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京城的繁華,也有京城的嚴柯,太陽落山以后京城實行宵禁,除了有特殊公務在身人員以及上層權貴們之外,普通人家只能足不出戶,關在家里。
不少人在家里一邊干著家務,一邊閑聊著坊間熱門話題,而今晚各家各戶最為集中的焦點,無疑便是涿郡三英。
只因為涿郡三英的故事又更新了,恰到好處地裝點了這些京城人貧脊的夜生活,在這動蕩不堪的亂世,他們最渴望的便是有一個英雄能夠平定天下,拯救蒼生。
而現在,一下子出現了三個大英雄。
這些英雄事跡不僅僅是他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更是寄托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還有不少兒童,拿著父母為他們制作的木刀木劍,一邊唱著童謠,一邊在院子里扮作涿郡三英的形象追逐打鬧。
還有不少人家傳出來打竹板的噼噼啪啪聲,伴隨著涿書說唱的斷斷續續聲調。
有的是出于新奇,有的是出于愛好,有的則想蹭個涿郡三英的熱點,靠這種新型表演形式賺點生活費補貼家用。
這個時代也有大型歌舞表演、詩賦聚會等活動,但那都是達官貴人們的專屬享受,普通人根本連邊都挨不上,而這個叫涿書的表演方式以及涿郡三英的故事,道具簡單、情節激昂,正受下層百姓喜愛。
今夜的雒陽京城,無數人在傳頌涿郡三英的功德,無數人在演練涿書這種竹板演藝。
更有無數的好事者在猜測和討論,三英老大劉備的那句“董卓必敗”是真是假,想比起過去的功績,人們更對未來的預判感興趣。
特別是一些與董卓有著千絲萬屢聯系的人,更是把董卓冀州剿賊這個話題拿來重點討論,進行各種預判分析。
司徒府。
司徒袁隗與執金吾袁逢兄弟二人相對而坐,面前擺著酒菜,袁逢的嫡長子袁基以及侄兒袁紹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斟酒布菜伺候著。
袁紹本是袁逢的庶子,袁逢的兄長袁成去逝得早,沒有兒子,于是袁逢便將袁紹過繼給袁成家以頂立門戶,所以袁逢雖是袁紹親爹,但是袁紹得稱呼袁逢為叔父。
堂下有兩個十多歲的小孩正在玩耍,那是袁隗的雙胞胎兒子袁懿達與袁仁達。
袁隗人丁不旺,正室只有這兩個十多歲的雙胞胎兒子,反觀袁逢比他大不了幾歲,但是子嗣興旺,袁基、袁紹、袁術,都已經三十多歲了。
這時袁懿達與袁仁達兩個孩童一邊玩一邊哼著童謠:“涿郡有三英,劉備本皇親。關羽義薄云,張飛勇絕倫。黃巾亂紛紛,蒼生苦難存。唯有此三人,可把乾坤振。”
“唯有此三人,可把乾坤振。呵呵……”袁隗冷笑著道,“聽聞那大耳劉備還揚言董卓必敗,看來他還真把自己當韓信轉世了。你們怎么看?”
說著上看向袁基和袁紹。
“如果京中傳言涿郡三英之事都是真的,想來這三人還真有些本事。”袁基說道,“不過公路(袁術字)回信說這三人名不符實,喜好夸夸其談,不可相信,言語間似乎與這三英不睦。”
“兄長多慮了。”袁紹笑道,“我也向騎都尉曹孟德打聽過,這三人雖然有些武力,但是只率領過五百人的鄉勇,本事再大又能大到哪兒去?再說公路官至折沖校尉,劉玄德還是一介白身,他們能有什么不睦?想來是公路看不慣劉玄德的浮夸人生而已。”
“曹孟德的話也未必全信。”袁逢笑了,“聽聞他率領羽林軍與劉備較量竟然輸了,慶功宴上公然招攬劉備,也被當眾拒絕,從他那里能聽到什么關于劉備三人的真實消息?他知道自己的丑事已經在京中傳開,恐怕想殺了那涿郡三英的心思都有。”
近段時間簡雍在京城傳播涿郡三英的事跡,便包含了在潁川與羽林軍較量的內容,至于慶功宴上的事,是袁術回信中提到的。
羽林軍在京城中那是精英般的存在,無論走在哪里都威風八面,而如今,卻在涿郡三英的鄉勇手中落敗,讓羽林軍的形象大受損失,同時更加襯托出涿郡三英的不凡。
顯然曹操已經聽說了此事,畢竟他在京中也有不少故交,其父親曹嵩就在大司農的位置上,潁川距離雒陽也不算遠,有點風吹草動很容易便會傳過去。
袁隗笑了笑,道:“量他們三個市井流民也翻不起什么大浪,袁家既然推董卓上位,自然是有充分考慮的,董卓長年在邊地作戰,頗有勇略,又主政過河東重郡,可謂能文能武,派他去剿滅黃巾賊寇綽綽有余了。”
“現在有個問題。”袁逢皺眉道,“負責去擒下盧植并給董卓傳詔任命的關鍵人物左豐,轉眼間便成了通敵叛賊,劉備今日入宮之時與我陳述左豐時還是被賊人所害的欽使,我懷疑他入宮后與張讓達成了什么陰謀,會不會對我們不利?”
“劉備一介草民,以張讓那吸血的性格,他倆怎么可能走到一起?把祖墳賣了都不夠張讓敲骨吸髓的。我已經連夜派人出城前往巨鹿廣宗,求證董卓被伏擊之事以及左豐之死,并且提醒董卓謹慎行事,莫要被劉玄德言中,反倒成就了別人,自己成了笑話。”
袁隗長嘆一聲道,“本來是盧植通敵,一轉眼成了左豐通敵,這樣盧植就成了被迫害的英雄,這時局變化有點快,關鍵是這一切不等我們有所行動,已經靠著什么涿書傳遍京城,被動!實在是太被動了。”
“此事不能坐以待斃。”袁紹道,“需要盡快稟明陛下,阻止涿郡三英在京中謠言惑眾,尤其不能讓董卓必敗之謬論傳到陛下耳中,否則對袁家極為不利。”
此時的袁紹身上還有著中年權貴的干練和想要成就一番大業的鋒芒,直接了當表明要主動進攻。
“還有那盧植怎么辦?”袁逢也道,“其同黨涿郡太守劉其已經被發配往交州日南了,難道盧植就這么輕易脫罪?若盧植無罪,董卓上位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