,你總是能把浪漫解構成公式。“
兩人并肩坐在河畔,聽著遠處林譯橋的驚呼聲——他似乎把無人機遙控器掉進了河里。星光落在袁旗琪發梢,司徒凌霄很想伸手替她別到耳后,卻想起在博物館時,她為自己調整領帶的溫度。
“你說,孫小欣和方柔還有可能嗎?“她忽然問。
“就像我們在堪培拉遇見的那場雨?“司徒凌霄望著銀河,“有的云注定要飄向不同的半球,但水汽終會在某個清晨,以露珠的形式重逢。“
袁旗琪轉頭,發現他的鏡片上蒙著薄霧,倒影里的自己正在靠近。夜風帶來篝火的焦香,她聽見自己的心跳聲蓋過了遠處的蟲鳴。當司徒凌霄的手指即將觸到她的發梢時,林譯橋的喊叫聲突然劃破夜空:
“霄哥!無人機掉河里了!“
兩人猛地分開,像被驚醒的蝴蝶。袁旗琪低頭調整圍巾,卻發現司徒凌霄外套上的銀線補丁——那是她昨晚偷偷縫的,用的是父親西裝上的舊絲線。
“去看看吧。“她站起身,裙擺沾滿草葉,“畢竟,我們的LOGO還在天上飄著呢。“
司徒凌霄望著她走向篝火的背影,星空在她發間流淌。他忽然明白,有些情愫不必急于捅破,就像飛行時遇見的平流層,看似寂靜無波,卻藏著足以改變航向的溫柔力量。
當第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時,宋繁星正教林譯橋用代碼編寫星空動畫。孫小欣望著手機里方柔的頭像,突然收到一條新消息:“悉尼的藍花楹開了,要不要來看?“
河燈順流而下,載著未說出口的告白與期待。袁旗琪望著司徒凌霄蹲在河邊打撈無人機的背影,忽然想起在飛機上遇見的那位老人——原來所謂緣分,就是在氣壓變化時,有人與你共享同一片云圖,在數據與星空的交界處,找到屬于彼此的概率密度。
墨累河的夜風裹著濕潤的水草氣息,篝火堆噼啪作響,火星子蹦上林譯橋的運動鞋。他蹲在河邊,望著司徒凌霄脫了外套趟水打撈無人機,忽然發現宋繁星正用樹枝在沙地上畫著什么——是個歪歪扭扭的Python代碼片段,末尾綴著個笨拙的愛心。
“弟弟,發什么呆?”宋繁星用鞋跟蹭掉沙畫,電子煙在指間明明滅滅,“去把孫小欣的電腦拿過來,我要改無人機的控制程序。”
林譯橋慌忙爬起,卻在經過孫小欣身邊時聽見他對著手機屏幕輕笑。鎖屏界面上,方柔的最新朋友圈定位在悉尼機場,配文是“帶著未解的方程式,重啟飛行模式”。少年突然讀懂了孫小欣眼底的光——那是和司徒機長望著云海時相同的專注,是袁旗琪計算概率時嘴角的微揚。
“給。”他將電腦遞給宋繁星,指尖觸到她手腕上的銀手鏈,“其實……孫哥心里的方程式,或許快解出來了。”
宋繁星挑眉,煙圈在頭頂聚成問號:“哦?”
“方柔姐回國前,把推薦信的草稿夾在他的《隨機過程》里。”林譯橋盯著自己在沙地上的影子,“最后一頁寫著‘你的潛力,是我算不出的無限大’。”
火星突然爆響,驚飛了蘆葦叢中的夜鷺。宋繁星望著孫小欣仰頭灌啤酒的模樣,喉結滾動時項鏈在火光下閃過微光——那是她上周偷偷塞進他背包的,刻著“TP”縮寫的銀墜。
“原來我們都在解別人的方程式。”她突然輕笑,將電子煙按進沙堆,“走,教你寫個能讓星星跳舞的代碼。”
河對岸,袁旗琪蹲在司徒凌霄身邊,看他用襯衫擦拭濕漉漉的無人機。月光漫過他后頸的薄汗,在脊椎骨處形成一道柔和的陰影。她忽然想起在氣象局看見的衛星云圖,那些看似無序的云團,實則遵循著精密的數學規律。
“修得好嗎?”她遞過濕巾。
“試試。”司徒凌霄接通電源,無人機螺旋槳發出嗡鳴,卻在升空半米后重重摔在草地上,“氣壓傳感器進水了。”
“就像人在陌生環境里失了方向。”袁旗琪撿起無人機,指尖劃過冰冷的機身,“不過沒關系,我們還有備用方案。”
他抬頭,看見她眼中倒映著破碎的星光。這個總在計算概率的女人,此刻正用掌心焐熱濕漉漉的電路板,仿佛在修補某種比機械更脆弱的東西。
“知道我為什么堅持靠窗座位嗎?”她忽然說,“因為能看見云的形狀,就像看見數據的具象化——積雨云是波動率驟增,卷云是市場的細微震顫。”
司徒凌霄怔住。他想起自己第一次帶她參觀駕駛艙時,她盯著儀表盤說“每個數據都是云的密碼”,那時他以為這只是文科生的浪漫比喻,此刻卻突然明白,她眼中的世界,從來都是數學與現實的重疊投影。
“袁旗琪。”他忽然喚她全名,聲音輕得像怕驚散夜色,“在飛機上遇見你的那天,我其實……”
遠處突然傳來林譯橋的歡呼聲。一百架無人機同時升空,雖然隊形歪扭,卻在夜空中拼出“TP”與“LX”的并列圖案——那是“馴服概率”與“司徒凌霄”拼音的首字母。宋繁星舉著平板電腦奔跑,孫小欣舉著手機錄像,少年們的笑聲驚起成片的螢火蟲。
“他們擅自改了程序。”袁旗琪望著閃爍的字母,嘴角揚起笑,“就像擅自改變了某些既定的軌跡。”
司徒凌霄望著她被火光染紅的側臉,最終將未說出口的話咽回肚里。有些告白適合在晴空萬里時說,而此刻的星空下,他們共享的沉默已足夠溫柔——就像兩架平行飛行的飛機,在三萬英尺高空相遇,不必改變航向,卻記住了彼此機翼的光澤。
夜深時,眾人在帳篷里打起了地鋪。林譯橋假裝打鼾,偷瞄宋繁星是否蓋好毯子;孫小欣背對著人群,手機屏幕的微光映出方柔的聊天框,那句“我買了明早的機票”在對話框里閃爍;袁旗琪枕著背包,聽著司徒凌霄均勻的呼吸聲,忽然發現他外套口袋里露出半截紙條——是她在機場時寫的“38K是我最喜歡的座位號”,邊角被反復折疊,像朵永不凋零的紙飛機。
晨霧漫過河面時,司徒凌霄站在河畔看日出。袁旗琪遞來熱可可,指尖相觸的瞬間,他忽然說:“其實那天在飛機上,我故意換了你的座位。”
她愣住,熱可可在杯口泛起漣漪:“為什么?”
“因為你抓著扶手的指節發白。”他望著初升的太陽,光暈在鏡片上流轉,“靠窗座位能讓你看見云,而我想讓你知道,即使在風暴里,也有人在為你調整航向。”
晨露從草葉滾落,打濕了袁旗琪的鞋尖。她忽然想起在博物館替他解圍時,他袖口的磨損處——那是常年系安全帶留下的痕跡,就像她鍵盤上磨亮的“Enter”鍵,都是歲月在各自領域留下的勛章。
“司徒凌霄。”她忽然轉身,發梢掃過他的手背,“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概率模型算出100%的相遇率,你會怎么做?”
他望著她被晨霧籠罩的睫毛,忽然輕笑:“機長的職責,是在遇見風暴時,與副駕駛共同決定是否備降。”他頓了頓,聲音放軟,“但這次,我想選擇直飛。”
風掀起帳篷的簾子,林譯橋的驚呼聲傳來:“宋繁星!你偷喝我的奶茶!”宋繁星的笑罵混著孫小欣的咳嗽,在晨光中格外清晰。袁旗琪望著遠處打鬧的身影,忽然明白,所謂緣分,從來不是精準的數學公式,而是在無數個“偶然”的碰撞中,衍生出的必然心動。
當第一縷陽光鋪滿草地時,司徒凌霄的無人機終于修復。它騰空而起,在晨霧中劃出一道銀色軌跡。袁旗琪望著那架小小的飛行器,忽然想起在陸家嘴的玻璃幕墻前,自己曾無數次計算人生的最優解,卻從未算到,會在某架飛往悉尼的航班上,遇見一個能與她共享云圖的人——他讓她懂得,有些冒險不必計算概率,有些心動本身,就是最好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